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恰逢陽歷13號,是個西方傳統上倒霉的日子。接下來,我們把目光對準微軟,看看這個軟件帝國最走運、以及最倒霉的十個瞬間。
微軟最走運的十個瞬間TOP10:
10、AOL收購時代華納。最初看來這起并購對微軟并不是好事兒,但隨后合體公司的混亂肯定讓微軟樂開了懷。
9、2003年2月收購虛擬機技術公司Connectix。接下來的四年里,微軟在飛速發展的企業虛擬化市場站穩了腳跟。
8、Outlook 97。這款融合了E-mail、日歷、聯系人等功能的客戶端軟件在Office和Exchange Server之間創造了新的賣點,也讓微軟的桌面和服務器產品不再彼此隔離。
7、軟件保障(SA)計劃。在2001年和2002年,微軟曾經和多家企業客戶鬧得不是很開心,不過隨后出爐的軟件保障計劃讓微軟受益無窮,賺取了無數的美元。
6、瀏覽器大戰。雖然微軟在互聯網方面是后來者,但憑借Windows集成IE瀏覽器的策略,橫掃了Netscape,不過也引來了漫長的反壟斷訴訟,后來又出現了Firefox。
5、美國聯邦地方法院法官Thomas Penfield Jackson的失誤。Jackson雖然做出了拆分微軟的裁決,但他在反壟斷案期間秘密會見了新聞記者,結果“丟調了烏紗帽”,微軟也和司法部達成和解,避開了拆分的災難。
4、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Lotus和WordPerfect決定推遲Windows版本,而是優先考慮MS-DOS,結果微軟Office一發而不可收拾。
3、Windows 95。微軟史上最成功的產品發布,無需贅言。
2、康柏的中型便攜式電腦“Luggable”決定采用MS-DOS系統。微軟籍此賣出了大量的授權,在PC市場奠定了基業。
1、IBM與微軟簽訂授權協議,在其PC中采用MS-DOS系統。不知道藍色巨人此后有沒有因此而后悔,或者希望能有一個平行宇宙,在那里他們選擇了C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