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
:此篇改動了不少,十分感謝海語姐(QQ
394468933
)提出的寶貴意見。
9
月14日
中午去老人院做義工,參加中秋聯歡會,呵呵,給兩位老人分別過65和98歲的生日,很希望自己老的時候也可以過生日過的這么熱鬧。很喜歡艾哲羅的手鼓“掀起你的蓋頭來”,云兒飄飄一起伴舞,回來的時候和云兒飄飄聊起來,她說其實腳已經受傷很嚴重了,腳上少了三塊骨頭,腰也經常酸痛,所以跳到高潮的時候始終不敢用力,不過還是不想聽醫生的建議放棄跳舞。
從心眼里佩服她,現在起我又多了一個偶像。
?
大學的生活大多是相似的,你有你的平庸,我有我的,大一中規中矩,大二心猿意馬,大三苦練英語小抄,大四忙著找工作。
?
大一是唯一上自習的一年,剛到學校水土不服,什么都不太習慣,還好在省城的大學里,學校的伙食算得上比較有檔次的,兩層的小樓有電梯上下,飯菜的花樣品種也比較多,每次打飯的時候,對著盛飯的食堂師傅叫聲阿姨好叔叔好,總能給我多打一些。在學校沒幾天,這種經驗有小聰明的人會學的很快,比如打水用大號水壺,另外附帶一個空杯也能裝一點,打飯的時候2個2毛的永遠比一個5毛的份量要多,看起來斤斤計較加上小氣吝嗇,不過卻樂在其中。
?
印象很深刻的是大一上過的C++,倒不是學的有多好多投入,論到編程語言的天花亂墜,教C++的老師應該很有水平,據說是海歸一族,身材看起來有點發福——不知道為什么,在我工作的幾年里,凡是比較牛或者比較牛皮的人,一般身材都還挺胖的。書本發下來之后才知道C++的書是他寫的,學校內部的出版社印的,不過上課的時候讓我們另買了一本影印版C++。那時每年的書本費480,不需要和學費一起交,開學后自己到學校的教科室去買,能省下一兩百塊錢。當時不止是C++的書買了沒有用上,還有一些老師自己編的書也是買了就扔那了,感覺像是內部消化,買書的錢有點像是給老師當福利的。后來每年的書都是自己去買,便宜,而且省下的錢正好可以填補上網費。C胖上課時多是直接英譯漢,每天聽他在那里英語帶著中文嘰里呱啦的講,聽的云里霧里,直覺上是挺會忽悠的一個人。當時年少,有點盲目的鄙視這樣的老師,后來想起來,感覺C胖其實挺厲害,對我的幫助還是挺大的,不管怎么樣,很多編程語言的術語就這樣慢慢的熟悉了。
?
第一次接觸編程是緣于C++,依然記得C++上機考試的時候,在網上費了好大的勁找了個八皇后的DOS程序,那也是第一次知道網上還有google搜索這個東西。八皇后很基礎,其實技術掌握到一定程度,很高深的一些原理往往是以前沒有認真學習過的一些基礎,工作的時間越久,就越懷念數據結構、計算機原理與基礎、匯編原理這些書,有時候想再拿出來看看,很可惜畢業前都被我賣掉了,想起來還挺后悔的。所以大學學的東西盡管兩三年內可能都用不到,可畢業前賣書的時候多少留一點,即使不準備考研,以后工作說說不準會用的到。
?
大二是專業基礎課最多的一年,計算機網絡、操作系統、軟件工程、計算機原理與基礎、數字電路邏輯與設計等等一堆的科目,可惜當時對學習已經已經沒多少興趣,大一的課程考前熬上兩個通宵,一般過60分很是小case,于是以為大學隨便混個兩三下拿個畢業證是很easy的事。大二的一整年開始賣弄瀟灑,那一年我一直沉迷于兩件事,一是武俠小說,一是記者團的交誼舞培訓。00年左右網絡武俠開始流行起來,天魔神譚、天廬風云陸續成了美好的精神食糧,壓張學生證,抱著兩本小說,就去教室里上自習,一般不要妄想在一樓到四樓之間可以找到空位,只有五樓,才是看小說的好地方,人少,而且也不吵,有時候看到晚上11點自習室熄燈,也懶得回去,兩張椅子拼在一起,把桌子拉近一點,用小說蓋一下肚子,呼呼的就夢游去了。
?
校園里有四五個書店,基本上每個書店的書都被我翻過,大二下半年看見別人一個個是都入了各色各樣的學校社團,自己也忍不住,感覺自己怎么說也算讀過不少武俠,而且一直想在報紙雜志上發表點什么,于是千方百計擠進了學校的記者團,想著進去之后能采訪一些名人,以后說不定可以進個作協當個作家之類的。結果進去之后只不過做了個打雜的,平時沒什么事,我的工作就是每周六呆在6平方米的一間小屋里,負責校報的打印和復印,感覺實在沒面子,碰到認識的同學還是說自己多忙多忙,愣是充門面。在記者團最舒服的就是經常有交誼舞的培訓,里面可以很方便的勾搭一些MM,不管對跳舞有沒有興趣,每次我都是興趣盎然,畢竟看看美女養養眼,還可以長壽的。就這樣混了一年,到期末的時候差點慘死在考試上。大二的考試十幾門,考前熬通宵勉強通過了一半,另外還掛了十幾個學分,當時學校的復印店有各種各樣的小抄,縮印50%、縮印30%,密密麻麻的四五張小紙片,可以濃縮一本書的精華,當時很慚愧,也不懂得作弊,后來補考倒是學聰明了,班級里有幾個高人,在他們的指點下,給幾個老師送了點煙酒,大二算是有驚無險的安穩過渡了。
?
