最近在做一款前端產品的設計,產品前期的調研相對順利,但在設計過程中掙扎過、糾結過、興奮過也郁悶過,五味雜陳。技術出身的產品經理,設計產品時往往容易陷入技術思維的陷阱,將簡單的功能復雜化、將用戶想象成和自己一樣的思維方式去過度設計,設計出來的原型稿歷經幾輪PK討論下來,精疲力盡之余不斷在反思和審視自己產品觀念中的那些劣根,拔掉方能成長。
中/后臺產品的設計從事較多,而在做過幾輪前臺產品設計后也逐漸發現它的可愛之處。于是想梳理一些對前臺、中/后臺產品設計方法上的區別之處,以更加全面的視角去看待產品的規劃和設計。
1、前臺產品 總體上看:偏重用戶體驗、交互和營銷支撐。
產品設計強調創新靈活多變,思維方式上要始終考慮如何最大限度滿足用戶體驗,提升產品的用戶數、轉化率。產品設計非常上注重簡潔,考慮哪個點是用戶想要的同時要切合商業目的、考慮人性、用戶生命周期、產品生命周期。同時,要能很好地結合運營需求、競品和數據開展后續迭代設計。對產品經理的技能要求更加側重流程設計和交互設計。
2、中/后臺產品 總體上看:偏重功能邏輯、架構和業務支撐。
貼近組織管理,突出規劃、控制和協調,就像一張嚴密的大網,更多地考量產品經理如何編制這張網、如何有效組織這張網里面的功能點以支撐前臺完成一系列業務動作。同時,要能很好地結合運營/前臺需求、競品調研和數據以支撐后續的業務。思維方式上要始終考慮如何最大限度滿足產品架構/邏輯的科學性,提升運營效率。產品設計上重點考慮產品架構和功能組織。對產品經理的技能要求更加側重需求抽象、流程分析和模型設計。
最后,如果你同時在負責這兩類產品的規劃和設計,如何在兩種思維方式之間來回切換是需要重點克服的,既要考慮前端產品的簡單易懂、又要考慮后臺產品架構和模型的可擴展,左右手互搏的情況會時有發生,此時需要跳出來,以第三者的視角去審視現有的設計,多和產品前輩/伙伴交流碰撞是比較好的方法,不斷地在用戶體驗和產品架構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posted on 2016-02-29 23:10
cheng 閱讀(3210)
評論(1)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互聯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