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生命周期的概念都很熟悉,加入這個圈子前也做過大小各類項目,也負責過項目的從無到有直至上線。但嚴格意義上來講,互聯網產品從無到有的生命周期體驗,還是首次接觸。在這里不探討產品方法,只記錄和分享自己在產品不同階段經歷中的一些感觸。
1、產品調研期
集中辦公,各產品人員分工調研,編寫和評審調研報告,隨時頭腦風暴,早晚溝通討論(回答市場有什么)。一天下來的工作重點側重在:調研、討論、講解。一天的時間基本都泡在各大市場分析網站和競品上面。
其中,注冊帳號使用競品的過程中一般是結合業務咨詢,做抽象歸納。
2、產品需求分析期
集中辦公,各產品人員根據調研成果進行業務需求分析和討論(回答產品要做什么),根據業務需求梳理出產品需求,最終輸出產品需求說明和原型。一天下來的工作重點側重在:討論、方案PK、匯報。
其中,需求分析可以小組頭腦風暴,結對分析,做抽象歸納。
3、產品需求評審期
經過產品團隊前期的調研、業務/產品需求的梳理,技術人員開始介入,產品負責需求講解/評審(回答產品要做成什么樣、需求優先級),業務需求作為產品背景,產品需求作為技術實現的輸入。一天下來的工作重點側重在:需求講解、溝通和PK。
其中,需求講解可以結合黑板手繪,與周邊產品的溝通側重接口流程設計,與架構師的溝通側重跨系統的產品邊界劃分。
4、產品需求研發期
產品進入研發階段,伴隨研發過程中的開發聯調,產品接口的約定是該階段重點,對于依賴和被依賴的接口,需要和外圍產品保持積極溝通。一天下來的工作重點側重在:需求澄清、協調和PK。
其中:需求研發過程中需要平衡產品/技術方案,控制需求偏離度。
5、產品測試期
產品轉測前,和測試人員講解需求(回答產品要做成什么樣、需求優先級),這里要注意的是,建議邀請技術、測試人員一起評審,一方面降低溝通成本,另一方面提高評審質量。 產品轉測后,關鍵流程中需要跟進和推動聯調進展,必要時由產品牽頭技術和測試打通聯調。一天下來的工作重點側重在:需求講解、澄清、協調和推進。
其中:測試過程中產品一定要參與關鍵流程的驗證和把關
6、產品上線期
產品上線前,負責給客服、運營培訓產品使用,提供使用手冊和產品答疑。產品上線后,客服介入產品的日常運營,主要反饋產品使用的一些問題,產品作為后方支持,負責問題分析、產品方案設計、優先級評估、協調技術/測試提供技術方案、牽頭測試開展產品驗證。市場/運營介入業務規劃,主要反饋業務需求,產品負責溝通、分析和PK需求,評估優先級。同時,需要針對問題和需求需要分別做管理。
1.問題管理:
1.建立上線后的溝通群
2.與約定客服問題反饋格式
3.根據客服反饋的問題,記錄問題列表,定期check。
4.請測試將客服反饋的問題做匯總、跟蹤。
5.協調技術、測試,推動上線后故障的解決方案落地。
6.上線后的產品驗證,知會客服。
2.需求管理:
1.建立上線后的溝通群
2.與運營約定問題反饋格式
3.根據運營反饋的需求,定期check。
4.各產品認領業務需求,和運營溝通、評估優先級。
5.各產品編寫需求,與技術評審,與技術約定研發計劃。
6.各產品進行產品、研發版本的規劃和需求管理。
7.上線后的產品驗證,知會運營。
posted on 2015-07-21 22:57
cheng 閱讀(6385)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互聯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