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企業競爭日漸激烈,各商業銀行業在擴展金融服務產品、服務渠道方面更是爭先恐后,但目前銀行系統存在的主要問題在于外圍前置機較多,部分業務流程復雜,系統交叉聯系,業務擴展時需改動的外圍系統較多,導致業務擴展較為困難。為了減少主機進行路由服務,減輕主機的壓力,使核心業務系統成為簡單而穩定的核心。同時為了滿足金融行業快速的電子化建設需要一個高度集成、
高可配置的開發和運行框架,既是一個高效、方便的開發環境,也是一個穩定、可靠的運行環境。
通過配置化的管理,實現渠道接入整合,業務流程的優化,數據分布的合理布局。基于上述考慮綜合前置平臺需要具有如下的功能和性能。
1)??????
平臺需要具有靈活性、穩定行、可用性、擴展性。配置要靈活、運行穩定、具有很強大的擴展性。
2)?????
對現有
IT
架構的適用性,能很好將現有的前臺、后臺、第三方整合在一起。
3)??????
對多種渠道的接入能力,
提供多渠道的接入模式,包括
主機系統、第三方系統、
柜臺、
ATM
、
POS
、
CallCenter
、
Internet
等。
4)??????
對多種協議的支持:中間件類型
CICS
、
Tuxedo
,
Tcp/IP
協議。對多種報文格式的解析能力:
XML
格式、
8583
報文、類
8583
包、定長包、文件體報文、多筆明細打包組成的報文等。
提供交易報文的配置,無須大量工作編程,即可完成報文格式轉換和解析。
5)??????
提供憑證格式、統計報表的配置。
6)??????
配置化管理、組件化、參數化、可配置的系統結構,擴充新的銀行服務產品簡單方便。
7)??????
具有良好的壓力測試的性能指標。
經過這段時間的工作,對南天的平臺有了一定的了解。平臺可以做一系列的參數化配置。包括定義基本數據:區域、網關、接入渠道、業務種類、原子交易、處理函數等。定義通訊結構:通訊結構字段、報文格式位圖。定義交易流程:外部交易碼、內部交易碼、交易碼對照表、交易流程。平臺本身提供很多底層的原子交易:公共原子交易、數據處理原子交易、通訊原子交易、條件判斷原子交易、關鍵字原子交易等。這些原子交易中可以做如下操作:讀文件、寫文件、打開文件、
AP
格式打包、
AP
格式解包、發送數據包、接受數據包、啟動事務、回滾事務等。通過對基本數據和通訊結構的配置,以及根據我社的業務流程定義相應的交易流程和原子交易。可以方便的實現
PB
平臺和前臺的之間的數據傳遞。
PB
平臺和前臺之間的通訊是建立在
Tuxedo
中間件基礎上。在
PB
平臺對應的
Informix
數據庫中保留中間業務的交易信息:包括業務流水表、事務流水表、批次表、字典表、對賬信息、行號信息等。
PB
平臺與核心業務系統之間通過賬務接口僅傳遞一些記賬信息。這樣擴展新的中間業務時對核心業務系統的影響小,保證了核心業務系統的穩定性。
?PB
平臺可以支持多種協議:與前臺連接通過
Tuxedo
中間件方式,與第三方和業務主機連接是通過
TCP/IP
方式。但是隨著多種支付方式的出現、網上銀行發展,
PB
平臺需要增加對
HTTP
協議的支持。
目前
PB
平臺支持多種報文格式:標準
8583
報文、類
8583
報文、定長格式的報文等。但
PB
平臺對小額的部分報文格式在打包、解包方面不支持、對
XML
格式的報文也不支持。
?
但是目前小額系統中報文格式多樣化且復雜。包括
PKG
報文和
CMT
報文。
CMT
報文格式相對簡單,由報文、正文體、報尾組成,主要是一些信息類的報文,是可以在
PB
中實現的。
PKG
報文有普通形式與文件形式兩種結構。
PKG
報文主要是支付批量包,在包里有多筆業務明細。如果明細筆數太多,包大于
28K
后就要將業務明細提取出放在一個文件中,形成文件體報文。對于小于
28K
的包,包是由報頭、包頭、多筆小額業務頭、多筆正文體、報尾組成。報頭、小額業務頭、報尾都是由定長域組成。但是包頭、正文體里包含許多
TAG
碼。
PKG
包類型不同,
TAG
碼就不同。小額
PKG
包類型有
13
種左右,業務頭類型也有
6
種左右。因此小額報文格式是很復雜多樣的。在
PB
里實現起來很困難,目前還沒法直接在
PB
中實現,需要另外寫一些代碼來處理打包、解包的過程。
PB
對于小額文件體報文在處理上也比較困難。目前也需要另外的代碼來支持打包、解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