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高速發展的世界,需要我們迭代地開發和改進業務問題的解決方案,我們需要一些方法來持續探索業務及其問題,將這些要求告訴技術專家,他們為業務提供技術解決方案。
『迭代開發過程中的需求』:
工作——>分析業務要求——>編寫用戶故事——>開發產品
其中:
1、工作代表組織機構的提倡運營,隨著運營的進行,涉及的人不斷發現新的業務要求和機會,這些持續出現的業務要求需要分析,以便采取合適的行動滿足它們。
2、分析業務要求時,需要業務分析師的技能和業務利益相關者提供的輸入信息,目的是正確地選擇當前的優先級。
3、大多數迭代過程通過用戶故事來溝通,一組用戶故事代表下一個發行版需要的功能。
4、白雪卡可以作為結構化的用戶故事載體
5、故事寫下來后被加到開發列表中,在這里排列優先級,根據架構和開發的要求以及業務的要求和優先級。
6、建議非功能需求寫在白雪卡上,功能需求口頭對話溝通記在開發者頭腦中。
7、如果交互的機會受到地理邊界或職責劃分的限制,要對每個用戶故事導出或編寫原子需求。
8、迭代開發要點:處理小的部分,即容易管理的少量需求,所有人都能理解的功能增量,更容易接受并集成到工作環境中的小部分能工作的產品,而且由于穩定的交付節奏,利益相關者變得更投入,對最終結果更有興趣。
『業務價值分析與優先級』:
1、針對業務用例的業務價值和不投資的損失兩個角度做綜合總分
2、業務分析師的職責是澄清這些選擇,給業務擁有者做決策。
『如何編寫好的用戶故事』:
1、發現用戶故事,問:產品可以為用戶(顧客)做些什么,來滿足這個BUC(業務用例)背后的業務意圖?可以運用下面技術:
1)創新
2)將創新觸發器作為檢查列表
3)業務事件的真正起源很重要
4)思考問題的本質
5)在橫線(Brown Cow模型)之上思考
2、用戶故事形式化
1)用戶故事的粒度通常在PUC(產品用例)和原子需求之間
2)使用空白卡片或白雪卡編寫
3、充實故事
1)業務分析師或開發者添加正確實現所需的各種功能細節,非功能需求附加在故事卡上,或者成為新的主題。
2)集中式的小團隊中,你可以直接在故事卡上寫注釋,這些注釋隨后變成需求規格說明。
3)在較大的或分布式項目中,可以為用戶故事相關的每個原子需求編寫白雪卡。對于開發工作外包,這一點尤其重要。
『迭代需求的角色』:
需要:一名主題事物專家、系統架構師、接口人(協調與業務和技術之間)
1、業務知識
1)大多數采用業務分析師和業務利益相關者相組合的方式,作為業務知識的來源接口。
2)項目很小時可以讓一個人負責所有業務知識(這個人可稱為業務代表/產品擁有者)。
2、分析和溝通知識
1)為什么業務分析師是業務知識的有用來源呢?因為業務分析師既不屬于業務,也不屬于開發團隊。業務分析師中立的渠道,他所受的訓練是觀察和發現業務需求,并將這些需求告訴開發者。
2)傳統業務分析師和迭代業務分析師的區別在于,后者告訴開發者的需求是小得多的業務碎片,并且采用了一些技術來鼓勵和促進反饋。
3、技術知識
技術知識體現為開發者、系統架構師、測試員、外部供應商等角色的組合。業務專家與技術專家之間有一個很大的差別:
1)技術專家投身于解決方案和追蹤最新技術,他們的工作是完成項目和解決問題。
2)業務專家關注業務的運營,以及他們的日常工作,他們希望技術專家帶來更好的工具,為他們提供幫助。
posted on 2014-06-02 23:59
cheng 閱讀(1942)
評論(1)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需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