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2014 檔案
《掌握需求過程》筆記十:需求工作之需求規格說明書審查
摘要: 需求評審環節檢查了單項需求,確保它表述正確、無二義性、在范圍內、可測試、可追蹤、不是鍍金需求,從而確定制有正確的原子需求才包含在需求規格說明中。
接下來,必須考慮需求規格說明是否完整,這意味著將規格說明作為一個整體來復查,確保應該有的部分都有。
這種復查可以在任何時候進行,而不只是在發布之前,它可以是一項持續的活動。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4-05-16 22:16 cheng 閱讀(1472) |
評論 (0) 編輯
《掌握需求過程》筆記九:需求工作之需求評審
摘要: 需求來自于人,人們并非總能確定他們需要什么,并非總能解釋他們想要什么,需求也并非總是編寫地很小心,完整無二義。
需求工作的要點是要確保交給開發者的東西是準確的、完整的、無二義的,陳述了真正的需求。任何不足都有違需求工作的初衷。開發者可以構建任何東西,但他們首先必須知道他們必須構建什么。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4-05-16 22:10 cheng 閱讀(1222) |
評論 (0) 編輯
《掌握需求過程》筆記八:需求工作之測量標準和理由
摘要: 如果產品有一項需求,要執行某個功能或具備某種屬性,那么測試活動必須展示產品確實執行了該項功能,或具備了該項期望的屬性。為了進行這樣的測試,需求必須有一個測試基準,這樣測試者才能比較提交的產品和最初的需求。要注意的是,這里的驗收標準既不是測試,也不是對測試的設計,而是測試提交的產品必須采用的測試基準,是構建測試用例的輸入信息。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4-05-10 11:54 cheng 閱讀(1147) |
評論 (1) 編輯
《掌握需求過程》筆記七:需求工作之非功能需求
摘要: 為什么所謂的‘非功能需求’也很重要?請考慮一個真實發生的故事:客戶拒絕了交付的服務臺軟件。功能是正確的,但客戶不想要它。為什么?因為客戶拒絕使用它,更愿意采用原來的人工過程。這就是需求團隊幾乎沒有注意非功能性需求。
只所以需要這些非功能需求,不是因為它們是產品的功能活動(諸如計算、操作數據活動),而是因為用戶希望這些活動以特定的方式執行,并達到特定的品質。
例如,亞馬遜網站很容易導航,這讓客戶容易找到對象,它也很友好,讓你覺得自己是尊貴的顧客,你可以寫評論,通過購物伙伴和亞馬遜推薦得到指引,很容易查看和安排送貨,等等。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4-05-10 11:25 cheng 閱讀(998) |
評論 (0) 編輯
《掌握需求過程》筆記六:需求工作之功能需求
摘要: 通過產品用例(PUC)場景展示和確定了解決方案后,下面就需要PUC場景轉換到功能需求。
功能需求指明了產品必須做的事情,即產品為了滿足它存在的根本理由而必須執行的一些動作。需求分析師理解了產品必需的功能后,他要用功能需求告訴開發者要構建什么。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4-05-10 11:06 cheng 閱讀(1177) |
評論 (0) 編輯
《掌握需求過程》筆記五:需求工作之解決方案
摘要: 當需求人員和客戶之間針對需求溝通中的業務本質問題達成一致時,接下來就是溝通和確定多少業務將通過產品來實現自動化。作為需求分析人員,需要在業務需求、包含的功能、用戶體驗、非功能需求、開發成本、技術可行性、限制條件這些因素之間取得平衡和折中來完成解決方案的確定和發布。
沒有公式化的方法能得到最佳的解決方案,需要實際過程中考慮和權衡。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4-05-06 22:26 cheng 閱讀(1060) |
評論 (0) 編輯
《掌握需求過程》筆記四:需求工作之理解真正的問題
摘要: "我知道這是我提出的,但這不是我想要的。”你不必在IT這行待很長時間就能聽到這句話,看著期待的笑容從開發者臉上消失,因為這事經常發生。開發者交付了客戶提出的需求,但結果卻不能解決他們的業務問題。為什么?因為真正的問題從未闡明,所以從未正確理解。
在做需求調研和收集時如果聽到的都是客戶關于解決方案的想法,而不是描述背后要解決的問題,這可能是個好的解決方案,但更有可能的是,它受限于客戶的經驗和想象力。而且,你不清楚它是否解決了正確的問題。所以,作為需求分析人員,你的任務就是解釋客戶所說的內容,揭示它的本質。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4-05-06 22:05 cheng 閱讀(1261) |
評論 (0) 編輯
《掌握需求過程》筆記三:需求工作之需求調研
摘要: 不論哪種工作,試圖改變之前先對它有充分的理解,如果一頭沖進去,對你要改變的東西幾乎沒有理解,就進行‘改進’,那么結果不如意也不奇怪。當你開始理解原有的工作時,肯定會產生一些想法,知道如何改進它。
這里探討的比較常用的Brow Cow模型和一些用于發現業務過程的調研方法,而實際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多種調研技巧組合使用,具體情況需要具體應對。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4-05-05 22:05 cheng 閱讀(2075) |
評論 (1) 編輯
《掌握需求過程》筆記二:需求對象定義及關系
摘要: 項目啟動過程建立了工作的范圍,即要研究的業務領域,業務領域其中的一部分將通過預期的產品實現自動化。而實際上,這個工作范圍可能太大,難以作為一個單元進行研究,正如吃東西之前先要將它切成小塊一樣,需要將工作范圍分解為一些可管理的部分,然后再來研究它以發現產品的需求。這里將需求過程中涉及到主要對象以及它們的分工界面通過一張關系圖來展示: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4-05-05 21:03 cheng 閱讀(1083) |
評論 (0) 編輯
《掌握需求過程》筆記一:一些事實及概念
摘要: 從通信行業的產品工作到政府行業的項目工作,一直在和‘需求’打交道,不同的行業特點和項目環境需要針對性的需求發現和實現方法,但圍繞需求調研、分析、編寫、評審、驗證到需求交付這幾個過程基本是相通的。經歷從瀑布型項目需求策略到迭代型需求策略的轉變和實踐過程,回過頭來看《軟件開發方法學-掌握需求過程》,進行摘錄和梳理的同時,也加深和沉淀一些對需求的理解和認識。以此片文章開始,分享一些讀書筆記: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4-05-05 20:49 cheng 閱讀(1290) |
評論 (0)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