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奧運會——中國全面崩潰
草庵居士
有很多讀者不斷地來信問我:你在哪家大學學習的經濟學?導師是誰?你為 什么總是蔑視國內的經濟學者。
其實,我并沒有真正系統地學習過經濟學,我讀的是工商管理。但我覺得大 學對人只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但并不能決定人的一生,一個人的最終發展并不絕 對地依賴大學教育。我對經濟學的理解和認識完全來自業余愛好,甚至是日常生 活。至于說我偏向某種理論,那只能說我對經濟學的愛好和理解是建立在我個人 對心理學和哲學的愛好之上。關于我對大陸經濟學者的藐視,完全是誤解,大陸 的經濟學者有著從充分的學識,也經過了良好的訓練,他們的知識和見識遠高于 我這個經濟學愛好者。但我所鄙視的是大陸經濟學者怯懦和搖擺,盡管大陸學者 有著良好的知識和分析能力,但更多的是放棄了自己的良心和一個經濟學者的道 德。舉個例子來講,不久前,格林斯潘講了幾句關于大陸匯率的話,結果這幾句 非常含糊的話就被大陸經濟學者片面的引用,成為了格氏認定人民幣非要貶值的 理論根據。當時我看到大陸學者如此引用感到非常的可笑,于是在大陸的一個著 名經濟論壇上發帖說明,結果還引來一位網友的激烈反駁和譏諷。為此,我在上 篇文章中特意提到這件事情,并強烈的質疑大陸經濟學者片面理解引用格氏講話 的意圖。結果如何呢?在短短的一周之內,國內的經濟學者風向果然大變,人民 幣貶值之事尚未辯論明白,馬上就將思想和主題轉移到了“中國面臨經濟通貨膨 脹”的議題上去了。并有報道說:□□上層非常重視未來的通貨膨脹問題。同樣 的經濟學者,一周之前高唱中國經濟一片大好,人民幣面臨升值壓力,一周之后 又根據格氏的講話將自己的觀點轉向了中國經濟面臨通貨膨脹的巨大壓力,人民 幣面臨著巨幅貶值。各位讀者可以看一看,這樣的中國經濟學者如何讓我佩服? 如何不讓我蔑視?
有一些讀者認為我的文章是在詆毀中國,懷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也有些讀者 認為我看問題片面激進。其實,看經濟問題必須要看整個社會,看問題必須要全 面,如果單一的看經濟數據,往往會給人以錯覺。我寫文章使用一些激烈的語言 完全是為了提高文章的可讀性,以引起各界的重視。任何經濟學者或經濟愛好者 的研究都是為了社會,經濟理論也是為了能讓人更好地掌握未來,在經濟學中, 準確預測并不是最重要的,但更重要的你是否能解釋日常經濟生活,能否能預測 到未來的大致方向,這樣一來就可以提前使用必要的手段來阻止未來的浪費的損 失,這才是經濟學研究的主要課題。
其實,判斷一個國家是否會崩潰很簡單,主要看四個問題:
1.金融是否穩定。
?。玻髽I是否有競爭力。
?。常鐣欠穹€定。
?。矗嗣駥φ欠裥湃?。
如果我們能從這四個方面進行一些詳細的分析,我們不難準確的判斷出這個 國家所面臨的問題。無視這四個方面的問題,這個國家必然會逐步走向崩潰。
或許有些讀者會認為我這篇文章又在語出驚人,故弄玄虛。但,我想請各位 讀者在讀過這些分析和數據之后就會有自己的判斷。事實往往隱藏在假象之中。