上網多了上癮,沉迷于小說同樣會上癮,怕上癮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大二的一年我算是一個網蟲和武俠迷,癡迷還是很有好處的,一年后再去看待網絡還是武俠小說,有一種超然物外、云淡風輕的心情,似乎兩者都可有可無了。到了大三,無聊的想意氣風發的一回,結果這一年發生了不少大事,一是競選班長,一是打了架。大一的班長是輔導員指定的,從大二開始,班長就有了選舉制度,說到競爭,應該是大三最激烈,可能是臨近畢業,都想過一把官癮,順帶為自己鍍點金吧。競選班長的前一個月,基本上每天我都請人吃飯,而且每次都是為了拉票,辛苦了一個月,投票的時候順利當上了班長。畢業之后再去看班長這個頭銜,很有了不一樣的感受,其實很多事情都是相通的,班長和團支書,其實也是IT職業的兩個發展方向,班長負責實務,有點像技術總監,團支書從旁輔助協調,并充當傳達校中央的領導指示,有點像PM,看起來,做團支書比做班長吃香的多,不用做實事,經常到校團委和輔導員辦公室開座談會,論被重視程度,感覺也是團支書占先。如果再回過去選擇一下,我倒是寧愿選擇做團支書的了,悠哉清閑,地位崇高,何樂而不為,不過,無論是做實事還是當個參謀,要想做的長遠一點,肚子里都是要有點真材實料的,一切都要從基礎開始,慢慢來。
?
做班長做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沒有做出什么成績來,不過還好我任職期間倒也沒發生什么暴亂,一切都顯得很平靜,直到大三的那次打架,打的痛快淋漓,被處分的轟轟烈烈,大學里一直想把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一點,一遇到一點挫折,還是接受不了。留校察看的處分下來后,班長自然也沒的做了,很體面的交了辭職書算是自動引退,自信心一天之內就將落到最低點。我開始擔心自己能不能繼續學下去,擔心會不會被勒令退學(按照學校的規定,留校察看一年的時間內,如果再有違反校紀校規的情況,要被勸退的),總之是感覺學校不是適合我呆的地方,害怕自己會慘死在半途,于是暑假的時候,我在家呆了4個月,一方面反思,一方面借玩解悶。那一年,很幸運的是我進了一家電腦城打零工,算是真正接觸到了硬件,不再是一個只懂得上網的白癡。
?
大四上半年基本上多數人學分已經修夠了,下半年只有幾門選修,也是過過場走走樣子。可英語一直不是很順,畢業的時候我的四級依然沒過,四級考試成績出來的時候。同學問我,考的咋樣。怎么樣,老樣子,又是海底撈月,每次都在58分左右徘徊,郁悶。大四的最后一次機會,我沒有考過英語四級,而四級沒過就意味著沒有學位證,沒有學位證就找不到好工作,那個時候我天天詛咒四級考試,每次上網看到那種慷慨激昂痛陳四級考試利弊的帖子,就點進去看看,好像替自己出了一口氣一樣。
?
上學期離寒假還有一個多月,學校里已經有不少擺攤賣書的了,賣不掉怎么辦,焚書坑包,能燒的都燒,當時那場面敢情壯觀,瓶子罐子摔在地上乒乓清脆悅耳,書、被子被點著了從樓上往下扔,一邊扔一邊大聲吼吼“自由萬歲”、“去死吧四級”,所有的情緒一下子全宣泄出來,最難得的是女生宿舍樓也時有跟著喊叫的,這時男生宿舍鬧的更歡,熱情奔放叫聲飛揚。既有對大學的眷戀,也有走出去義無反顧的向往。
?
大學是一種經歷,一種人生,四年的生活里,歷經發傳單、叫賣娃哈哈、送牛奶、在英語培訓中心做打雜等等一系列的所謂社交活動,后來還去城隍廟批發了一些文具自己擺地攤,雖然掙不到幾個錢,可精神生活極大的豐富,最起碼消磨了一些時間。除了積極的一面,也遭遇過不少想起就郁悶的經歷,為了買到半價火車票接觸過辦假證的,坐汽車回家曾半途被扔在高速上自己走回家,修理手機也很倒霉的被小販偷換過零件,在火車站很慷慨的被騙子騙了100塊路費,諸如此類。每次想到大學,都想發很多的感慨,每次這么一噓氣,旁邊就有同事呱拉呱拉先說個不停,呵,畢業之前總是想早點出去工作,想的都是將來,工作之后總是時不時的想念大學,總想著過去,深深的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