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2011-09-02 12:42
冰浪 閱讀(1117)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產品設計
奇虎360推出的移動社交通訊應用“口信”,目前已啟動公測。口信與騰訊微信,小米科技的米聊類似,都是一款基于手機通訊錄的跨平臺、跨運營商的即時通信軟件,其實說白了,就是一款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手機短消息軟件,所以相對于手機短信而言是免費的,只需要消耗少量網絡流量。
口信在產品功能上與同類產品沒有太多的差異,同樣基于手機通訊錄好友匹配,自動識別好友。信息類型上同樣支持文字、圖片、語音內容。與360瀏覽器類似,口信同樣打出了安全牌,提供了手機通訊錄的云備份,將用戶的數據安全地備份在360公司的云存儲空間,同時提供防盜備份等功能。另外口信還支持通過新浪微博查找好友。
微信后于米聊推出,但推出之后就火速占據了大量的用戶,目前活躍用戶數已超過500萬。騰訊本就是即時通訊行業的領導者,7億QQ用戶基數和騰訊QQ、QQ空間、騰訊微博、朋友網等成熟產品的整合推廣,成功阻擊了米聊。而米聊先發,也占據了一定量用戶,據小米科技商務經理劉派透露,截止6月底,米聊注冊用戶數已達到300萬,月增長速度達50%。作為后來者口信,拿什么跟微信,米聊競爭?
大打安全牌?對于即時通訊業的集大成者騰訊,通訊安全并不是障礙。對于大部分用戶而言,騰訊的形象還是值得信賴的。因此利用安全牌并不能使口信像360桌面瀏覽器一樣占據用戶的手機桌面。
支持新浪微博用戶查找?微博作為一種社會化松散用戶關系的信息分享、傳播以及獲取平臺,其上用戶關系是弱化的。大部分用戶將微博作為一種快速的信息獲取渠道,對于關注的人根本就不認識,也沒有動力去通過即時通訊的方式跟之溝通。同時,即時通訊是一強交互的交流方式,需要雙方都存在溝通動力,而對于大部分的單向關注關系,此方式是不現實的,也是沒有必要的。大部分用戶微博用戶關系與現實真實好友關系的重合度是很低的。因此通過微博渠道獲取即時通訊用戶的做法,也不能成為口信的競爭力。退一萬步,就算這有競爭力,這能比得過同時擁有主流微博平臺的騰訊嗎?對于同樣希望擁有IM產品的新浪,口信更不可能與新浪產生更為深入的合作。新浪微聊的推出就是例證。
沒有量級用戶獲取方式,沒有獨有強安全功能需求,既然如此,那口信到底該怎么辦?
讓我們先來聊聊一下微信,微信最吸引筆者使用的功能,不是什么免費消息,而是QQ離線消息。因為這功能的存在,讓自己能保持一種灰度在線狀態,不錯過任何QQ消息。除了QQ離線消息,還有QQ郵箱提醒,騰訊微博私信,好友推薦消息。這才是微信的亮點功能,延伸產品線,打通產品線,在擴展新產品的同時也增強了原有產品的用戶粘性。QQ消息和郵箱已經成為現在主流的在線通訊方式,再結合手機端,就基本上打通了桌面與移動端的信息溝通需求,而微信便承載了這樣的使命。這也是騰訊產品間相互關聯所產生的強大用戶驅動力。
Kik類應用推出的初衷就是為了替代手機短信,成為基于互聯網的移動信息中心。對于手機短信,除了親朋好友間文字溝通外,還作為接收各種消息的渠道,如中國移動(電信運營商)的月結扣費短信,天氣預報短信,銀行賬目通知短信,商家優惠或服務信息,當然還有各種各樣的垃圾廣告短信。而微信以“消息插件”的形式將QQ、郵箱、微博的消息給連接起來了,形成更具有競爭力的Kik類應用。
微信將騰訊內部產品線打通,成為各通訊類產品的移動消息終端。對于此,讀者是不是想到了些什么?
是開放!微信打通自身產品,為內部開放。而口信需要做應該做的是向外部開放,全面開放。這是口信替代手機短信的必經之路。手機短信以手機號為唯一ID,通過手機、短信貓等短信發送設備及短信端口向手機用戶發送短信。這就使得各種機構企業和商家得以實現與用戶間的消息互動。而這也為電信運營商從中獲取了大量的收益。口信開放,就需要將互聯網接口開放出去,實現以口信ID為身份標識的消息發送、接收。也就是開放出HTTP方式的消息發送,接收接口,全面對接互聯網。讓更多的商家進入,從而替代傳統的高成本的手機短信,以低成本甚至是免費的方式實現第三方信息的推送。
而對于第三方使用短信成本的降低而讓利于用戶,而促使用戶接受此種消息方式。如銀行通知短信業務通常是需要收費的,如果這種方式免費了,或者更低,用戶使用的意愿就更大了。而對于手機短信中大量的垃圾短信問題也可以解決,用戶手動將此用戶加入黑名單,就輕松地拒絕了此商(用)戶消息。
對于口信的運營商奇虎360,在手機短信這一塊就替代了電信運營商的角色,也因此產生了相應的贏利模式。通過對第三方接入客戶提供增值服務實現業務營收,進一步推動產品發展。
當然,微信同時也可以在此思路上前進,機會是均等的。其實,最有優勢的應該是中移動,因為電信運營商的角色可以將短信和互聯網消息間的隔閡撫平,實現無縫對接,這是題外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