胡溫政府上臺之后,□□□先生在今年三月十八日講:中國四大國有銀行不 良資產率是25% ,國有銀行去年的不良資產下降了3% ,不良資產降低到了目 前的一萬八千億元,整整降低了四百六十多億元。從表面上看似乎成績非常巨大, 而□□媒體也整天以這個數據來說明中國金融改革的巨大成績。并推斷說,按照 這個速度,大約在三年內,也就是按照WTO規定,中國全面開放金融領域之前, 中國國有銀行的不良資產完全可以降低到15% 以內,中國的國有銀行完全有能 力抵擋海外銀行的沖擊。
但是,當我們從另一個側面看中國數據的時候,我卻又感到了深深的不安。 根據中國四大銀行自己公布的經濟數據看:工商銀行使用了三百八十一億元的利 潤填補不良資產,建設銀行使用了三百零一億元,農業銀行使用了八十四億元, 目前飽受抨擊的中國銀行則動用了三百八十一億元,占銀行全年利潤的92% 。 四大國有銀行在2002年為消除不良資產而投入了高達一千一百二十七億元人 民幣,全國百姓人均94元人民幣。各位看到這個數據先不要生氣,最重要的問 題還在下面,這就是既然四大國有銀行拿出了1127億元來消除壞帳,但溫家 寶總理怎么會說只消除了460億元人民幣的壞帳呢?難道是□□□先生說謊了 嗎?其實,□□□先生并沒有說謊,真正的原因是,中國四大國有銀行在消除4 60億人民幣壞帳的同時,一年內又增加了700多億元人民幣的新壞帳,新增 加的壞帳竟然接近于消除的壞帳的兩倍。各位讀者,你們覺得可怕嗎?但更可怕 的是,2002年是中國經濟發展最好的一年,無論是國際環境,還是國內環境 都是中國改革開發的二十年來最好的一年,企業的經濟效益也是最好的一年。在 這樣好的環境下,中國的企業和銀行竟然還出現如此大的不良資產,你說這不可 怕嗎?
在兩年前,我寫了一系列文章評論中國加入WTO問題,我指出:中國目前 加入WTO的時機并不適合,已經錯過了最佳的加入時機,中國大陸為了解決政 治問題而對中國百姓說謊,在政治上不進行改革和準備,在經濟上毫無準備地簽 定WTO協議。造成了未來中國經濟崩潰的可能。今日的中國金融界正是這個問 題的最具體,最危險的體現。我一直強調:中國經濟上的最大的問題不是企業, 也不是生產,而是金融,最根本上的是政治體制。
按照WTO協議,中國還有三年就要開放金融。在國際金融界平均的存貸差 (也就是銀行的毛利潤)只有1. 5% -2% ,而中國大陸的銀行是3. 5% - 5. 5% ,是國際通行標準的兩三倍。三年后,根據WTO協議,中國金融開放 之后,中國銀行面臨著強烈的競爭,如果大陸銀行全部按照國際通行的標準進行 存貸業務,那么企業和個人有誰會放著低息貸款不要而要大陸國有銀行的高息貸 款?如果按照國際通行的標準進行存貸業務,中國大陸國有銀行還能贏利嗎?還 如何從利潤中拿出一千億元人民幣來沖洗壞帳?在未來,大陸銀行業所面臨的沖 擊是非常巨大的,而且是非常危險的。
或許有人會說:中國銀行遍布全國,有豐富的經驗和信用,也有巨大的人力 資源。其實,談這些問題都是在浪費時間,這些觀點都沒有任何可以說服人的根 據來支持。我早說過,金融業是世界上投資最小,收益最大的行業,只要你有實 力,任何時間進入一個國家都可以很快地取得實效。一家銀行或金融機構有要想 進入中國,只要能有租辦公室的錢,在加上一些辦公設備和費用,幾十萬元人民 幣就可以在中國的任何一個地區建立一個儲蓄所或分行。人力資源也只需要拿出 高薪和獎勵辦法,就可以將大陸國有銀行中經驗豐富的信貸主任們挖走,年薪百 萬人民幣對與海外銀行而言,那簡直是小菜一碟。