毘婆尸佛有執事弟子,名曰無憂。尸棄佛執事弟子,名曰忍行。毘舍婆佛有執事弟子。名曰寂滅。拘樓孫佛有執事弟子,名曰善覺。拘那含佛有執事弟子,名曰安和。迦葉佛有執事弟子,名曰善友。我執事弟子,名曰阿難。
毘婆尸佛有一位為他執事的侍者,名叫無憂尊者。尸棄佛也有一位執事的侍者,其名為忍行尊者。毘舍婆佛也有一位名叫寂滅的執事侍者。拘樓孫佛也有一位名叫善覺的執事侍者。拘那含佛也有一位名叫安和的執事侍者。迦葉佛也有一位名叫善友的執事侍者。釋迦我的執事侍者,就是阿難!
「毘婆尸佛有執事弟子,名曰無憂」。執事就是為佛執管日常生活之事,所謂執巾取瓶,所謂執辨雜事是。執事和侍者同,是侍候在佛的身運,以便替佛治理雜事的人,故也可以叫做第一常隨的弟子。毘婆尸佛立有一位為他執事的常隨弟子,此人叫做無憂尊者。
「尸棄佛執事弟子,名曰忍行」。尸棄佛也立有一位為他執巾取瓶,治理日常生活所需的零碎的雜事之人。這位佛陀的執事弟子,是一位名叫忍行的尊者。
「毘舍婆佛有執事弟子,名曰寂滅」。毘舍婆佛也立有一位第一常隨的弟子,其名叫做寂滅尊者。這位佛陀的執事弟子,是常侍在佛陀的身邊,以便聽候佛陀的使喚之人。
「拘樓孫佛有執事弟子,名曰善覺」。拘樓孫佛也不例外,也立有一位平時可以
使喚,可以協助佛陀日常生活所需的零碎的工作的執事弟子。此人的名就是善覺尊者。
「拘那含佛有執事弟子,名曰安和」。拘那合牟尼佛也同樣的立有一位為佛執巾取瓶,照顧佛陀的日常生活的執事弟子。這位佛陀的侍者,是一位叫安和的尊者。
「迦葉佛有執事弟子,名曰善友」。迦葉佛也同樣的立有一位侍者弟子。以便看護佛陀的日常起居等零碎雜事。這位佛陀的執事弟子,是位名叫善友的尊者。
「我執事弟子,名曰阿難」陀。阿難陀譯為慶喜,是釋尊的堂弟(斛飯王之子),釋尊五十五歲時,正式立阿難尊者為侍者。在此之前,佛陀并沒有指定那一位弟子為他的常隨侍者。也許佛陀正式任命一位侍者之前,身體正很壯健,自己的事自己做,很少用得到弟子去效勞,在特殊場合,需用到執事去代勞時,都隨時可以使喚任何一位弟子,弟子們都很樂意為佛陀效勞,故無需立一位固定的侍者。自目犍連尊者勸告阿難陀尊者為侍者起,佛門才有了侍者親炙于佛陀的身邊,以便代佛執一切雜事,是為佛門侍者的嚆矢。佛教到了吾國,在禪林里,已發展為五侍者、六侍者之普。方仗(住持)的六侍者為:1.巾瓶侍者。2.應客侍者。3.書錄侍者。4.衣缽侍者。5.茶飯侍者。6.干辨侍者,都親炙于方仗室中。這些人必須為法忘軀,必很嚴密,始能任之,故侍者雖是雜役似的工作,但也不是隨便的執事。
阿難陀尊者擔任佛陀的侍者,歷有二十五年之久,被稱為多聞第一的尊者。佛陀入滅后,在結集佛經時,阿難尊者的貢獻非常的大,他是擔任誦出經語的主角,在佛經開頭之「如是我聞」一句,多為阿難尊者的自白如前述。(佛陀十大弟子之一)
佛時頌曰:
無憂與忍行,寂滅及善覺,安和善友等,阿難為第七。
此為佛侍者,具足諸義趣。晝夜無放逸,自利亦利他。
此七賢弟子,侍七佛左右,歡喜而供養,寂然皈滅度。
佛陀這時以偈頌說:
無憂尊者與忍行尊者,寂滅尊者和善覺、安和、善友等六位尊者,暨列為第七的阿難尊者,均為各位佛陀的侍者。他們都是具備了解佛教教義的皈趣的尊者。不管白天或夜晚,絕不放逸懈怠過他們的工作,是自利,也是利他之行。此七位賢弟子,都常侍在過去七佛的左右。心常歡喜,自愿供奉佛陀,愿意聽佛之使喚。他們是一群寂然而歸于圓寂的得度者!
「無憂與忍行,寂滅及善覺,安和善友等,阿難為第七」。無憂尊者是毘婆尸佛所立的侍者。忍行尊者為尸棄佛所立的侍者。寂滅尊者就是毘舍婆佛所立的侍者。善覺尊者即為拘樓孫佛所立的侍者,安和尊者是拘那含牟尼佛所立的侍者。善友尊者是為迦葉佛所立的侍者。至于排在第七的阿難尊者,就是釋迦文佛所立的侍者。
「此為佛侍者,具足諸義趣,晝夜無放逸,自利亦利他」。義趣為義理之所皈趣,具足則為具備充足,也就是說,當一位佛陀的侍者之人,應該了達所有佛教的教義與教理,無論是對于自己,或為他人,才有益處,才能應付自如。放逸則任放偷逸,也就是不精勤之意。一位佛陀的侍者,應具有如下的八種德:
1.信根堅固。
2.其心覓進。
3.身體無病。
4.精進。
5.具念心。
6.心不憍慢。
7.能成定意。
8.具足聞智。
釋尊說如上所指的七位尊者,是真正堪任為佛陀侍者之人。他們已具足通達一切義理所皈之旨趣,不管是白天或夜間,都未曾懈怠放逸過,都能遵守擔當一位侍者應做的工作之人,是自利,也是利他的功行之人!
「此七賢弟子,侍七佛左右,歡喜而供養,寂然歸滅度」。上面的七位尊者,是過去七佛眾多弟子當中特別優勝的賢弟子。他們在二六時中,也就是整天整夜,都侍候在過去與現在計七佛的身邊,以便七佛的使喚。其工作雖很辛苦,可是卻很愿意的為佛服務。他們都以供養佛陀,服務佛陀為己務,不但不怨言,心理還而非常的喜悅自足。寂然為寂靜無事的狀態,寂滅則為涅盤之譯,涅盤寂滅就是已經滅除三毒,及諸戲論的境界。七位七佛的侍者的心境,已能達到法喜充滿,以奉事佛陀為安心立命的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