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對待過去的失誤
時間可以平復以往所做的憾事;但以往應做而未做的事所帶來的遺憾,卻永難撫平。
------------悉尼.哈里斯
你未來的成就取決于你如何看待自己的過去。怎樣詮釋你的過去是由你自己來決定的(也許是下意識中進行的),有意識地控制對自己過去的看法,你就會改變自己的將來。
我們傾向于把那些沒有帶來預期效果的決策看作是過失或者錯誤的選擇。但是,稱某事為失誤或者錯誤是武斷的。仔細想想你就會明白,事實上生活中只有兩個要素:因與果。每個起因都有相對應的結果。有時我們對得到的結果滿意,有時卻不滿意。關鍵在于,要了解是什么原因導致了我們不滿意的結果現象,然后調整我們的行為,直到得到滿意的結果。
我們的價值觀和自信心將決定我們愿意做出什么樣的嘗試。
你是否發現人類是唯一會問“為什么”的動物?對于“為什么”,人類有一種不可抑制的欲望,所以人類可以賦予事物某種意義并在生活中判斷其重要性。當沒有明確答案時,我們就會“編造”出自己的答案。有時,人們更容易認為沒有成功的原因在于我們是“失敗者”,而不是進行大量的分析和調查,看看自己為什么會失敗,然后繼續努力。我們有權利和自由去相信我們是“失敗者”,也有權利和自由花點時間努力找出錯在哪里并加以改正。
但是,就像托馬斯.愛迪生一樣,過去的失敗并不代表你就是一個失敗者,也不能因為你過去做了不好的事情就斷定你就是個壞人。每天清晨醒來,你都可以下定決心吸取教訓,從頭再來。
為了能夠從自己的過失中吸取教訓,要問問自己當初為什么做這個決策。追溯一下當初做決策時的精神和情感歷程。那時是什么因素影響了你?該用什么樣的標準來衡量自己的選擇呢?
如果你要改變自己的行為,就要弄清楚你為什么要做某些特定的事情。當你理解了過去自己怎樣做決策和為什么要做出某些決策時,你就可以調整你認為在將來很重要的準則。當你所認為的重要標準有所改變時,你的決策方式也會隨之改變,從而你的整個人生也會隨之改變。
你是否從過去的“失誤”中吸取了經驗教訓,從而改善你的生活?如果你想以新的視角來看待過去的失誤,你可以賦予它們新的意義。你過去的“失誤”或許根本算不上失誤。生活就是反復試驗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