金融行業外的人士可能并不清 楚,在海外金融界,每個企業中的核心人士大約只占5% ,而這5% 的人決定著 這個企業的興衰,其薪金也占這個企業全部薪金的60% 以上。海外金融界進入 中國,只要利用高薪和福利制度將中國金融界的這少部分精英挖過來,中國金融 界就會馬上出現雪崩現象。大量的客戶就會隨著這批精英轉向海外金融機構,更 何況海外的金融界有著更多,更好的經驗和實力。而人民幣業務對海外金融界的 開放,更是對中國國有銀行的一大沖擊,諸如,美國銀行,花旗銀行在全球擁有 無數的分行,而大陸四大國有銀行卻不具備這個優勢。國內客戶只要將自己的儲 蓄存進開辦人民幣業務的海外金融機構,這些個人就可以使用這些海外銀行的儲 蓄卡和信用卡在全球提款和消費。中國的外匯管制也就會名存實亡。當中國居民 在海外消費,借貸了海外金融機構的金錢,中國政府總不能不讓海外放款機構向 中國百姓討還借款吧?從另一個角度上看,根據中國四大國有銀行自己公布的數 據顯示,國有銀行的贏利全部來源于中國東部沿海城市及少部分的優質客戶。盡 管國有銀行號稱在大陸擁有十萬個分行,但內地的分行中卻有80% 是虧損的。 真正贏利的不足20% 。海外銀行根本就不需要在大陸內地開設分行,只需要在 主要城市中開辦一家分行,就完全可以在大陸的金融界引發地震。中國大陸目前 的儲蓄額高達八萬億,但海外金融機構只要將一萬億儲蓄吸引走,中國的國有銀 行就會全面虧損,所謂的自救就會成為一個空話。難道中國老百姓就真的傻到只 認中國銀行有信用,而不認為海外銀行有信用嗎?
有人曾問我:你說中國經濟會崩潰,什么時間會崩潰?其實,這個問題只要 看中國銀行業就能知道。2005中國金融開放,按照過去的經驗,海外金融機 構在一個國家金融開放之后的三年才能真正進入這個國家的金融行業,我們無論 從南美的巴西,阿根庭還是亞洲的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都可以看到這點。在 這三年中,有實力的海外金融機構基本都可以站住腳根,沒有實力的也會知難而 退。這些有實力的金融機構之所以能站住,就是因為他們在三年的時間里已經爭 取到了大量的優質客戶。以我保守的估計,到了2008年,海外金融機構將爭 奪到兩萬億美元的儲蓄存款。而這個推測的根據是由海外獨資及合資企業在中國 經濟中所占比例而來,一旦海外金融機構進入中國,這些優質客戶就會“重返家 園”,回到海外金融機構的懷抱。中國國有銀行的壟斷就會被打破。而中國國有 銀行因為優質客戶的流失,國內居民的高額儲蓄就會成為嚴重的負擔,虧損日益 嚴重。金融機構失去了流通性就會逐步走向滅亡。這個時候,危機就會累積到了 極點,國有銀行因為失去了優質客戶就要降低息差來爭取客戶,降低息差就意味 著利潤降低甚至是消失。而到了2008年,中國召開奧運會,各項開支巨大, 低效率的奧運投資無法盡快收回,銀行壞帳巨幅增加。這樣的結果就會對中國的 國有銀行產生真正的危機。人民的信任就會喪失??v觀世界各國的經濟危機都是 在這種情況下發生的,在短短的一周之內摧毀整個國家經濟。而目前中國賴以生 存的“國家信用”也會蕩然無存。事實上,發生亞洲金融風暴的時候,無論韓國, 馬來西亞和泰國的領導人都在使用“國家信用”來挽救本國經濟,但最終的結果 是“國家信用”全面破產,無一不是遭到了失敗。