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2011-10-20 23:43
冰浪 閱讀(369)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產品設計
前段時間參與了一個陌生交友類應用的設計工作,但因某些原因,產品項目遲遲未能落地。現對之前所做的工作做一個思路上的整理。旨在與大家共同探討。
陌生交友類應用要解決的最核心的兩個問題是:內容和互動。 陌生交友類應用屬于SNS,SNS是一個去中心化的社區(qū),SNS中的內容都由用戶自身來創(chuàng)造。在大部分情況下,內容是產生互動交流的基礎,大部分的互動都需要基于內容上的觸發(fā)。而在用戶互動交流中,又激發(fā)了用戶產生了內容,即UGC。總的來說,UGC和互動是相互依存的,UGC推動用戶間互動交流的產生,而互動交流間又必然產生UGC,兩者是一個統一體,不可分裂。
與熟人關系網絡不一樣,陌生人間的交互更為困難,需要有一個良好的機制去促進用戶間的互動交流。首先最根本的便是內容建設,而且是較高質量的內容。陌生人一般不會對別人“今天中午吃了什么菜”這樣的生活瑣事感興趣,像這類的話題內容很難激發(fā)陌生用戶間產生互動。當然,大部分用戶是不會刻意去注重發(fā)表什么內容的來激發(fā)他人對自己產生互動交流的,或者根本就想不到。因此,對于UGC,應用需要刻意去引導用戶創(chuàng)造自己有價值的內容,這才是內容圍繞的核心。
對于交友類應用,交友是重點。而對驅動用戶交友的根本動力是對另一個用戶產生興趣,興趣的產生無非就是對這個用戶存在一定的了解,而不管是很表面的了解或是深入的了解。所以,內容引導的關鍵首先在于對用戶自身信息的挖掘,幫助和引導用戶建立起自己豐滿的個體形象。
深入挖掘用戶信息,除了用戶的基本資料,如相貌(照片)、年齡、身高、學歷、職業(yè),城市等之外,還要盡可能地各種方式表現出用戶的個人形象。如利用“標簽”表現用戶所屬的個性群體,如“小蘿莉”、“外貌協會”等。還可以通過設置一些能充分展現性格、愛好、愛情觀,家庭觀等方面的問題。在設計好一系列的基本內容項后,同時還需要設計一系列的激勵機制,通過限制用戶行為來推動用戶完善自身信息內容,盡可能地讓用戶貢獻內容。因為人通常都有懶惰性,能不做的事盡量不做。
除了體現用戶自身形象的基本信息資料外,還需要一些更為“動態(tài)”的內容來展現用戶“活生生”的一面。如“每日心情”、“生活點滴”等。此類內容需要用戶經常更新。正是這些動態(tài)的內容吸引著用戶,特別是用戶對他所關注用戶的動態(tài)有更強的吸引力,也最終形成用戶粘性。就像QQ空間一般,我們經常打開空間,除了看與自己相關的社交內容外,更多的是看好友間的動態(tài)。這就是用戶每天打開QQ空間的強大驅動力。
SNS的精髓在于開放和聚合。而聚合其它平臺的內容到自身應用中則是一個最為簡單方便,也是更為友好的方式。如微博平臺,將用戶的微博內容引入到應用中,成為UGC的一種捷徑。利用微博信息引入,快速地豐富SNS用戶內容,同時也解決了用戶間內容關注點的問題。對于這種方式,應用自身要做好工作便是針對引入的內容建設好周邊的互動能力,無縫接合,形成內容-互動-內容的良性社交閉環(huán)。
陌生交友類應用要解決另一個核心問題便是互動。前面也說過,陌生人要產生交互更為困難。而手機應用上的UGC更不可能產生高質量的內容而引發(fā)討論、評論。因此,僅僅因為內容而引發(fā)能動性的互動是不現實的。內容是促進互動的基礎,而互動行為的激發(fā)和推動卻需要更為簡單、直接的互動機制或者方式。如“形象打分”、“拋媚眼”、“送禮物”等。這些互動元素都能很快速地得到對方的關注,并進一步促進互動深度,最終完成交友過程。這種互動方式比開心網的社交游戲互動方式更為簡單直接,更有效。
互動的過程又產生了內容,內容又持續(xù)地引發(fā)互動,這便形成了良性社交閉環(huán)。
值得一提的是,內容和互動既然是陌生交友類應用的兩大核心,那在產品信息架構設計中處于核心的位置,必須讓這兩者很直觀地呈現在用戶的關注視線中。并時刻提醒用戶有內容更新,有互動請求等。讓這些信息與用戶間建立相關性,提高用戶的活躍度,最終形成用戶粘性。
對于產品盈利模式,這個也比較清晰。最簡單的便是“禮物”等虛擬道具的出售。當然,最好是能建立起完善的經濟系統和用戶等級成長體系,這將對內容,互動,營收都將產生最有效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