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毘婆尸佛,有二弟子。一名騫荼,二名提舍,諸弟子中,最為第一。尸棄佛有二弟子。一名阿毘浮,二名三婆婆,諸弟子中,最為第一。毘舍婆佛有二弟子。一名扶游,二名郁多摩,諸弟子中,最為第一。拘樓孫佛有二弟子,一名薩尼,一名毘樓,諸弟子中,最為第一。拘那含佛有二弟子,一名舒盤那,二名郁多樓,諸弟子中,最為第一。迦葉佛有二弟子,一名提舍,二名婆羅婆,諸弟子中,最為第一。今我二弟子,一名舍利弗,二名目犍連,諸弟子中,最為第一。
毘婆尸佛在世時,有二位杰出的弟子,一位叫做騫荼(砂糖名),另一位叫做提舍(底沙,圓滿),他們是在諸弟子中,最為優勝的。尸棄佛也有二位特優的弟子。第一位叫做阿毘浮,另一位叫做三婆婆,是在諸弟子中最為杰出的人物。毘舍婆佛也同樣的有二位大弟子,一位叫做扶游,另一位叫做郁多摩,是諸弟子中之最。拘樓孫佛也有二位突出的弟子,一位名叫薩尼,另一名為毘樓,是諸弟子中的呱呱者。拘那含佛也有二位特優的弟子,一名叫做舒盤那,另二名為郁多樓,也是諸弟子中之最。迦葉佛也有二位大弟子,一名提舍,另一名叫做婆羅婆,也是諸弟子中最為第一的人物。我現在也擁有二位獨特的大弟子,一位叫做舍利弗(身子、鹙子),另一位就是目犍連(采菽、胡豆)也是在我一群弟子當中,最為優勝的人物。
「時,毘婆尸佛,有二弟子,一名騫荼,二名提舍,諸弟子中,最為第一」。毘婆尸佛降生在世時,有二位特優的弟子。一位名為騫荼(砂糖名),另一位名叫提舍(底沙、圓滿)。他們是毘婆尸佛幾十萬得度高僧當中,名列前茅的人物。雖然一旦得證無漏果報的人,都一樣的已脫離生死,其智慧、神力,都同樣的已達到可以自度度人的境界,并沒有甚么可以分高分低的。惟這些得度的高僧,既在佛陀腳下,繼續用功加行,以期達到究竟的大覺,自會還有被品賞的余地。元其是這些人在佛前的表現,一定是有一般人所謂證果人之行動,以及在證果的人群當中,有特別優異的表現的人物。如釋尊的那些得度的弟子當中,各人的智慧、神力等均已足夠被視為賢者,惟還是有智慧第一如舍利弗,神通第一如目犍連等人,以便協助佛陀的宏法。毘婆尸佛仍然有二位特出的大弟子,其意盡在這里!
「尸棄佛有二位弟子,一名阿毘浮,二名三婆婆,諸弟子中,最為第一」。尸棄佛降生在世所度的諸位無漏弟子當中,也有二位值得一提的特優人物。第一位賢者的芳名謂阿毘浮尊者,另外一位叫做三婆婆尊者。在尸棄佛的眼光看來,這二位賢弟子,應該是得到他的真傳的弟子。他們在一群弟子當中的表現,是有著如釋尊之首席弟子當中的舍利弗和目犍連,是智慧與神通特出的人物。
「毘舍婆佛有二弟子,一名扶游,二名郁多摩,諸弟子中,最為第一」。吾人研讀大本經,早已發見其文法是怎樣的組織。與其說是傳揚真理,莫如說它正在寫實!看來令人覺得有些稚拙之感,每事都翻復敘說,并沒有甚么多大的變化。雖然偶爾提到學佛須知的教言,但有時千篇一律。在提示過去七佛各各擁有的二大弟子時,差不多都是將佛的各弟子之名,換掉而已,至于其它,則好像同一模型所制造出來的。也許原始經典的編成,還有一些只使人知道內容,只使人容易了解,并不希望他人論長論短,只使人由于過去事而知道怎樣的迎頭趕上,怎樣的需要「見賢思齊」,故只有直說,而不務其它。
毘舍婆佛也同樣的擁有二位特賢的弟子,一位叫做扶游,另一位就是郁多摩。「拘樓孫佛有二弟子,一名薩尼,二名毘樓。諸弟子中,最為第一」。拘樓孫佛也同樣的有了二位最為得意的弟子。一位名叫薩尼,另一位為之毘樓。這二位弟子是拘樓孫佛所有得度的弟子當中,最為突出的賢者。是智慧和神力的代表人物,是擔任佛陀宏化最為得力的角色。
「拘那含佛有二弟子,一名舒盤那,二名郁多樓,諸弟子中,最為第一」。拘那含牟尼佛也和上面的幾位佛陀同樣的擁有二位最為得力的大弟子。一位為舒盤那,另一位叫做郁多羅。這二位弟子是在拘那含牟尼佛所有得度的弟子當中,最為出色的人物,具有分佛陀的法擔,能夠協助佛陀大施宏化,普度眾生。
「迦葉佛有二弟子,一名提舍,二名婆羅婆,諸弟子中,最為第一」。迦葉佛也不例外,也和上面幾位佛陀一樣,也擁有二位特別優秀的弟子。一位叫做提舍,另外一位叫做婆羅婆。此二位弟子可說是迦葉佛許多得度的弟子當中最為第一的人物,可以代表諸弟子挺身而出,去宣揚真理,使迦葉佛的宏法工作能順利的推行下去!
