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寫背景:
這個周末去了趟北京圖書館,紫竹院公園的銀杏樹葉子黃了,金燦燦的,非常好看。每次穿過這個公園,看著公園的景色,總會讓人的心情變得舒展、輕松、愉快。
最近看我blog的同行來信說,我最近常懷念曾經的工作及同事;也許是我前段時間工作壓力太大,想通過懷念美好的事情來給自己減壓。
最近看了《士兵突擊》這個電視連續劇,感觸很深,人活著真好。劇中袁朗:“這里有些東西,你怕換了環境什么都沒了,是嗎”。許三多:“其實,其實我骨子里可笨了,每一次,換一次新的環境,我就跟死過一次似的。”
連長:“這是你的報復嗎,許三多;用我原來要求你們的東西來羞辱我,讓我每一分鐘都感覺自己是個沒用的人”;許三多:“你和我是倆回事,一個天上,一個地下,聊也聊不起來”。連長:“對,平行線永遠不相交嗎”。許三多:“班長走了,我傷心;七連改編,你傷心;這是咱們倆唯一像的地方”。
-----這些對話,讓我想到了自己每次換新單位的心情。
決定最后結果的并不是發生了什么事情,而是我們對發生的事情所做的反應。
人們并不是根據事實,而是根據自己對事實的看法而采取行動。
-----------丹尼斯。魏特利
有時你可能要面對一個重大的決策,并且感覺兩種選擇都會導致不良后果,這時,你會處于一種進退兩難的境地。在這種情況下,不要貿然行事,先要確認事實是否真如你所想像的那樣。
當你努力做出一個艱難的決策時,應該靜下心來考慮清楚,把自己的思想意識提升到更高的高度,這將對你大有幫助。記住,從什么角度看問題和看到什么樣的問題是同等重要的。
如果你發現自己正置身于一種看起來很緊急的狀況中,那么請停下來問問自己:“如果情況并不是我所看到的那樣呢?”這時你的態度和行為會產生怎樣的改變呢?你對事情的處理方法取決于你對當時情況的看法;你怎樣同他人相處取決于你怎樣看待他們的行為動機。
如果是你處于這種進退兩難的局面中,你會考慮哪些因素呢?你會兩害相權取其輕嗎?在關鍵時刻,當人們都要求你馬上決策時,你要先問自己兩個問題:1)如果我做出的選擇是正確的,結果會怎樣?2)如果我選擇錯了,結果又會怎樣?快速衡量一下各種選擇的最好結果和最差結果。如果實在沒有時間細細思考,你就必須依靠過去的訓練、經驗和直覺。畢竟,你要對自己的言行負責。這時候,你必須使自己保持冷靜。
我們對事實的識別能力可能常常會被情緒波動所干擾。只有當情緒穩定、頭腦清醒時,我們才能確定我們所感知的情況是否真實。所以,應該花點時間使自己靜下心來,仔細想想,然后對形勢進行重新評估,再采取行動。
有時,所有的選擇看起來都有風險,并沒有一個穩妥的選擇。不論我們做什么,都有可能會出錯。問題的關鍵在于,不論做什么,我們都必須接受這樣做的結果,無論是什么樣的結果。記住,你必須對自己的生活負責。日后當你回憶起當初自己所做的決定,能夠無所遺憾嗎?你的子女遇到同樣的問題,你會告訴他們說你的做法是最正確的嗎?你希望自己死后人們還記得你的所作所為嗎?
當你進退兩難時,鼓起勇氣。首先,花點時間來確認一下事實是否真的像你所認為的那樣。其次,要在有限的時間內迅速評估所有的因素。然后,你要弄清楚在做出決策前應該問自己哪幾個問題。接下來,如果在有限的時間內你無法獲得所有必須的信息,那就對現有信息進行分析,對于殘缺的信息,要根據事實和經驗做出合理的猜測。最后,根據你所受過的訓練和直覺做出選擇。
記住,生活中沒有不可破解的困局,只是要做出艱難的決策,在道德允許的情況下做出最明智的選擇。你必須對自己做出的決策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