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能源汽車:國家戰略的定位高度將急劇強化政策對產業的扶持力度,可以預見,對乘用車領域的大力扶持將是政策力度躍升的重要表征和新的突破口。新能源產業的價值鏈將圍繞最為核心的電池業務展開,并逐步延伸至電氣系統(驅動電機、控制系統)、整車(乘用車、客車)以及上游資源(鋰、鎳、稀土)領域,聯合證券重點推薦動力電池(包括上游原材料、關鍵零部件及電池總成)和整車兩類公司,核心標的:江蘇國泰(002091)、科力遠(600478)、上海汽車(600104)、長安汽車(000625)、福田汽車(600166)、安凱客車(000868)、中通客車(000957)、包鋼稀土(600111)。這幾家公司各自在產業化進程或產業鏈深度或技術儲備上擁有明顯優勢,是當前各自領域中的龍頭企業。
2.碳捕獲和封存(CCS)以及清潔煤發電:中美兩國都是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而燃煤電廠是發電領域產生CO2的根源。在燃煤發電廠采用CCS技術捕獲CO2是在這方面取得減排的唯一辦法。同時CCS技術成本高昂,且本身耗能巨大。中美兩國政府進行合作,可以通過設立示范性工廠,明確技術路徑以及制定標準,以降低CCS的應用成本。這一方面的努力將使得CCS技術有望在日后的燃煤電廠得到50%左右的普及,屆時碳排放將再降低10%左右。
3.清潔煤發電:IGCC清潔煤發電技術能夠將CCS成本降低到普通燃煤電站的一半,IGCC電站將是未來煤電行業的主流機型,而美國在技術方面的優勢和經驗如果和中國的裝備制造能力相結合,將會取得最廉價的減排成果。
4.核電:中國和美國都是核能利用大國,而核電是短期內最能替代煤電的發電方式。如果以核電代替煤電,可減少18億噸/年的碳排放量。核電成為低碳能源供應的支柱,世界核電快速發展。2006年世界核電發電量約2.7萬億千瓦時,預計2030年將上升到3.8萬億千瓦時。我國核電裝備制造業已得到較大發展,目前我國30萬KW、60萬KW及百萬千瓦級核電站的國產化率水平分別在90%、70%和50%左右。預計2012、2013年前后,我國百萬千瓦級核電的裝備的自主化率將達到75%以上。我國三大裝備制造基地目前已經改擴建。
5.智能電網:大電網時代伴隨著大國低碳經濟的到來而到來。低碳經濟所關注的用戶端節能和發電端清潔同時需要電網的高度智能化,而中美兩國遼闊的幅員提供了互相之間提供了最好的參照系。智能電網領域,在IT技術、新材料、自動化、智能電表,以及技術標準化、技術和實物貿易中,中美雙方將展開最為廣泛的合作。
申銀萬國重點推薦大洋電機(002249)、臥龍電氣(600580)、海陸重工(002255)、科達機電(600499)、國電南瑞(600406)、華光股份(600475)、思源電氣(002028)、榮信股份(002123)、中天科技(600522)、佛山照明(000541)、海通集團(600537)、深圳惠程(002168)、嘉寶集團(600622)。
posted on 2009-11-13 12:44
becket_zheng 閱讀(175)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