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點大跌二次拉響警報 A股跨年度行情或轉向
“央行貨幣政策可能降溫,仍建議反彈減倉。”11月26日一大早,素有游資集中營之稱的國信證券深圳紅嶺中路營業部向客戶發出這樣一則有警示意味的短信。
果不其然,當日,市場未能承接前一交易日反彈,在10:30之后出現一波又一波急跌。
股市盤面顯示,行業板塊全線飄綠,個股普跌,不足200家個股上漲。截至收盤,滬指已失守3200點,滬深股指分別大跌3.62%和3.82%,雙雙以中陰線報收,前一日陽線實體被全部吞噬,兩市合計成交約4245.78億元,量能僅次于11月24日。
此番下跌與24日滬指下挫3.45%的形態較為類似,從24日開盤算起,滬指已跌去181.24點,跌幅5.41%。
此番景象讓深圳一家合資中大型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回憶起2007年“5·30”——滬指是日6.5%的跌幅成為當年牛市分界線:之前是小盤股群魔亂舞,之后為藍籌股大象跳舞。
盡管當下與彼時頗為相似,但機構間卻存在不同觀點。
催化劑
“近期的大幅調整在情理之中。”26日收盤后,鵬華基金研究總監冀洪濤告訴記者,前期積累的大量獲利盤成為主要壓力。
同日,廣州某基金公司基金經理也認為,10月份至11月23日,尚未出現明顯調整,從技術上看,市場也有調整需要,“利空漸漸壓過利好,市場醞釀大跌。”
實際上,當指數節節高升,多數投資者一致看好跨年度行情時,利空因素已開始積少成多。
首先,保險上周已按下啟動贖回程序的按鈕。據券商調查顯示,截至11月25日,中國平安(601318)共贖回偏股型基金100億元,其中上周贖回超過70億元。
對此,基金公司的說法給予了證實。26日,深圳某合資基金公司基金經理稱,中國平安確實贖回了基金。
券商調查的結果顯示,平安擔心海外經濟數據下跌,從而帶動海外股市走弱影響A股市場,并且平安下半年的投資策略是在2800點-3400點做波段,這樣的贖回符合該機構的投資策略。
但申、穗兩家基金公司人士則認為,以平安為代表的保險資金贖回是因為年底面臨盈利兌現和產品分紅。如果據此理由,近期大規模贖回的不只是平安,還可能是其他保險公司和券商。
與此同時,一些老牌營業部的成熟游資也開始撤離。
國信證券泰然九路營業部的名單本周出現在吉峰農機(300022)、特銳德(300001)等創業板公司的買賣信息中。不過上榜位置都是賣方席位前五名。
截至25日,11月份已有99家上市公司公告大小非股東減持股份情況,減持總量達8.38億股。
根據減持期間股票均價計算,減持市值合計約96.24億元,比10月份的71.07億元增加35.41%,創下下半年以來單月減持規模新高。
坊間甚至傳言QFII大舉拋售,只是尚未證實。
以上做空方均可稱之為獲利盤。
11月24日,空方力量第一輪進攻,兩市當日凈流出資金量約達290億元。25日,兩市迎來大幅反彈,表明多空力量較為平衡。
但是26日市場再次單邊下挫,誘因有二:一是信貸降溫;另一個為融資。
目前,投資界和學界已達成共識,即中國經濟明年前高后低。對于這種走勢,信貸前緊后松較為匹配。因此明年信貸有望改變長年來“4321”的分配格局。
融資方面既有包括大盤銀行股的再融資,又有來自大盤股IPO的壓力。可統計的數據顯示,有66家公司的IPO批而未發,預計融資需求高達346億元;同時還有54家上市公司的再融資(包括增發配股)批而未發,增發配股的數量高達204.86億股。總的融資資金量接近1000億元。
在催化劑刺激下,11月26日,兩市凈流出資金量高達260億元。
風格轉換良機?
調整會持續到何時?
市場有不同觀點,上海一基金人士認為恐將跌破3000點,但廣州一家基金經理則認為,震蕩概率較大。
突然間,市場從一致性的“跨年度行情”轉為分歧。從盤面也可看到,即便在1400余家股票下跌的26日,兩市也沒有出現個股的完全跌停,收盤時都有打開。
那么,后市會走向何方?