畢竟,在百姓心中,百姓個人 的利益要遠高于國家利益。各位能指望中國百姓象韓國百姓那樣的民族在遭受經 濟風暴之后出現個人捐獻金銀財產挽救國家經濟的現象出現嗎?相反,我更相信 中國百姓會漏夜排隊去銀行擠兌,提出人民幣去兌換美元或黃金,誰愿意讓自己 辛苦多年的儲蓄成為廢紙?而這種雪崩現象的出現絕對不是幻想,而是實實在在 存在的事實。這種經濟現象一旦發生,中國社會必然就會出現一種更大的混亂, 更可能導致中國的崩潰,而未來的中國能否得到拯救這又是一個難以預料的問題。
曾有一位讀者給我來信問我:你說的中國國有銀行的隱藏的壞帳很多,你數 據的來源于哪里?難道是中國不向世界公布而只告訴你嗎?其實,回答這個問題 很簡單,我們可以看看一筆帳就知道大陸銀行隱藏的壞帳有多么巨大。按照常規, 一個企業發行債券是需要有實際資產來支持的。你有一百元的財產才可以發行一 百元的債券。但在大陸就有個奇怪的現象,一個企業只有十元錢,但他卻可以發 行一百元的債券,而且是政府保證的債券。
各位讀者可能記得我曾在以往的文章中提到過中國設立了四家國有資產公司。 當時的□□□先生高興的宣布:國有銀行的壞帳一萬四千億元人民幣將全部轉到 四家國有資產公司中。國有銀行將輕裝前進?!酢酢跸壬恢v了一個方面,隱藏 的另一面沒有講,這就是,在中國政府財政部的主持和支持下,四大國有資產公 司馬上發行了一萬四千億元人民幣債券,然后將這些債券又賣給了四大國有銀行, 從帳面上看,四大國有銀行減少了不良資產,而且又增加了有利潤可以回收的債 券,整個經濟層面轉變很多。但實際情況是如何呢?四大資產公司沒有一分錢, 接受的一萬四千億元不良資產連百分之十都沒有收回來。先不說中國政府自己違 反法律濫發債券,僅中國國有銀行接受的,根本就無法兌現的一萬四千億元人民 幣債券就根本是百分之百的壞帳。但這筆壞帳竟然冠冕堂皇的以正常資產出現在 各個國有銀行帳面之中。而作為這些債券的支付人——中國財政部更是大言不慚。 各位需要知道的是,中國去年的財政收入是創造歷史記錄的,其收入不過是一萬 七千億元人民幣。各位算一下就會知道,這一萬四千億元人民幣占了中國一年財 政收入中的多大比例。這就是中國金融界隱藏的壞帳之一,但各位讀者不要心驚, 這筆壞帳還不是中國政府最大的,更大的壞帳還在后面。
更大更驚心的問題就是本人反復強調的社會保障金問題。我的企業受某基金 會的委托,曾和國內及海外的朋友共同做過一個課題,這個課題就是對中國經濟 進行數學模型推論。得出的結論是中國經濟在2008年奧運會召開之后,中國 經濟和財政將面臨一個臨界點。這個臨界點將會因為任何一個風吹草動而引發中 國社會的全面崩潰,以至□□政府的倒臺。而能夠挽救這個局面的只有一個解決 手段,這就是在未來的數年間,□□進行激烈的改革,特別是在金融領域進行革 命性的改革,并盡快建立完整的社會保障體系。
根據模型推算,如果要保障中國社會的基本穩定,就必須要在目前中國的四 億城鎮人口中建立最基本的社會保障體系。而這個體系的建立大約需要近十萬億 人民幣。如果要涵蓋目前的農村人口,其所需的金額更為可怕。而這筆資金則是 關系中國政府生存以至□□存忘的關鍵。沒有這個社會保障金,中國政府就無法 挽救經濟危機,更無法阻擋未來的全面崩潰。各位可以想象,當百姓身無分文, 而又有病不能醫的時候,這個社會將會出現什么狀況?
