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工作過程這個話題,做過的同學想必不陌生,經歷一些產品及功能的設計后,也梳理和總結產品工作過程,都有哪些工序,設計過程是怎樣的,如何合作去完成產品以及過程中的一些感悟。
一、產品前期的那些工序
1、市場分析:
1.總體情況,都有哪些同行企業?
2.市場趨勢/業界現狀,最近業務發展如何?競爭環境怎樣?
3.市場數據,規模預測、用戶群體特征、用戶對業務的評價?
4.競爭對手產品定位和策略,長遠目標、產品打法?
信息獲取渠道:
1.金融投資機構的行業報告
2.咨詢公司的分析報告
3.行業交流網站或論壇的熱門帖子
4.業內企業的培訓課件
5.參加行業展會或者論壇
6.從業者的線下交流
2、競品調研

整體分析:
1.公開的咨詢報告;
2.應用商店排名情況(移動產品非常適合);
3.媒體評價;
4.功能更新狀態(例如最近一次更新是什么時候,大約多久更新一次);
5.用戶反饋的情況(BBS/社交媒體中);
6.其他體現被關注度的信息,比如微博話題、百度指數等
核心功能:
將核心功能點做橫向(競品之間)、縱向(競品本身)對比。少用競品截圖+文字備注,多用自繪圖形+文字、表格+文字、流程+文字。
界面分析:
1.視覺配色:用了幾種顏色?什么樣的顏色?這種配色有什么特點?
2.布局、結構:入口/內容/元素的布局、結構是怎樣的?哪些比較突出,哪些層級偏低或者視覺較弱?這樣的強弱對比給你了怎樣的暗示和引導?
3.視覺暗示:能發現哪些暗示信息?暗示信息是否能迅速到位的傳達信息?
4.一致性:是否有標準化、統一的提示信息?不同界面的風格和整體布局是否保持一致?這樣的一致性有哪些好處?
交互分析:
1.流程邏輯:為你的用戶設計一個盡可能完整的真實場景下的任務,做一個用戶完成任務的流程,然后指出流程是否有不合理的地方。
2.元素表現:用戶在某場景下是否會出現操作效率降低的問題?為什么會降低?可能采用什么方案避免?
內容分析:
比較網站上的套餐、產品的價格特征,為運營的業務引入提供幫助指導。
活動分析:
跟蹤產品都發布了哪些活動,活動的參與形式是怎樣的,以更好的支撐自身運營活動的產品化設計。
3、頭腦風暴
原則:
1.禁止在提意見階段批評他人,有反對意見的必須放在最后提出。
2.鼓勵自由想象,想法越多越好,不要限制他人。
3.鼓勵多量化,想法越多的人越可能最終獲勝。
4.尋求整合與改進,一方面增加或改正自己與他人的意見,另一方面還要把自己與他人的觀點結合在一起,提出更好的決策選擇。
參會伙伴:產品、運營、UED、相關負責人
議程:根據會議主題一起思考,根據思考內容劃分出業務域,最后總結出產品的定位點。主持人主導會議及節奏,記錄員將大家想法寫在黑板上,每一個想法闡述完成后復述想法給大家,結束后將黑板上的想法拍照形成紀要發給參會伙伴。
4、用戶調研
調查問卷目的:對市場/競品分析,尤其是頭腦風暴的內容可行性進行用戶驗證。
基于市場調研、競品分析和頭腦風暴結果來設計問卷,采用封閉+開放式結合,問題一般不建議超過12個,描述簡潔、類型盡量選擇或判斷,文本填寫要少。
工作過程:
1.產品經理提需求,用研顧問出問卷。
2.問卷系統生成URL地址給產品經理嵌入產品
3.產品經理和用研顧問明確問卷開放時間
4.問卷調研開始推廣(微信/微博/QQ)
5.問卷有效期后,用研顧問出具分析報告。
5、數據分析
一、頁面指標:PVUV、停留時長、跳出率、流量分布(首頁/列表/詳情/訂單確認頁/支付確認頁/搜索結果頁)
二、系統指標:
會員:買家注冊數/活躍數、賣家注冊數/入駐數/駁回數/入駐時長/活躍數
商品:發布數、上架數、駁回數、上架時長
訂單:訂單來源(平臺/渠道)、訂單類型(新購/續費/升級/退訂)、轉化率、支付率、訂購周期、銷售TOP、訂單金額/訂單數
客單價:類目或類目下商品的銷售額/用戶數(或訂單數)
類目銷售:類目下所有商品的訂單金額
