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磚頭如果只有一面光,我們可以拿它來鋪地;如果有兩面光,我們可以拿它來砌墻;如果有三面光,可以讓它當一面。
這兩天,我的N個朋友和我自己,都遇到了如何對待同事的問題。
我想到一個考人處理公共事物能力的考卷中,常出現的問題:
你公司有個業務能力很強的老銷售,永遠能夠完成銷售任務指標,但是他不遵守公司紀律,比如遲到、早退、在辦公室吸煙;這時來了個新畢業的文員,就坐在老銷售旁邊,他對老銷售的行為不滿,并認為這樣會帶壞公司的風氣,來找你反應他的想法,你會如何做
A 讓文員作好自己的工作
B 解聘老銷售
C 規勸老銷售
D 解聘文員
得分最高的是A
對于為什么是A,我的理解是,每個人,都有很多面,單位需要考慮用它的哪一面,或者哪幾面。
比如老銷售,他業務能力很強,總是完成任務指標,那么他從公司拿走和他貢獻相符合的收入,是公司用他的一方面;同時他不關注團隊的氛圍和團隊成員的感受,因此沒有表現出他有帶領一個團隊的能力,因此,公司對他的任用,僅限于銷售能力一面,而他也沒有提升為銷售經理的機會。
而對于剛畢業的文員,如果第一顯示出業務能力,同時逐步展示出他的奉獻精神、協作精神、管理能力等,3年后,他的職位可能超過老銷售。但是今天,他的業務能力還沒有顯現,其他能力更無所察覺的時候,先跑出來對同事行為進行評議,并不是明智的做法。
對于基層員工,公司往往只用一面,就是業務能力。“聰明”在這個層面就非常重要,因為只有聰明,才能掌握業務技巧。
對于骨干員工和部門經理,公司會把業務能力之上的“德”看得非常重要。他對公司理念認同、對團隊協作的關注與付出的努力、愿意為團隊成員的成長付出自己的時間和精力、責任心與事業心…..
而對于主持一項業務的大經理,公司會再看他的第三面,是否有足夠的了解和足夠的資源、能否有足夠的魅力和技巧團結骨干員工和部門經理……
我們共同犯的錯誤是一個同事在一面極光,另一面完全不光的情況下,我們一相情愿地拿他去砌墻,結果大家都不舒服,甚至墻都有坍塌危險。
所以時間很重要,才可以看到一個同事的一面 兩面 三面
所以自我的修行很重要,需要不斷修行,才能磨光一面,再磨一面,再磨一面…..呈現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