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10三月,需求依舊爆棚,相比純業務功能的開發,數據的匯聚、整理、分析、統計成為重點,具體細節不一一展開,按如下關鍵詞:任務計劃、項目溝通、項目流程、客戶匯報、業務關注、時間評估、管理筆記做一些筆錄,持續更新:
1、計劃安排:
1.任務計劃安排前,根據經驗自己對任務做一個工作量預估。
2.任務的粒度細化到不可再分、對內根據系統模塊分解到開發人、給外匯時封裝成產品功能模塊。
3.計劃制定前,請成員預審需求、評估任務量,再和開發、測試一起確認時間,由成員承諾。
4.安排任務多人完成時,指定一個牽頭人。
5.大的需求,組織討論,小的需求,點對點溝通,口頭溝通的需求要落實到文檔。
6.任務分配根據人員特點(善于思考型、踏實肯干、粗枝大葉型)安排難易程度對應的任務。
7.緊急需求多時,一次盡可能只給成員分配較少任務并約定完成時間、完成后再約定下一個任務。
8.根據任務分配情況,安排新任務給相對空閑的開發、測試人員。
9.業務測試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整理成清單,盡可能一次性轉交測試人員,避免碰到一個提一個。
10.形成人員的備份機制,不局限某個模塊只能由某個開發人員做。
11.加班如遇特殊情況不能陪同,托管工作給指定接口人。
12.成員加班晚,第二天要根據情況保證人力參與白天工作。
13.對于一周的新任務,考慮到周一綜合癥,一般在下半天安排效果較好。
2、項目溝通
1.重要事項親歷親為。
2.每周的項目周報,除了知悉公司外,同步知悉客戶。
3.需求的分析及客戶確認用原型圖。需求的確認啟動開發,必須業務部、信息化部、公司三方達成一致。
4.技術實現上會就會,不會就不會,和時間的多少沒有線性關系。
5.控制好工作節奏,多和領導溝通,自己的經歷正是人家過去的重現。
6.溝通項目當前存在的問題時尊重客觀事實和軟件開發規律,就事論事、做不完的跟客戶說明原因,該拒絕的果斷。
7.上線前的客戶運作,除了項目層面的客戶溝通,也請領導高層向客戶高層溝通。
8.強調需求變更會影響項目計劃的執行,變更需要付出代價(優先策略:時間調整、功能調整、人力調整)。
9.遵循‘少即是多、進度為質量服務‘的原則。
10.項目風險且一時對得不到公司資源傾斜時,也可借助客戶的力量(下下策)。
11.客戶的跟催,多耐心少急躁,多自省少借口,多客觀少主觀。
12.交付時間的答復,不能當下給出的待評估后再給。
13.溝通過程,多‘是的、可以、數字性的‘表述、少‘可能、好像、應該’。
3、項目流程:
需求頻繁且變化多時,與客戶溝通好,按1周~1.5周一輪迭代的節奏。
每次匯報后產生的新需求、遺留需求、待開發的功能按如下方式安排開發計劃:
1.整理《項目跟蹤表》,含:新需求、遺留問題、關聯影響(指導測試做關聯模塊的驗證)
2.測試人員將已明確的開發任務登記到BUG管理系統
3.需求人員與開發、測試人員評審需求
4.負責人牽頭需求、開發、測試人員確定開發、測試、發布時間計劃。
5.與客戶反饋交付時間點(對于小需求的交付時間可以直接答復、大需求要內部討論再答復)。
6.項目進度跟蹤,以天為單位,請測試人員更新《項目跟蹤表》。
7.需求驗證
1)開發提交代碼后,測試人員分別開展系統測試(關注功能的需求吻合度、邊界異常驗證和業務流程準確性),需求人員開展業務測試(關注界面交互、業務符合度)。
2)需求人員發現的問題,屬于開發BUG登記到BUG管理系統、需求BUG與開發人員、客戶澄清,如不影響版本發布時間直接加入在研版本、如影響則提交變更請求,與客戶溝通得到變更認可或與開發溝通得到變更認可。
8.升級前,針對環境數據的準備,編寫《升級注意事項(含數據清理、數據準備等)》給測試人員交代。
9.升級后,需求人員在演示環境走業務測試(建議離正式演示前2天完成升級驗證,提前1天環境凍結。)
10.上線前,與客戶溝通準備事項(含壓力測試、工程部署、資料交付、培訓計劃、試運行計劃等)
4、客戶匯報:
