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需求分析
摘要: 開始接觸需求工作時,在對用戶需求的溝通基礎上,多依據于做軟件開發的結構化思維方式來編寫需求文檔,這種方式易陷入實現細節的陷阱。如何在用戶需求和軟件需求之間找到平衡點,使得做出的產品即是用戶想要的又在技術可行和成本上性價比最高,甚至超出用戶期望,給用戶驚喜,開展需求工作時需認真考慮。
業內談得比較多的‘六何法(what、why、when、who、where、how)’,在需求分析工作中同樣適用,可作為問題分析的基本習慣。下面談些自己的理解:
1、信息收集和初步分析:
what:需求是什么,解決什么人的什么問題(用戶群體、用戶規模、業務場景、性能指標和組網)?
why:背景是什么,為什么有這個需求(高層領導思路、團隊主動規劃需求、競品分析需求)?
when:需求的市場時間(實驗室驗收、試運營和正式上線等各階段時間)?
who:需求的用戶對象是誰(如:技術部門),是否與其他用戶對象(如:業務部、內容部、運維部門等)有關聯?
where:哪里做(現場開發還是團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3-02-18 22:53 cheng 閱讀(2676) |
評論 (2)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