不久前,國內一位商業廳長到美國訪問,我問她:“您對美國有什么印象?” 這位廳長對我說:“美國不好,綠化不如澳洲和加拿大,城市建設不如日本東京, 韓國漢城,甚至不如上海。穿著不如歐洲,說難聽的一點連北京都不如。文化上 不如法國和英國,美國沒有什么可以學習和驕傲的”
聽了這位年輕廳長的話,我就約她去看看美國的救濟中心。因為在LA市中 心,所以我們就步行前往。在剛走出辦公大樓的時候,就看到了公共汽車在載客。 這位廳長看到一位殘疾人坐著電動輪椅乘公共汽車。這輛公共汽車為了讓殘疾人 進入,汽車司機反復移動了兩次汽車,然后啟動公共汽車內隱藏的自動升降踏板, 將殘疾人接入公共汽車。這位廳長看著很好奇,問我:“美國公共汽車都這樣先 進嗎?”我回答說:“我沒有乘做過美國的公共汽車,如果你愿意,我們一同乘 坐一次。”于是,我和廳長一同上了公共汽車,只見汽車司機走到殘疾人前,將 汽車上標有殘疾人標志的座椅掀開,露出專門為殘疾人輪椅固定的裝置并幫助參 加人系上安全帶才開動汽車。公共汽車只坐了一個街區,我們就下來了。這位廳 長對我說:“我改變看法了,美國公共汽車太讓我受刺激了。如果中國整個社會, 連公共汽車都能為弱勢團體設計并考慮的這樣周到,中國才是真正的發達了……”
事實上,社會保障體系是一個國家穩定的最基本要點。一旦社會政策出現問 題,社會保障機制才會發生作用。這樣就會避免整個社會動亂和損失。才能及時 地利用先進的制度和政治體系進行糾偏。如果一個社會沒有完好的社會保障機制, 這個社會就會隨時陷入混亂。畢竟當人走投無路的時候,什么樣的事情都會發生。 當一個人連生存都無法保障的時候,難道他還怕政府的□□嗎?任何法律和制度 都是限制生存不受限制的人的,當一個人面臨死亡的時候,任何嚴厲的制度和刑 罰都不會阻止他求生的欲望,當一個社會充滿了絕望的時候,這個社會就會面臨 著崩潰,面臨著巨大的動亂。中國社會目前最缺乏的就是,當一個人的生存出現 問題的時候,他在整個社會找不到任何希望,沒有任何機構可以救濟他。而這個 問題產生結局會是多么可怕。
□□企圖依賴股票上市圈錢來解決中國國有銀行問題是非常不現實的事情。 制度上不解決,海外的投資者就不會上當受騙?!酢踔滥壳皣秀y行的問題與 現狀,也知道2005年中國按照WTO協議需要開放金融,更知道中國國有銀 行將面臨著激烈的競爭,甚至會倒閉的前景。但□□心存僥幸,按照目前的打算 則是想盡快擺脫困境,減少壞帳,然后讓四大國有銀行成功上市。其實這個想法 并不錯,但問題是國有銀行并不爭氣,盡管□□□叫喊著上次銀行不良資產的轉 移是最后一次免費午餐,但實際上中國國有銀行的不良資產并沒有按照預計的目 標減少。為了上市,為了審查,國有銀行唯一的辦法就是逼迫中央政府再次進行 “免費的午餐”一而再,再而三地成立資產公司,將不良資產轉移走。就象前面 所講的那樣,政府負債,但問題是,這種債務游戲能否玩下去?胡溫政府能否承 擔數萬億的新增不良資產。即使是這樣做了,中國國有銀行還能有動力改造嗎? 是不是又成為一個永遠的“壞賬制造者”?以本人的觀察來看,中國國有企業按 照計劃在2005年上市的可能性是非常的低,以至于接近于零。
中國的金融界如此,那么中國的企業和整個經濟層面又是如何呢?人們說中 國經濟正在“健康”發展,□□官員在電視里講:我國一個是投資增長,一個是 外貿增長,有了這兩件寶物,中國的經濟發展就是平穩的,供求也就是平衡的。 但這種說法并不合乎邏輯,單有投資增長和外貿增長,并不能保證經濟達到“供 求總平衡”。而事實也恰恰相反,數據顯示:中國的“總供給”已經大大超過了 “總需求”,出現了非常的不平衡。今年,不僅沒有一種商品供給不足,而且商 品種類中86%供過于求,而且國內的“庫存積壓商品總值”已經高達4萬億元 之巨!這個數字在1996年約為1. 33萬億元,經過5年,于去年達到3萬 億元庫存。而現今僅只1年,就飛速脹大到了4萬億元,它與GDP 的比例約為4 1%。這是個令人恐怖的比例,但在我國似乎沒有人因此恐怖,大家仍然興高采 烈,高唱贊歌或者大扭秧歌。但要知道,在西方國家,這個比率通常不會超過1 %!
