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我記事起,我家就是貧農,而且不是一般的貧。所以一直認為,我家應該是至少五代貧農。然而,隨著年歲的增長,
兒時隱約的記憶,以及聽來的一些故事,才知道事實并非如此。
? ?? ?話說明國之前,我之先祖就已經在此扎根。其時有十進大院一套。除去兩旁側屋,尚有8進九根大柱。是全鄉唯一之望
族。據老人傳言,當時,即使縣令的官轎路過,那也是必須下轎步行通過的。至于原因,未曾考察。也許是因為民風太過彪
悍,也許是先祖立過什么功勞。
? ?? ?傳到高祖,尚有近20畝稻田,山林無數。高祖膝下有兩子,于是到了曾祖,他也就只有不到10畝地了。而曾祖之時,也
是民國時期。眼見當時有文化的人多為自己謀利而不顧他人死活,加上從小聽到的師爺為個人利益而草菅人命的故事。他傳
下祖訓:但凡劉家子孫,不準讀書,以免害人。
? ?? ?曾祖后,到祖父輩,有弟兄6人。所娶之媳,都是地方望族或者當地大地主。但是因為兒子較多,加上平時為善鄉鄰,到
了解放后,文革之時,曾祖成分才被劃成了中農。
? ?? ?隨著曾祖過,曾祖之言,也成為了祖訓。祖輩6人,父輩兄弟11人,個個都不讀書。到了我們這輩,除了我之外,個個成
了頑童,除了學習,啥都能干。而每每說到為啥不讀書,都怪老祖宗的祖訓不對。導致后代皆不讀書。但是卻又個個本分。
? ???今反思之,實則叔輩以及同輩兄弟誤解曾祖了。曾祖之不讓讀書,只是不希望后代出現害群之馬。如果能不忘本心,自然
是可以把書讀下去的。而祖訓之要義則是:
? ???不講為福鄉鄰,但是卻也不可為禍,要永遠做對得起自己良心的人。
posted on 2009-02-02 20:41
coffee 閱讀(980)
評論(2)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我的日記 、
梅山文化--家鄉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