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季都是留學高峰期,各類國際教育展扎堆舉行,今年也不例外:2006年國際教育聯展、第三屆北京國際教育博覽會、第七屆上海現代教育與出國留學展覽會、2006年陜西國際教育展……在這些展會上,海外院校想方設法地吸引中國學生,因而也能夠看出這一年留學市場的一些風向。那么,今年的國際教育展吹什么“風”?海外院校有什么新“招”?留學市場又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動向?
國際教育展:三大動向值得關注
梁杰 嚴峻嶸
院校參展集團化在近期舉行的諸多國際教育展上,法國、德國、澳大利亞、韓國、新加坡、荷蘭等國家的院校都組團參加,以“集團軍”方式亮相已成為一種“風尚”,而且,組團規模越來越大。從近日舉行的“第七屆上海現代教育與出國留學展覽會”的情況看,美國教育展團這次有20多家高等院校參展,其中不少學校都是首次來到中國,如Detroit Mercy大學、Foothill and De Anza學院、Santa Clara大學等。而在日前開幕的北京國際教育博覽會上,20余所韓國知名高校“重裝上陣”,如漢陽大學、梨花女子大學、全南大學等,成為展會的一大亮點。此外,參展的國外國家級教育機構也有增多趨勢。英國駐華使(領)館文化教育處、美國教育基金會、荷蘭高等教育國際交流協會(NUFFIC)、愛爾蘭國際教育委員會(IEBI)、澳大利亞駐華使館教育處(AEI)與國際開發署、新西蘭駐華使館商務處等,都曾在各種國際教育展會上亮過相。
澳大利亞教育國際開發署的惲小姐告訴記者,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外院校來中國參加教育展,院校單槍匹馬參展很難突出優勢,而由國家教育機構組團參展,強大的陣容,集體亮相的方式,能有效提高院校的受關注度。據業內人士預測,國外院校集體組團參展,將是今后國際教育展的一種趨勢。
留學服務多樣化記者在采訪現場發現,無論是國外院校、教育機構,還是一些專業服務機構,紛紛推出各種留學服務,為打算出國深造的中國學生提供更多便利。
在“第七屆上海現代教育與出國留學展覽會”上,美國教育基金會與美國駐上海總領事館分別舉辦專場講座,介紹簽證辦理、名校申請等情況。很多國外院校甚至將面試會搬到展會現場,校長或校方招生代表親自坐鎮,現場面試與評估,并當場錄取優秀的申請人員。因此,業內專家建議,國內學生在參加國際教育展時,最好備齊畢業證書、成績單、英語能力證明等材料,以便參加院校的現場面試,獲得當場錄取的機會。
銀行、語言培訓中心等一些專業服務機構,如也積極參加各類國際教育展,為有意留學的人員提供經濟擔保、貸款、語言學習等方面的咨詢和服務。例如,在“第七屆上海現代教育與出國留學展覽會”上,中國銀行推出了一攬子金融服務計劃,留學人員只要提供相應的證明資料,所有的后續金融服務將由中國銀行一手包辦。
留學選擇理性化從近期幾場國際教育展的情況看,最受關注的留學國家依然是英、美、加、澳等一些老牌“勁旅”。由于這些國家開放留學市場時間較早,名校集中,專業齊全,而且相關配套服務也較完善,因此,盡管這些國家的留學費用一漲再漲,仍是中國學生出國留學的主要選擇。各國有關部門的數據也顯示出同樣的情況:美國教育基金會的數據顯示,2005年春秋季入學的中國學生獲簽率為87%;在澳大利亞,中國內地學生達6萬人,居在澳外國學生人數的首位;來自英國總領事館文化教育處的信息,與去年同時期相比,今年中國學生赴英留學的人數增長超過31%,簽證成功率達到86%。
盡管中國學生對留學國家的關注度較為集中,但在專業選擇上不再單一,留學行為日趨理性化。上海中智國際教育咨詢公司的留學顧問告訴記者說:“以前留學者關心那些與高薪職業有關的專業,商科、金融、IT等專業非常熱門,但如今留學者更多的是從自身的愛好及該專業長遠的發展趨勢出發來考慮,選擇上開始關注工程、建筑、生物等應用性學科。院校排名依然是留學者關心的重點,但出發點有所不同了,不再是單純想依賴學校的知名度找到好工作,而且是覺得排名靠前的院校,其教育質量與教學管理相應更好,留學質量更有保證。”
出處:人才市場報 2006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