SKU銷售質量:類目下SKU數/產生銷量SKU數
商品屬性完整度:已填屬性/總屬性
下單/支付/開通接口調用:失敗率
三、以周/月/季度/年等周期統計,同比/環比分析趨勢。
二、產品中期的設計過程

1、概念設計
忽略事物的具體形態,抓住事物的共同特征或本質特征進行設計。
概念設計的表達要選擇好主線:
1.如果要表達用戶使用產品的概念,應該以用戶為主線;
2.如果要表達產品的實現過程,則應該以產品實現的任務流為主線。
一般用MindManager,從業務角度梳理用戶、場景、輸入、處理、輸出、場景間關系。
2、產品框架設計
產品框架圖是直觀反映產品各個模塊關系的圖標,它是產品設計階段的產物,為下面的業務流程和界面設計產品提供了指導。
繪制產品框架圖之前,需要全面理解用戶需求以及業務流程。
3、業務流程設計
基于產品框架梳理出業務流程,如果業務流程較復雜,可以設計兩層,第一層為總體業務流程,第二層為每個子流程的展開。
一般用Visio的泳道圖來表達。
4、界面設計
基于業務流程,做界面低保真設計,一般用Axure。
三
、產品后期的工種合作
運營:提前和運營了解活動規劃、業務價值,做好需求分析和排期規劃。
交互:和交互設計師溝通時描繪清楚業務流程、產品信息架構,更進一步地可以提出產品交互建議。
視覺:一般設計師喜歡指定視覺規范并按規范來實施,但對于新業務、未知業務往往不能適用,此時要和視覺一起溝通。平時多看各種各樣的作品,增加視覺方面的知識。
開發:大多數工程師的責任心比較強,不喜歡需求變來變去,盡可能將需求前期做完善作細,后期的改動只在細枝末節上并及時溝通。
測試:需求中的邊界和異常流程要考慮細致,以讓測試把握好產品質量。
項目經理:如果項目經理和產品經理是不同人,產品經理負責將需求的范圍、時間和風險和項目經理及時溝通,將任務的顆粒度寫到最詳細,重要項目節點及時協調并知會項目經理。如果產品經理和項目經理是同一人,產品設計和項目管理并抓。
老板:將產品設計點的用戶/業務價值形成明確的思路和老板闡述,涉及較大需求的高保真給老板提前了解。
四、產品經歷的一些感悟
1、產品核心能力和思維陷阱
需求分析和挖掘能力,市場/競品洞察和數據能力,產品規劃和項目管理能力,是我認為的產品核心能力。
幾個思維陷阱是做產品時常容易犯的錯誤:經驗主義、本位主義、需求分析淺嘗輒止、把解決方案當需求。
2、產品低保真設計的一些心得
1.你的產品設計過程也需要用戶體驗。
2.對于頁面,邏輯只是基礎,而這,還遠遠不夠。
3.頁面規格,最好是所見即所得。
4.細節點,往往是打動用戶的突破口。
5.文案,第一人稱視角和號召語。
6.頁面間的轉場過渡方式需要考慮。
7.按鈕強化和弱化,不經意間給用戶引導。
8.注冊時越簡單越好,轉化后再引導用戶完善信息。
9.H5端作為一個渠道,重點引導APP裝機量。
10.設計過程給出建議的交互方式,利于深度思考產品邏輯。
11.不要忽視文案的力量。
3、給對產品感興趣的伙伴推薦書單
1.走出思維定勢:《全新思維》、《贏在設計》、《網站分析實踐》、《簡約至上》
2.學會換位思考:《設計之下》、《移動設計》、《運營之光》
4、產品即修行
1.懷敬畏之心,想好再動,避免拆東墻補西墻。
2.小步快跑,系統思考并快速迭代,不盲目追求極致體驗。
3.持續打磨,不斷打磨核心訴求,用戶才有可能被打動。
4.自我提升,學會理解別人對我們的幫助,而不是整天沉醉于我們去幫助別人的傲慢。——《在線》
5、產品正向氛圍
1.內部定期分享市場/競品調研報告
2.相互交流產品設計心得
3.相互分享讀書心得
posted on 2016-11-20 20:01
cheng 閱讀(1522)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互聯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