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程序員常常為不會說話而煩惱,那不如先去學會傾聽。造物主給我們兩個耳朵,一個嘴巴,或許就是暗示我們要多聽少說。能夠很好的傾聽,引導對方把他自己希望表達的內容表達出來并獲取自己一方所需要的信息,是一個看似簡單其實頗具挑戰性的實踐能力。?
首先應該認識到,良好的傾聽是解決問題的一個重要開始。在軟件開發中,首先是獲取客戶需求,作為信息接收得一方,需要良好的傾聽能力。當客戶發現他說的內容并沒有被真正理解和接受的時候,會感到不安和不滿,更嚴重的是明明沒有聽懂卻作出一副聽懂的樣子迷惑了客戶,結果作出的東西根本不符合要求,這種失敗的例子并不少見。?
那么如何才能進行良好的傾聽呢?與其去尋求一些傾聽的技巧不如先從最最基礎的細節做起,細節做好了自然而然也就掌握了傾聽的技巧。?
●?????傾聽的表情從微笑開始?
微笑的人給人以好感,所以要讓人對你有好感的話,不妨先微笑對人。用軟件行業的行話來說,就是把傾聽時的缺省表情設置為微笑
。當然了,隨著對方表述內容的不同,表情是應該不斷的變化的。?
●?????點頭?
說話人的行動很容易受到聽眾的影響而變化。如果聽眾對自己講話表現出完全不感興趣態度,那么說話人的信心和積極性就會受到打擊。所以,作為一個會傾聽人,應該傳達給說話者這樣的信息,就是我正在津津有味的聽你在說話。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點頭。即使不完全同意對方的觀點也應該點頭,這不是諂媚,而是告訴對方我聽懂了你說得話。?
●?????贊許?
對說話人最大的褒獎就是聽眾都同意他所說的話。所以,如果真的覺得對方說的很對,不要吝嗇,把你的贊許通過你的眼神和態度表示出來吧。?
●?????疑問?
???????如果說話人的傳達的信息你不能馬上理解或者存在疑問,那么也不用客氣,表達出來。雖然多少會打擊對方的情緒,但是同時也告訴對?
方你是在認真傾聽,并且特別希望理解對方的意思。?
???
???好的傾聽必然伴隨著好的發問,記得小時候老師常常告訴我們,不要羞于問問題,因為能問問題的學生才是聽懂了課的學生。日語里面把聽和問都用漢字聞來表達,我想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下面介紹一下發問時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要明確問問題并不可恥
有很多人會覺得問別人是一件讓人不好意思的事情,因為會讓人覺得自己能力不行。這是完全錯誤的,問問題并不是說明自己不行,而是為了更好的解決問題而進行的信息收集,所以,不要害怕和退卻,大膽的問你想問的問題吧,然那些嘲笑你的人見鬼去。?
●?????自己的發問得不到對方的回答這種情況也經常出現
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在問問題的同時也把對方應該回答這個問題的理由說明一下。一般來講,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說明。?
??問題意圖的說明?
有時候為了消除對方的疑問和不信任感,必須向被詢問一方說明我為什么要向你詢問這個問題,不妨同時有禮貌的請對方騰出時間來回答這個問題。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告訴對方我問這個問題是為了對方的利益著想,這樣對方也會很認真的來回答你的問題?
先調查后發問?
對方和你一樣,工作也很忙。所以,問問題之前,盡可能的自己多做一些調查,將自己需要問的內容具體化。讓對方覺得你并不是一味等著人來教你,你自己也主動學習了很多,當然有不明白的地方,就需要對方來解答了。這種時候,大部分人都很樂意幫助你的。?
顯示關心?
???交流的過程中也有不順暢的時候,這時候不妨對對方的情況顯示一下關心,詢問一下對方工作中遇到的不快,和他們聊聊工作的辛苦,贊許一下他們的長處。從人的心理角度出發,很多人都喜歡將自己的辛苦和得意之處跟別人說,不妨借用這個來讓你們的交流更順暢。?
●?????想得到具體的回答,就需要問具體的問題。?
問一個比較抽象的問題,對方往往不知道應該怎么回答,即使勉強回答了,答案也未必是你所需要的。所以問題越具體越好。所謂具體就是把該問題的前因后果以及關聯的信息都提供給對方,這樣對方才能作出比較滿意的回答。?
●?????預先判斷?
??問對方問題的時候,應該對對方會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做一個假設和預先判斷。這么做的目的是讓自己的問題更加明了,讓對方更容易回答,同時還可以隨時判斷對方的回答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如果不是,還可以進一步發問。?
??
最后,說一下問問題分為閉式發問和開式發問。?
◆?????所謂閉式發問就是需要對方回答?YES?或者?NO?的問題。?
優點?
???問題意圖明確?
???對方不需要過多思考?
缺點?
???發問方要做很多工作,將問題具體化?
???對方選擇的余地變小。?
◆???????所謂開式發問就是不能僅僅回答?YES?或者?NO?的問題。?
優點?
????不用過多考慮問題的細節。?
????對方選擇的余地很大?
缺點?
????容易導致所答非所問。?
????給對方以思考的負擔?
????有時對方會無法回答。
馬嘉楠
jianan.ma@gmail.com
posted on 2006-08-28 11:16
馬嘉楠 閱讀(268)
評論(0) 編輯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