跨年度行情現已被新名詞代替:風格轉換。
11月24日、26日的大跌,讓許多機構更加強化了這種認識。因為歷史上多數風格轉換均有市場調整胚盤。
大成基金認為,回顧8月份的調整,當時就是以周期性行業的大跌和其它抗周期行業的小步調整為轉折點,之后順利完成周期性行業到消費類等板塊的風格轉換。
對于此次調整,大成基金認為情況有所類同。其理由是前期中小盤股票漲幅已較大,可以說估值開始漸漸變得不便宜,此時市場有進行休整并開始轉換風格的必要。
因此,大成基金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市場熱點可能漸漸向大盤藍籌轉換,因為歸根結底,市場上漲的支撐力量是經濟復蘇和企業業績復蘇,目前大盤藍籌股的普遍估值不高,也就是說,之后大盤股可能有一個開始集中表現的階段,反觀小盤股和題材股,未來一段時間缺乏上漲動力。
富國基金也表示,8月至今,小盤股已持續跑贏大盤股3個多月,小盤股板塊相對大盤股板塊的超額收益接近歷史峰值。“市場風格或將出現轉換。”
冀洪濤則對風格轉換時間表提出異議。他認為,風格轉換需要三個條件支持——首先,中小盤股同大盤藍籌股估值偏離大;其次,市場出現巨幅震蕩;第三,有觸發事件支持。
第一個條件現已達到。但后兩個條件尚在醞釀。
國信證券策略分析師趙謙則認為,11月底的經濟工作會議中對于房地產優惠政策的定調,將成為市場風格切換的催化劑:如果房地產優惠政策符合市場預期,則未來一段時間內,房地產的不確定因素消失,如果房地產優惠政策超市場預期,則房地產板塊可能走出一輪超政策預期的跨年度行情。
11月26日,在A股帶動下,外圍市場也出現大跌。香港恒生指數下跌1.78%。截至北京時間20:00,英、法、德、比、瑞、荷等國指標性股指跌幅也超過1%。(曹元 21世紀經濟報道)
失守3200點跌幅達3.62% A股短期悲觀情緒漸顯
反彈成了曇花一現。昨日,上證綜指再現百點長陰、放量暴跌的局面。截至昨日收盤,上證綜指暴跌119.19點報收3170.98點,跌幅達到了3.62%;深證成指更是重挫527.18點報收13287.37點,暴跌3.82%。
兩市的這一跌幅也雙雙超過了“黑色星期二”當天的跌幅。雖然總成交量上較周二有所收縮,但仍然突破了4000億元大關,達到了4246億元。
“是什么原因導致了股指波動如此之大?連續暴跌之后的'跨年度行情’還可信嗎?” 股指一次又一次地與市場分析相左,讓很多投資者對后市感到茫然。
最近一周來,A股連續三天深幅震蕩,先是周二暴跌3.45%,然后周三強勁反彈大漲2.07%,接著昨日又再次出現百點長陰,短短三天的時間,股指一改前期橫盤整理、緩慢上揚的態勢,連續三天深幅震蕩暴跌。
市場分析認為,銀行股巨額融資的傳聞致銀行股遭受重挫,拖累股指,此外,越南央行尾隨澳洲等其他經濟體宣布重啟加息,引發投資者憂慮;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近日即將召開,市場觀望氣氛較濃等,這些都是昨日股指大跌的原因。此外,九鼎德盛的研究報告認為,目前出現連續重挫的根本壓力在于A股連漲之后,估值風險過高所致。
如果說周二暴跌后,市場看多仍占多數,那么經歷了連番暴跌過后,各機構對短期股指的走勢則出現了明顯的悲觀情緒,短期內看空的機構占了多數。
世基投資余峻威認為,技術上看,大盤短期形態在前日稍有修復后再次急劇惡化,兩根放量長陰夾一根縮量小陽,短線技術形態惡化,后市還可能有慣性調整的要求。而天證投資甚至更悲觀地認為,目前尚難以看到底部的產生,短期內可能回補2840點的缺口。九鼎德盛也認為,暴跌后中期大頂基本形成,建議投資者目前最好是持幣觀望,耐心等待市場轉機后再考慮。
眾多機構紛紛建議,投資者宜遠離前期漲勢猛的品種,謹防持續回吐風險。對于何時宜再次介入抄底,天證投資建議投資者密切關注三大構底信號:2840點或跌破3000點后可能完成構底;資金恐慌出逃,跌停品種大面積出現可看做構底信號;此外,成交量出現地量水平后也是一個有效的構底信號。(況玉清 北京商報)
滬指三天暴跌200點失守3200 市場分析有三大誘因