1.小型周匯報,提前1天完成業務測試、提前1天和客戶接口人知會(客戶號預約客戶領導)。
2.大型月匯報,提前2~3天完成版本升級,提前2天完成業務測試,提前1天凍結版本。
3.客戶匯報前的技術準備:
1)拿客戶的演示筆記本做產品驗證,驗證操作系統、瀏覽器兼容性問題,檢查項目所需的第三方插件的安裝情況。
2)產品驗證過程中,當天發現的問題,按匯報時間倒推評估,重要問題當天加班解決(如頁面報tomcat錯誤、點擊報瀏覽器JS錯誤),不重要的安排人力第二天解決(如:頁面默認顯示的業務條件。
3)匯報前,與客戶一起核對匯報PPT中的文字、截圖。
4)匯報前,與客戶走一遍系統,將系統匯報的重點地方與客戶溝通。同時,將系統還存在的問題與客戶溝通清楚(如XX工具的彈出頁面點擊關閉后導致IE瀏覽器卡死,要等到7~8S才響應過來的)并告知客戶在匯報時的規避方法。
5)客戶用講稿匯報時,配合客戶翻PPT到講稿中相應的位置。
6)正式匯報前安排測試人員、第三方公司的人員進行技術保障(已有帳號退出系統,服務器不做重啟等操作)。
4.項目初期注意界面UI友好,中期注意數據的規范及業務流程正確,后期注重統計數據的真實、準確。
5.版本的技術問題、項目進度的問題、用戶需求的問題、溝通協調的問題,實事求是匯報客戶。
6.匯報前與客戶業務接口人溝通匯報內容、匯報方式,掌握領導聽取匯報時關注的點。
7.匯報前,關注業務部門的需求、信息化部門的建議、更要關注客戶領導的關心點。
8.匯報思路:
1)抓住業務主線給客戶講故事,結合不同客戶關注的角度出發,讓平臺能融入不同客戶的日常工作。
2)信息化前是什么樣,信息化后是什么樣(提高日常辦公的效率、平臺統計的數據提升客戶的業績等)。
9.匯報步驟:
1)上一次匯報會上提出此次要匯報的內容,列一個清單。
2)本次匯報工作解決了哪些問題(新功能開發&缺陷修正和界面優化&其他問題[如項目文檔、幫客戶做的其他事情等)。
3)遺留的問題和接下來要解決的問題分別有哪些,估算解決時間。
5、業務關注:
1.關注平臺的數據輸入、處理、輸出數據的完整性、準確性、關聯性。
2.抓住平臺的建設理念,所有業務模塊圍繞該理念開展需求分析、設計。
3.降低線上復雜的業務操作流程(更多考慮結果數據的錄入、留痕,流程多了很難同時在線協同辦公)。
4.技術實現的同時要考慮業務機制的配套。
5.考慮現實性[在現有業務規章制度的環境下運行]、前瞻性[業務層面的發展方向]、可行性[技術是否支持]。
6.關注和周邊平臺的數據結構一致和標準
6、時間評估:
1.時間評估,盡量讓開發、測試人員自己評估和承諾時間(結合自己做的預估進行權衡)。
2.任務粒度,測試任務分解到最小顆粒度,讓測試任務清晰明確。
3.任務緩沖,不管是答復客戶的交付時間、與友商約定的聯調和交付時間,均預留冗余(通常按正常計劃時間的10%),應對可能會出現的風險(如:協調的時間、人力投入、技術瓶頸、成員病假、客戶變更需求、匯報時間提前、第三方公司配合跟不上)。非緊急情況,系統測試關閉到客戶匯報之間建議預留1~2天冗余(頭一天完成本輪版本的系統測試關閉、第二天上午完成增量升級、第二天下午完成業務驗證)。
7、管理札記:
1.任務明確、給予空間——不給成員模棱兩可的任務
2.狠抓住干、適當放權——適時跟蹤團隊成員的任務
3.敢于承擔、頂住壓力——創建一個不受外界過多干擾環境
4.講究誠信、承諾到位——誠信待人,承諾的事情說到做到
5.主動溝通、理解包容——寬容待人,包容別人的錯誤。
6.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建立信任,促進相互協作
7.功勞大家、黑鍋自己——讓團隊成員更多地專注于工作本身
posted on 2013-11-09 22:48
cheng 閱讀(2172)
評論(3)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通信&政企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