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表又稱損益表,也是公司最主要的綜合財務報表之一。是表達企業營運情況及損益情況的財務報表。它顯示其在一定時間內營業的大小和成果好壞。在收益表上列著一定時間的各項收入和各項總額,兩項之差,表示公司盈利或虧損。由于收益表的內容主要為企業各項收入與支出,因此收益表的編制必須基于某一定的期間,才能了解該一期間內收支情況,此乃收益表與資產負債表編制上的顯著差異之處。一般稱資產負債表為表示某一時點的靜態報表,而損益表則為表示某一定時期的動態報表。每次公布的財務報表雖然包括資產負債表與損益表兩大類,但是投資者對報表感興趣,主要還是在于從收益表中了解公司的盈虧情況。這是各種類型投資者矚目的焦點。收益表通常多自年初為起始時間,然后按時間分為第一季收益表、上半年收益表、前三季收益表及全年度收益表。不管是以多長時間為基礎準編制的收益表。在“表頭”上必須載明該收益表所包含的起訖時間。例如,年度1月1日到3月31日之收益表為第一季收益表;1月1日至6月30日收益表為上半年度收益表。參考價值最大,并可作為計算全年度度每股純利或股利依據的參考表, 是包含整個年度的收益表。
從收益表可以了解股票發行公司在某一期間的經營成果,主要包括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毛利、經營外收入及支出,稅前及稅后利潤等科目及金額,還有反映稅收盈利的分配情況以及公益金與未分配利潤的增減變動原因,投資者應仔細閱讀公司的收益表,對公司的經營實力、經營規模、盈利情況等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才能對其所發行的股票價值,作出初步的估計。
損益表的格式有單步式和多步式兩種。多步式損益表是通過四個步驟計算出公司的凈收益:
(1)認銷售收入中減去銷售成本,得出銷售毛利;
(2)認銷售毛利中減去營業費用,得出營業純利潤;
(3)營業純利潤營業收入,減去營業外支出,得出稅前盈利;
(4)從稅前盈利中減去應付所得稅,得出稅后盈利,即公司凈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