銀行業再融資的憂慮揮之不去、迪拜世界宣布暫停償債、民生銀行(600016)H股破發……
昨日,在這些利空因素的打壓下,滬深兩市再度出現大幅跳水行情,滬深股指分別大跌3.62%和3.82%,合計成交量再度超過4000億元。
從盤面情況看,兩市個股普跌嚴重,只有200家左右保持紅盤,另有19只頑強漲停,但跌幅在5%以上的多達700余只,多數個股均跌破昨日低點。其中,除深圳本地地產股表現稍顯亮麗外,各板塊跌幅深重,金融股領跌大市。
民生銀行H股破發被認為是周四市場大跌的一大誘因。周四是民生銀行H股上市的首日,其開盤即破發并一路走低,受此影響,民生銀行A股放量大跌,并帶動整個金融板塊重挫逾5%,進而拖累了股指走勢。此外,石化雙雄、鋼鐵、汽車等權重板塊的走弱,加劇了大盤的頹勢。
本周以來,銀行業再融資的消息對市場造成了巨大壓力。盡管融資方式仍不明確,但鑒于國內銀行業的再融資需求較為明確,銀行股近日還是遭受拋壓。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在即,關于貨幣政策是否轉向的猜測與擔心,也引發了投資者的謹慎情緒。
25日,阿聯酋最大的國有企業集團迪拜世界(Dubai World)宣布,將推遲6個月償還350億美元的債務。這一出人意料的決定增加了金融市場的避險情緒,美元指數出現反彈,而歐洲股市、商品市場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這也給A股市場帶來了新的壓力。
此外,隨著市場回暖,近期市場資金面壓力也在加大。據統計,截至25日,累計有66家公司的IPO批而未發,預計融資需求高達346億元;同時還有54家上市公司的再融資(包括增發配股)批而未發,增發配股的數量高達204.86億股,也有幾百億元的融資規模。周三,首次出現了新股重新開閘以來“三新齊發”的場面,而今日仍有2只新股發行;下周二,“三新齊發”的局面將重演,接下來的12月7日,市場將迎接大盤股中國重工(601989)的考驗。(吉青 證券日報)
大盤三天兩次暴跌 分析人士稱是市場風格轉換前奏
股指余震未平,空頭再次發動攻擊。昨天,上證綜指暴跌119.19點,跌幅達到3.62%,3200點關口又一次失守。盤中個股普遍下跌,兩市A股只有194只股票上漲,1373只股票下跌。成交金額再度放大,滬市從上一交易日的2222億元放大至2591億元,深市也從上一交易日的1400億元增加到1655億元。股指三日內兩度大跌,市場再度陷入恐慌和迷茫。
分析人士指出,市場再次放量下跌,表明階段性調整不可避免,但調整的幅度相對有限,畢竟宏觀經濟仍然向好,政策方向沒有放生逆轉,資金面依然相對充裕,大部分機構對中長期持看好態度。
本次大盤三天兩次暴跌的走勢,很容易讓人聯想起8月份階段性見頂3478點的市場表現。當時大盤雖然重新創出新高,但隨后就迎來了持續的暴跌。不過,市場環境今非昔比,因為8月份行情調整主要是因為“信貸微調”超出預期,而且部分違規入市資金撤離市場,使得投資者擔心流動性趨緊,由此投資者對后市仍可樂觀預期。
但與8月見頂3478點類似的一點是,當多頭碰觸120周線后遭到空頭的猛烈圍攻,繼而一蹶不振,短短一月的時間,滬指從3478點直跌到2639點,跌幅達到24%。本周二滬指再次接近120周線,并且又一次促發了大幅跳水,昨日大盤的繼續大跌,與當時的持續下挫情景有很大的相似。
由此來看,本次調整的主要原因更多的是來自市場自身的技術壓力。畢竟, 9月份以來,大盤最大漲幅已經超過27%,期間沒有出現像樣的調整。更值得關注的是,本輪反彈呈現指標股滯漲,而中小市值股活躍的非指數性特征,多數股票經過持續的拉升,累計漲幅相當可觀,股價已遠離真正的價值,市場積累了巨大的自身性的調整需求,一旦大盤因技術壓力出現調整,或者市場傳聞等風吹草動,很容易導致巨大的拋盤打壓。
目前來看,A股流動性正向良性方向發展。年底之前信貸趨減已在預期之中,而進入明年之后,由于大量已開工項目需持續信貸支持,因此銀行貸款不會貿然收緊,貨幣政策只是由今年的極度寬松轉變為真正意義上的適度寬松。
