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羊群慵懶地臥著,牧羊人要去放羊了,拿根木根在羊圈頂上輕輕敲幾下,吆喝幾聲“起來了!起來了”,羊陸續地爬起來,從開著的羊圈門口魚貫而出。牧羊人提著羊鞭,在后面驅趕著、催促著、約束著在狹窄的鄉間小路上去往放牧的目的地。中間偶爾有行人或自行車通過,牧羊人會提前緊走幾步,將羊趕往路的一邊,好騰出一塊路使行人通過。
目的地到了,牧羊人將羊群趕往溝渠,任羊群沿著溝沿食草,才悠然點上一支煙,煙霧繚繞升上半空。 驀然,領頭羊踅出溝渠,向麥田飛奔,羊群緊隨其后,牧羊人趕忙扔掉煙卷,飛奔出去,趕在領頭羊前面,掄動羊鞭,將羊重新又趕回溝渠。在一天中,這樣類似的驅趕可能要重復好多好多次,直到黃昏夕陽西下,牧羊人又在后面掄動羊鞭,驅趕著貪吃的羊群回到羊圈。
年復一年,日復一年,牧羊人始終如此,羊群是他最親密的伙伴。
這個故事提示管理的本質不在于制定完善的制度然后坐享其成。 紙面上的條文只是管理的標準,領導者的行動力和執行力才能真正使制度發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