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業,一個現代的職業人無可避免的問題。而怎樣擇業,這是我最近考慮得比較多的一個問題。思緒萬千,歸納起來,作為職業人的我,擇業觀可以歸納為兩句話:第一句,良禽擇木而棲;第二句,士為知己者死。
?????????擇木而棲之擇木,主要在盼頭,認同。
?????????人活著,總得有個盼頭。盼頭是一個人生活、工作、前進的動力,是激情,興奮,挑戰與斗志的根源。沒有盼頭的生活,枯燥、無聊、頹廢、抑郁、無所事事,空空蕩蕩,沒有盼頭的工作,則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所以,盼頭也就成了擇業的一個重要標準。而有盼頭而成功,沒盼頭而失敗的事例則是舉不勝舉。
?????? 所謂良禽,自然有對事物的看法,有自己的認同。而追求與自己同一認同的企業,則是擇木的第二個標準。企業的認同,也就是企業的企業的文化,主要包括工作氛圍,對人的尊重,企業的價值觀等。有個好朋友在給我的總結中,提到四合:天合、地合、人合、己合。我認為企業文化與自己的認同一致,才是四合的基礎和前提。這是為什么徐遮投劉備,孔明輔弱蜀的原因。
?????????士為知己者死。
?????????何謂知己?知己之長,知己之短,知己之所好,趾己之所不好,知己之所能達,知己之所不能達。除了知之外,還得信。信其能,信其所不能。有了知和信,還有就是有一個對應的舞臺。士人思想,是中華的重要傳統思想之一。每與朋友聊天,發現有此思想的人真是數不勝數,而從古至今,膾炙人口的案例也是舉不勝舉,如文王江邊請太公,蕭何月下追韓信,皇叔三顧請臥龍。
????????附: 很多人會覺得這句跟第一句會有些相互矛盾。我倒覺得這兩句是一個統一體。擇木是為遇伯樂,為知己者死則是應對伯樂的知遇之恩。
posted on 2007-12-23 13:46
coffee 閱讀(3753)
評論(14)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職場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