因此有分析人士指出,不要太輕信于歷史重演的結論,即便有時是有非常巧合和的一致,那也絕對不是歷史簡單的重復,目前還是堅定看多,選取優質個股,耐心等待來年二季度前春季行情的進一步展示。
雖然目前的持續暴跌不會改變當前市場的運行節奏,但隨著新的一年即將來臨,階段性的高換手調整還是透漏出了新的市場信息。
細心的投資者不難發現,最近市場主要以中小盤股為主的品種領漲市場,周三帶領反彈的仍然是這批股票,而大盤靠這批股票領漲似乎有些先天不足,尤其是沖擊前期高點時候出現疲軟并最終導致下挫。與此對應的是,具有真正話語權的藍籌股卻整體表現滯后,沒有它們的參與,股指沖過3400點密集區頗有難度。從這種意義上說,近期的急速調整既是市場中小盤個股高估值下的風險釋放過程,也是市場風格進行轉換的前奏。
畢竟,隨著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的臨近,市場預期將趨向明朗,風格變化還是可以期待的。當然,市場的風格轉換往往都要經歷幾個回合的反復方能成功完成,而此過程中通常都伴隨著大盤的大幅波動和調整的產生,而大盤大幅震蕩的結果不是改變市場的趨勢,就是改變是市場的風格。(張曉峰 證券日報)
主力資金出逃181億 銀行居凈流出首位
周四兩市大盤小幅高開,滬指開盤一度沖上3300點后展開強勢整理,在空方不斷施壓下,滬指再度出現跳水行情,午后更是一瀉千里,尾盤跌破3200點關口并繼續走低,最終兩市大盤再以大幅暴跌報收,兩市當日共成交4247.8億元,量能相比前日大幅放大。
銀行、汽車、化工化纖 凈流出前三
昨日兩市大盤凈流出資金181.17億元,沒有板塊呈現資金凈流入。銀行板塊居凈流出首位,凈流出18.72億元,資金凈流出最大個股為民生銀行(600016)(-4.68億元)、招商銀行(600036)(-2.73億元)、浦發銀行(600000)(-1.73億元)、交通銀行(601328)(-1.54億元)、建設銀行(601939)(-1.40億元)。汽車板塊居凈流出第二位,凈流出13.12億元,資金凈流出最大個股為福耀玻璃(600660)(-1.20億元)、中炬高新(600872)(-0.69億元)、航天電子(600879)(-0.60億元)、青島雙星(000599)(-0.50億元)、長安汽車(000625)(-0.49億元)。化工化纖板塊居凈流出第三位,凈流出10.68億元,資金凈流出最大個股為山東海龍(000677)(-0.73億元)、魯西化工(000830)(-0.62億元)、新鄉化纖(000949)(-0.48億元)、佛塑股份(000973)(-0.47億元)、遼通化工(000059)(-0.45億元)。醫藥和釀酒食品板塊分別凈流出9.47億元、8.40億元,居資金凈流出第四、五位。
本周至周四兩市資金出逃427.89億元,資金凈流出最大板塊為銀行(-52.20億元)、醫藥(-31.28億元)、房地產(-29.96億元)、電力(-23.84億元)、汽車(-23.61億元)。
民生銀行凈流出最大 成城股份(600247)凈流入最多
個股方面,當日兩市有1200多只個股呈現資金凈流出,資金凈流出最大個股為民生銀行(-4.68億元)、招商銀行(-2.73億元)、中國平安(601318)(-2.13億元)、浦發銀行(-1.73億元)、交通銀行(-1.54億元)。而資金凈流入最大個股為成城股份(+1.47億元)、世紀星源(000005)(+1.18億元)、深深房A(+0.90億元)、四川成渝(601107)(+0.85億元)、江西銅業(600362)(+0.71億元)。
創業板資金凈流出前三為銀江股份(300020)(-866萬元)、華誼兄弟(300027)(-705萬元)、鼎漢技術(300011)(-566萬元),資金凈流入前三為大禹節水(300021)(+1051萬元)、上海佳豪(300008)(+955萬元)、華測檢測(300012)(+681萬元)。(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