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豆選購
想自己沖泡出一杯香醇的咖啡,除了沖泡的技巧和經驗外,最重要的就是要選購品質良好的咖啡豆。
一是要分辨咖啡販賣店的好壞。選擇會妥善保存咖啡豆的商店,把咖啡豆放在日曬處或骯臟的容器中都是不合格的,正確方法是放在冷藏盒中保存。信譽良好的咖啡店,通常對自己的產品及烘培法有一定品質,還可以從他們身上取得不少屬于咖啡的知識。
二是咖啡豆的選擇,其訣竅是:
聞: 新鮮的咖啡豆聞之有濃香,反之則無味或氣味不佳。
看: 好的咖啡豆形狀完整、個頭豐碩。反之則形狀殘缺不一。
壓: 新鮮的咖啡豆壓之鮮脆,裂開時有香味飄出。
色: 深色帶黑的咖啡豆,煮出來的咖啡具有苦味; 顏色較黃的咖啡豆,煮出來的咖啡帶酸味。
同時,還要注意咖啡豆的包裝是否完好,如果包裝袋有空氣透入,那么咖啡豆極易接觸到濕空氣而受潮,影響咖啡豆的品質。
外形的判斷
美味的咖啡,從其煎焙后咖啡豆的形狀即可知曉,當然不能有不良的咖啡豆混入,更要注意的是,正常的豆也會摻入優質的咖啡豆而造成妨礙,一顆能沖泡出美味咖啡的煎焙豆,首先必須是豆大肥美,而且均勻,其次是大小一致旦無色斑。這些是視覺判別的要點,如果細心看,應不難分辯出:
發酵豆,采收前掉落土中發的咖啡豆.發酸的異味,會對咖啡的美味造成莫大的影響。
死豆,又稱未熟豆,或受氣侯等因素的影響,發育不健全,煎焙后會產生煎斑,使咖啡有股青澀味。
黑豆,發酵豆,已腐敗,發黑的咖啡豆。因為是黑色,一眼即可與正常的咖啡豆區分出來。
蛀蟲豆,受蟲侵蝕的咖啡豆。
殘缺豆,可能是作業時卡到,或是搬運中處理不慎,造成咖啡豆的殘缺。會造成煎焙時有煎斑,且會產生苦味及澀味。
其他,殘留薄皮的豆,發肓不良的豆,干燥不完全產生酸味的豆,只有外殼的貝殼豆等等。
研磨時的判斷
充分地烘烤抽出水分后的咖啡可,才可沖泡出美味的咖啡,這種咖啡豆在研磨時即可判斷得知。良質的咖啡豆在研磨時會輕輕地發出沙拉沙拉的聲音,將手輕輕地搖的,咖啡的原始味即四溢。劣質的咖啡豆則會有喀吱喀吱的聲音,研磨時有種卡住的感覺。
卒取時侯的判斷
沖泡美味咖啡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嘆濾紙過濾卒取。而在沖泡卒取時,也有判別咖啡是否美味的方法,即在熱水中入時,粉未是否膨松地脹起,充分烘烤抽出水分后的咖啡在沖泡時,會有漂亮細致的泡沫膨松地脹起。
卒取后的判斷
咖啡雖然會因為煎焙程度與卒取方法不同使濃度有所改變,但美味咖啡的特點是在同樣條件下沖泡卒取出的咖啡液是清澄的。下面的圖透過卒取液能清楚地看見勺匙,而石圖的則是幾乎看不見。單單一杯得難分辯,但如果比較后,咖啡是否美味即可一目了然,一杯味美的咖啡,即使是三十分鐘過后,依然是色澤清澄,而且味道也不會改變。
從咖啡的口味與香味判斷
美味咖啡的酸味像柑桔類水果般的清爽,沒有強烈的酸味。苦味是柔和的苦味,沒有像煙味或焦味般的苦味。
從生豆的品質來判斷
之前討論了形狀,研磨階段,卒取時,卒取后,口味、香味各個階段,作為判別咖啡美味與否的重點,但這都是針對完全烘烤過的咖啡豆而言。烘烤前的生豆呈綠色,一般通稱(Green),如果生豆的品質不良,再怎么下工夫煎焙也無法沖泡出美的咖啡。生豆通常是在采收后二個月由產地輸出,這種該年的作物稱為New Crop。經過一年的稱為Past Crop。而經過更長時間的則稱Old Crop。咖啡豆是農作物,新鮮度自然會影響其味道。新鮮的生豆,可享受其各個品種的鮮明特性及具有活力的風味。如以稻米為例,如果長期放置,其原本的風味將隨水分的流失因而變淡。新鮮的生豆,呈現鮮綠的地分辯出。除了鮮度之外。不論何種品種,也應盡量選擇顆粒較大且無色斑的生豆。
咖啡豆的保存
購買到好咖啡豆后,保存方式也很重要。烘培豆的保存期限,在長溫下最久大約可放置2-3周,但盡可能讓它不接觸空氣,放在密閉容器中,若超過3星期以上的保存期限,最好放入冰箱中保存,用密封罐保存不但品質不會變,和剛出爐的豆子沒什么兩樣,(但前提是豆子需經過適度的烘培)。
每次取要飲用的份量來研磨,最好等要沖泡時才現磨現煮,不要一次研磨太多,因為成粉狀的咖啡粉與空氣接觸的面積增加,較易氧化或變質,這樣保證每次都可以喝到美味的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