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大青鳥遇到了C君,一位java做了六年的高手,聊起來才知道他剛從廣州過來,來這里僅僅是做兼職的,他說,剛來蘇州比較空閑,想找點事做打發一下時間。接著給了我一張名片,上面赫然印著“項目經理”的頭銜。聽他說,現在基本算是soho一族,在公司呆了幾年覺得沒什么意思,就出來單干了,然后還很熱情的要幫我看看是不是有什么項目可以找我來兼職。兼職?發發傳單、搞搞宣傳我還行,真的要一個人去自己去搞掂項目,還沒那個金剛鉆,我說,都是出來混的,有空出來一起喝酒好了。
?
C
君進去面試的時候,遇到了一位老實人,看起來已經三十一二歲了,開始還以為是學校的勤雜工,攀談起來才知道是培訓生,來學網絡培訓的。說實話,三十一過還打算在IT這一行從頭做起,很難。很好奇他以前是做什么的,他說以前是做小生意的,一個月大概能賺三千多,當我說我是來面試老師的時候,他很驚訝我為什么會過來做老師,他說,在企業里做軟件工資應該要多一些吧。我無言以對,沒有想到做老師居然會被他輕視了。確實也是,三千多,甚至比我在MIT拿到的工資還要高。
?
IT
向來被人看作是高工資高福利高享受的行業,記得有好幾次打的的時候,司機都會問我工資有多少,然后想當然的以為培訓我可以拿七八千,其實哪里有那么多,蘇州這邊的IT,七八千已經是高薪了,不工作個四五年想拿到這個數字要么實力很強要么運氣夠好。不管怎樣,就像圍城一樣,IT是個人人羨慕的行業。培訓出來可以做白領,也就是想多賺點錢,他老實巴交的說,這邊老師說可以包分配工作的。然后又不確定的問我,你說他們真的可以包分工作的嗎。
?
看他的眼神,想從我這里得到一個肯定的答案。真的想告訴他這個時候已經有點晚了,何況才高中畢業,要想靠著社會培訓就在IT做下去簡直太困難了。
“這要看他們有沒有和你說的了,”我說,“如果說了,總不會是假話。”
“
只要考試能過,他們說可以分配工作的。”他猶豫了一下,看的出也對這個沒什么信心。
“只要考試過了就可以包找到工作?多少分能過?”
“60分。”
“60分還不好過,考試前看個幾個通宵,應該還好吧。”不知道怎么安慰他,只好拿我大學里的經驗扯起來。
?
然后他說,“可是我現在學起來就覺得吃力,有點不想學了。我只上過高中,書本丟了十多年了,現在撿起來覺得有點跟不上,比不過別人了。”
我說,“其實也沒有那么可怕了,來這里學習的很多都是這樣,很多都是高中畢業的,也是從0開始的,再說你要是現在不學了,學費不是白交了嗎?既然學了,怎么也得學完這一期。”
“要學兩期才能包分工作,現在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工作。”他坐在那里,盤算著,“現在只交了一期的錢,要是現在不學,損失沒那么大。”過了一會又說,“再學下去,還要交6000塊錢。全部學完兩期需要20000左右呢,就是想做個白領,才來這里培訓的。”他沖我苦笑了一下,“我老婆還說我,這么大了還來培訓,我也怕學不會,考試通不過。”
“不管怎么說,一期的錢都已經交了,先學完這一期再說,怎么著多學點東西以后說不定可以用的到。”說歸說,我也知道這只是安慰他,也只能安慰了。不管怎么想,不過早點定下心是真的,這種事情要做決定就越早越好,總是在那里蘑菇,最后兩邊都會耽誤了,特別是上培訓,如果不能以們心思,效果可想而知。
?
他一臉愁容的看著我說,現在覺得事情多的要命,也不知道下面該怎么辦。其實生活都是這樣的,總要想著存錢、結婚,然后買房,事情多的要命。
“
我覺得實在學不下去了,想去做點兼職。”
我忙不迭的勸他,“千萬別,上培訓是腦力勞動,又不是抗麻袋,一邊抗麻袋,一邊還能搬磚頭,體力活,多做一份沒什么,腦力的東西,做兼職肯定受不了,還得兩邊都耽誤了。” 想起C君的話,現在挺流行兼職的。
?