「今我二弟子,一名舍利弗,二名目犍連,諸弟子中,最為第一」。舍利譯為鹙鷺,是其母親之名。其母的眼睛黑白分明,有如該鳥的眼睛,故名。弗為弗多羅之略,譯為子,合起來為鹙子(身子),也就是從其母名,而為舍利女之子。舍利弗為所有釋尊弟子當中,智慧第一的尊者。本為六師外道之一的刪阇耶之大弟子。有一天在途上遇見馬勝比丘,被其威容所動,就趨前請問其師尊的上下,與其所學的宗旨。五比丘之一的馬勝比丘很謙遜的說他只知佛陀所說的無常偈,就將「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是假名,亦名中道義」之偈念出來。舍利弗聽后認為這種道理才是他夢寐以求的真理,因此,歸后即邀目犍連師兄弟帶著二百余名同參去皈投在佛陀的腳下,而為佛陀最為得力的弟子(請參酌目犍連)。
目犍連譯為采菽、胡豆,是神通第一的尊者,和舍利弗尊者同為刪阇耶的高足,頗為精通外道的教學。雖和舍利弗共同領有二百余名師兄弟,然而還是和舍利弗同樣并不以此道為究竟之道,心里仍然常覺不安,因之而與舍利弗互約──如誰先得解脫,或遇明師或真理時,必須互告對方。有一次如前項所述,因舍利弗途遇馬勝比丘之緣,而得知佛陀出境在世之事。他們終于拜別師尊,投入佛門,不久即同證阿羅漢果,同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釋尊說他得度的弟子當中,首推舍利弗與目犍連,他們是眾弟子中的尤物!
佛時頌曰:
騫荼提舍等,毘婆尸弟子。阿毘浮三婆,尸棄佛弟子。
扶游郁多摩,弟子中第一,二俱降魔怨,毘舍婆弟子。
薩尼毘樓等,拘樓孫弟子。舒盤郁多樓,拘那含弟子。
提舍婆羅婆,迦葉佛弟子。舍利弗目連,是我第一子。
佛陀這時以偈頌說:
騫荼與提舍二人,是毘婆尸佛的二位大弟子。阿毘浮與三婆婆二人,是尸棄佛的二位大弟子。扶游與郁多摩,是佛弟子當中最為第一之人,他們二人均已降伏諸魔怨,是毘舍婆佛的二位大弟子。薩尼與毘樓二人,是拘樓孫佛的二位大弟子。舒盤那與郁多樓二人,是拘那含佛的二位大弟子。提舍與婆羅婆二人,是迦葉佛的二位大弟子。舍利弗與目犍連二人,是我眾多弟子當中的第一大弟子。
「騫荼、提舍等,毘婆尸弟子」。毘婆尸佛在世時,開二次僧眾大會合,每次演說妙法時,都有好多得度解脫的弟子。三次計度三十四萬八千位得達無漏落于生死的果位的人。在這眾多弟子當中,有二位特出的人物,那就是騫荼尊者與提舍尊者!
「阿毘浮、三婆,尸棄佛弟子」。尸棄佛在世演說妙法,度化眾生時,也開過三次僧眾的大會合,所度的解脫的弟子,也有二十五萬位之多。在這些得度的高僧里,也和毘婆尸佛同樣的有了二位特出的人物,那就是阿毘浮尊者、三婆婆尊者二人!
「扶游、郁多摩,弟子中第一。二俱降魔怨,毘舍婆弟子」。毘舍婆佛在世時,所開的二次僧眾大會合里,所度的十三萬得道的高僧當中,有二位特優的人物。第一位叫做扶游尊者,另外一位叫做郁多摩尊者,是所有得度的弟子里面的第一號人物。此二位尊者均已降伏一切魔怨,是無漏的果位之人,是毘舍婆佛之二位得力的大弟子。
「薩尼、毘樓等,拘樓孫弟子」。拘樓孫佛降生在世所開的一次僧眾大會合時,所化的得度的四萬名高僧里,也有二位突出的人物。一位是薩尼尊者,另一位為毘樓尊者。此二位無漏的果位的尊者,是拘樓孫佛最為得力的弟子。
「舒盤、郁多樓,拘那含弟子」。舒盤那尊者與郁多樓尊者,是拘那含牟尼佛降生在世,法開一次僧眾大會合時所度的三萬名得道的高僧當中,最為出色的人物。他們是拘那含牟尼佛最為得力的大弟子。
「提舍、婆羅婆,迦葉佛弟子」。提舍尊者與婆羅婆尊者,是迦葉佛在世,開一次僧眾大會合時,化度的一萬名無漏果位的弟子當中,最為優勝的人物。是迦葉佛座下最為得力的大弟子。
「舍利弗、目連,是我第一子」。舍利弗尊者和目犍連尊者,是釋迦牟尼我,所開的一次僧眾大會合時所度的一千二百五十名阿羅漢,也就是解脫生死的果位的賢者當中,最為出色的人物。可說是釋迦我的第一優勝的大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