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告比丘,諸佛常法:毘婆尸菩薩,當其生時,從右脅出,專念不亂。從右出,墮地行七步,無人扶持。遍觀四方,舉手而言:天上天下,唯我為尊。要度眾生,生老病死。此是常法。
佛陀又告訴諸比丘們有關于諸佛降生時的常法說:當毘婆尸菩薩誕生時,是從其母親的右脅降生的。那時正念不動亂。菩薩從佛母的右脅呱呱墮地后,就起步而行七步,并不靠人攙扶他。出生后遍觀四圍,舉手指天指地而說:「天上天下,唯有我獨為尊貴,沒人能比得上!我將度脫眾生的生老病死等苦惱!」這是諸佛誕生時的常法。
自佛告比丘起,至于專念不亂等句,都是千遍一律,是編集者欲使人易于記憶而撰的。因為同一文句累次出現時雖會令人覺得過繁,但卸在無形當中使你記憶猶新,對于其事定不會隨便忘棄,故經典里面才會常有這種事情的發生。
「從古脅出,墮地行七步,無人扶持,遍觀四方,舉手而言:天上天下,唯我為尊。」毘婆尸菩薩由佛母的右脅下降生呱呱墜地后,就能依自己的兩只平安之足自立,也能舉步自行七步,并不需要藉仗他人之手扶持提攜,站在地上眼眺四圍,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大吼一聲說:「天上天下唯我為尊!」這難免會令人覺得有點神秘之感!因為才出生的嬰孩,不說他能行步,就是連站立的能力也有問題,通常都在滿年后之事。惟三界大導師的降生,自有其異于常人,也是應有的現象,何況這些記錄不唯是梵文的經典,就是最原始的巴利文佛典也同樣歷歷分明的照載無誤??梢姷眠@是不可否認的實事,莫怪研究佛法的人,都不曾加以評語,也就是大家都相信有這么一回事。也許佛佛道同,釋尊的降生也是如此光景,故毘婆尸佛才不例外。一切諸佛都根據于有歷史性的釋尊的一切舉動而描述出來的。其所謂天上天下唯我為尊,實為佛陀自覺的呼聲,其存在的意義實很明顯!巴利文的記載,即說:「我為世界的第一人!我是世界里最年長者!我是世界里的最勝者!」其欲表達覺者的內心,實有不謀而合之處!
「要度眾生,生老病死」。生老病死是任何人都應承當的苦惱,是促成釋尊終于發心去出家修行而至于成道的一大原因。他雖然自降生時起,就能步行,并沒有甚么所謂「生」的苦痛,但是他的母親生他七日后就離他而去,此事在他小小的心靈里。已深刻的印入,直至他長大后,經過聽到的、看到的,以及從書本上得來的,都和生老病死等苦有了牽連。因為生老病死是道出人生的始終與中間必需的經過,也就是人們最為貼身之事。這雖然好似有些悲觀,但是有了這種悲念才有突破一切苦惱的機會。釋尊未出家前因覺得這正是人生的大事,故凝精聚神的在想如何才能真正解決這些問題,才會毅然決然的舍去王宮的一切享受,而愿為一位乞丐不如的出家行者。他出家的動機,不但是為了解決自己的生老病死,也想早日解決此事后好使一切眾生也能和他同樣的解決這些苦惱的問題。毘婆尸菩薩降世后,即宣言要度化一切眾生的生老病死等苦,其據盡在于此,也就是和釋尊盡同!「此」種菩薩降世后就能舉步自行,眼觀四圍,指天指地,將自內證的心聲表達出來,說天上天下唯我為尊,發愿度化眾生的生死等苦,這些事情:「是」諸佛降世時的「常法」。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猶如師子步,遍觀于四方,墮地行七步,人師子亦然。
又如大龍行,遍觀于四方,墮地行七步,人龍亦復然。
兩足尊生時,安行于七步,觀四方舉聲:當盡生死苦。
當其初生時,無等等與等,自觀生死本,此身最后邊。
這時釋尊又以偈頌說:
好像獅子之步行,眼睛遍觀四周,呱呱墜地后就已能行七步,人中龍象就是這樣的,?;蹆勺阒鸾瞪鷷r,安步向北是七步,眼觀四圍而大吼一聲說:我將滅盡眾生的生死等苦。當他剛誕生時,這位無與能等比的佛陀,與諸佛相等類的佛陀,能自觀生死的根本,知道這回的生身為最后的邊際身!
「獅子」為獸中之王,吼聲能伏群獸,步行亦健穩,故佛喻為獅子,其行步如獅子「步」,所以說毘婆尸菩薩降世行是「猶如」獅子步。「遍觀于四方,墮地行七步」如上述,是指菩薩呱呱墜地降生后,不但已能站穩,也能眼看四周而向北步行七步。「人師子亦然」。這位人中的獅子──將成佛陀的毘婆尸菩薩,就是這樣的自降生后,就已和諸佛降世時同樣的眼觀四方,步行七步。
「又如大龍行」。龍傳說為飛鳥中之王,大龍為之龍象,有大神力,能變化云雨。在水行中,龍力最大,在陸行中,即象力為最,故如大龍行即表示其行步自在之意。這位菩薩剛誕生就能自在步行。就能「遍觀于四方」,呱呱「墮地」后就向北「行七步」,這位「人」中之「龍,亦」「復然」,也就是說他如龍象之行步那樣的行履自在。
「兩足尊生時」。佛陀為福德智慧兩項都完滿具足的圣尊,他降「生時」就能「安」隱自在的「行七步」,眼睛「觀」看「四方」,「舉聲」,也就是大吼一聲,說:「當盡生死苦」,將會度脫自己以及眾生的生老病死等苦!
「當其初生」的「時」候,這位將成「無等等與等」的菩薩。無等為佛陀的尊號,是一切眾生絕不能與之相匹等之意。第二字和第三字等字,是等類之意,佛陀與佛陀相等類之故,諸佛為之等??傊?,無等等與等就是說這位毘婆尸菩薩是和諸佛同樣的是一位佛陀大覺者之義。這位大覺者出生后就「自」己「觀」察「生死」的本元,已了知「此身」已經是「最后」的「邊」際,也就是自此不免再在六道輪回中打滾,已能解脫生死的纏縛,已不免一再的被業力所牽而轉生,此次的色身,是最后際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