C
君面試出來的時候一臉輕松,看的出面試通過了,不過C君嫌工資遠遠沒有期望的高。他的經驗是我不能比擬的,最少對于講師這樣需要動口的工作,我是進去之后才知道需要試講的。
筆試就不用多講了,青鳥的總部在北京,各個地方的青鳥培訓中心實際都是加盟連鎖店,除了教材是總部提供的,像筆試這種東西,地方色彩就比較濃了,不過多半也是大同小異,google一下java的筆試,會找到很多Q&A齊全的例子,諸如抽象類和接口的區別、HashMap和Hashtable異同、談談final, finally, finalize的區別等等,面試前事先準備一下,十有八九會遇的到的。
至于試講,有可能需要你自己準備一下ppt講印,當然可以去emule一把,下載下來再潤色潤色,運氣的話培訓中心會給你準備一份ppt讓你上去自由發揮一下,關鍵還是看講課是不是上的了臺面,鎮定一點,一般講上個一刻鐘左右,只要不是太口吃,試講還是比想象中容易的。
北大青鳥的講師按課時計費,一節課45鐘,每節課的課時費分30/40/50三種,我應聘的是50的高級講師,50在我看來已經算不錯的了。
“我的期望是150以上, 所以基本沒法談。”
聽了C君的話,我也有點開始動搖起來,不管怎么說,他提出的是一個我想都沒有想過的數字,我說,150估計他們不可能接受了,課時費應該是固定的,只有低薪可以談。
“是啊,我哪知道蘇州這里行情這么低,我4年前都比現在高。 而且那時候給高中生當家教,有車接送都80/小時。”C君有點憤憤不平。
?
人與人之間是沒辦法做對比的,比自己強的人比比皆是,本來當講師或多或少意味著轉行,我也是是想也許可以換個行業,重新選擇一下。從青鳥試講回來,感覺面試通過是九成九了,但心里總在想C君的話,他說,本來做講師的都是IT混不下去才去做的。這句話始終困擾著我,最后青鳥始終沒去,不過C君敢開口要150的膽氣卻鼓舞了我。
?
隔天去蘇軟集團面試,蘇軟以前是國企,而且有高校背景,后改制為股份制。去面試的時候很不巧,技術總監出差去了南京,筆試題的兩道問答,一題是sql語句,另一題冒泡排序,筆試感覺還不錯,不過冒泡排序卡在那里了。面試的時候是公司的副總親自進行的,看到我空了一道題,就讓我不必理會冒泡排序,用自己的思路寫出來。那天筆試之后,回家google了一把,才知道自己的寫法就是冒泡排序,很驚訝,就象很多時候常常討論設計模式一樣,其實很多僅僅是個名詞概念,說不定自己早就接觸過,只是不知道而已。
?
開場白讓我做自我介紹,我說,“第一份工作在MIT,做了兩年多,05年7月有帶過新員工做項目(這里簡歷上寫的是有個人領導能力),最有成就感的是寫過一個存儲過程。”
說到這里,孫總抬頭看了我一下,確實很有成就感,在MIT呆過的時間,如果說學到了什么東西,那就是它了。我說,“那是加班最多也最鍛煉的一段時間,特別是涉及到很多小數點的計算,很是折磨人。”他問我,“那要是這樣計算的東西,你還愿意去做嗎?”我說,“如果項目需要,自然盡力去把它做好。”說了句場面話,我心里想,做歸做,可打死我都不想那樣加班了。
?
看著我的簡歷,問我怎么想起來要跳槽的,我自然解釋是個人發展。他笑了,“說的實在點,到底是什么原因,每個人跳槽都說個人發展,總有點個人原因吧。”我說,“主要是在MIT呆了兩年多,每天做的都是bug修改,反反復復,就像流水線一樣,所以想出來看看,找一份有點挑戰性的工作。”看著他滿意的點了點頭,我如釋重負,加班加的審美疲勞了這種原因是上不了臺面的,只能善意的謊言一把。
?
當切入工資話題的時候,也確實感覺希望比較大,畢竟談話進行的氣氛很融洽,我脫口而出要了5K,其實4.5K就差不多了,只是感覺自己也該拿的住,就放著膽子要了,當時心想,如果去不成,就去青鳥好了,就算如同C君所說,在哪里混都是一樣的。沒想到當天下午就接到了蘇軟的電話,問我什么時候可以正式上班。
?
這件事給我的啟示是自信很重要,money要敢要。很多公司都喜歡討價還價,不管你開口要多少,都會和你打個折扣,不管你心理價位是多少,如果公司肯要你,那肯定還是有剩余價值的空間,所以膽子稍微大一點,大不了還有商量的余地。我的感覺是每一次跳槽,如果是5K以下,每跳一家工資漲1K左右還是正常范圍,5K以上最好漲25%~40%。要知道新的工作環境,每次總要帶給你新的適應,還可能造成搬家、試用期工資的不穩定等很多影響,有可能還要面對新的同事關系、項目節奏感不適應等等不可預見的因素,有時并不一定可以適應新公司的環境,而且要想獲得同事之間的信任也需要一段時間,所以輕易不要跳槽,即使打算跳,也要找個好東家。
?
接到蘇軟的錄取通知,終于決定要離開了,離開了很久之后才發現最留戀的還是一起畢業,一起進第一家公司的那些同事。有的回老家了,有的鐵了心準備在蘇州定居了,有的去上海了。只有我,還是無根浮萍,找不到方向,去上海或者去北京深圳,都想過,可去了又能怎么樣,工資高一點,也還是買不起房子,結不了婚。在我工作兩年的時候,買房子和結婚逐漸成了人生的兩大目標,而當時我的情況是月薪5K,銀行存款8K,無房無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