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時音樂勿打擾 研究稱一心確不能兩用(圖)
|
◇字體:[大中小]??發表評論 |
來源:北京晚報(06/07/27 07:30)? |
一心不能兩用
許多孩子都喜歡一邊聽音樂、一邊學習,家長對此并不贊同。美國科學家7月24日發表的觀點對家長們是一種支持。文章指出,一心多用與專心致志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學習方式,不僅過程不同,而且效率迥異。受其他事物干擾時,人對所學知識往往掌握不牢,導致日后運用困難。
人類主要有兩種學習方式
敘述性學習
人類在進行敘述性學習時,大腦記憶儲存區十分活躍,能夠比較牢固地掌握所學知識,以便日后靈活運用。例如,你把電話號碼背下來,必要時能隨時隨地說出它,這就是敘述性學習。
習慣性學習
而習慣性學習則是一種“耳熟能詳”的學習方法。例如,如果別人在你面前反復提到一個電話號碼,你就會對它有印象。雖然你不能說出具體數字,但能在電話機上撥出完整號碼。
敘述性學習顯然比習慣性學習更具優勢,因為使用習慣性學習方法獲取的知識,只有在特定情況下才能被激活,不能隨時使用。除了過程和成效不同,敘述性學習和習慣性學習還是兩種互不兼容的學習方式。在某一特定時刻,只有其中一種方式起作用。
“三心二意”效率低
通過對14名受試者進行腦成像研究,專家發現,當專心致志、集中全部精力學習時,人一般使用敘述性學習方法。而一心多用、分神同時處理多種信息時,則多數使用習慣性學習法。
實驗分為兩個部分。首先,在沒有任何干擾的環境中,研究人員向受試者反復展示一些天氣特征,要求他們推斷相應天氣類型。然后,研究人員播放音樂,要求受試者在做天氣測試的同時,數出音樂中高音的數量。結果顯示,雖然受試者能在音樂干擾下答對天氣名稱,還能給出正確的高音數量,但他們在一心二用狀態下掌握新知識的程度比專心致志時低很多。
專家提醒家長,雖然現代人有必要掌握同時做好幾件事情的能力,但孩子在學習新概念、掌握新知識的過程中,任何讓他們分神的事物都會產生不良影響,可能損害孩子的學習能力。
不同解讀
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克里斯·梅霍恩博士認為,這項實驗證明,受到干擾時,人依然能履行本職,吸收相關知識,但學習效果較差。梅霍恩說,習慣性學習的妙處在于:有時你會驚奇地發現,自己其實并不是對手頭任務一無所知,雖然連你自己都很迷惑這些知識源于何處。
梅霍恩同時承認,習慣性學習會產生不良影響。例如,人們在無意識情況下獲得的某些知識常為當時環境所扭曲,但并未得到妥善處理。這些知識存在于人的潛意識中,構成錯誤“直覺”,導致未來作出錯誤決策?!∽T年瓊(新華社專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