再看看商品房,據中國官方資料,1999年的前5個月,我國住宅投資額、 商品房竣工面積均比頭年同期增長3成多,而商品房銷出的面積,僅比頭年同期 增長13. 65%,也就是說,我國商品房的空置率很高。因1995- 199 7年叁年的商品房可供量為44018萬平方米,因此計算出當時的商品房空置 率為16%,當時有專家說,這種比率是一個“危險期”。但中國人對什么“危 險”歷來是滿不在乎的。果然,3年過去了,大家相安無事,時至2002年7 月底,據報道,全國商品房的空置面積仍在大增,已經高達1. 2億平方米,比 起3年前增加了3000多萬平方米,全國商品房空置率居然已高跳為26%, 這個數據是美國的4倍、是香港的8倍、是國際警戒線的2. 5倍。但直到今天, 仍然是全國遍地大興土木,拼命地蓋著華貴大廈,商品房價格也居高不下,有誰 真的拿“危險期”當回事了嗎?另給大家算一筆帳,以中國大陸每平方米商品房 售價兩千元人民幣計算,僅僅將去年累計的12億平方米的空置房屋出售出去, 就需要兩萬四千億元人民幣,這個數字相對于大陸的居民儲蓄總額不算什么,但 和另一個數據相比就顯的非常可怕了。各位需要知道的是中國大陸2002年全 國工資總額是多少嗎?一萬兩千億元人民幣,也就是說,要想將空置的商品房全 部賣出去,中國靠薪金生活的百姓也要不吃不喝兩年才可以消化。更不要提今年 新開工的房地產項目。
這樣嚴重的“供需失衡”,縱使金融業沒有腐敗的問題,僅只由于我國消費 品及商品房的高度積壓,國家的金融都會自然而然地發難以避免的高“呆賬”率。 因為商品積壓么,因此全社會資金就必然陷入周轉不靈。
可見,中國經濟的“庫存承受力”和“呆賬承受力”,的確是異乎尋常!在 這一點上,中國人真是了不起。如果說它“偉大,光榮,正確”絕對是名副其實。 若是西方國家,41%的庫存率,26%的商品房空置率,25%的銀行壞賬率, 它們早就完蛋了。而十多年來,□□政府治理的中國創造的這“繁榮昌盛”,不 斷地創新世界經濟史記錄,也是令人驚嘆不已。
?。玻埃埃蹦辏以鴮懸黄恼轮赋?,中國經濟不是產業失調,而是社會結構 失調。中國經濟問題不是因為內需不足無法促進經濟發展,而是整個社會沒有內 需。如果我們能看一看中國最基本的數字,我們就可以明白問題的癥結在哪里。 全國工資總額,是中國最清白的“合法收入”,1999年的全國“工資總額” 僅有0. 987545萬億元;2000年也只有1. 065919萬億元!2 002年,全年工資總額也就在1. 2萬億元左右,而2001年國家財政給全 國4500萬政府公務員漲工資,也就是拿出了700多億元。即使是這700 多億元都流進了消費品領域,各位看看,能否消化掉過去存在的3- 4萬億元庫 存?
不久前,國家統計局發言人稱,2002年一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752元,同比增長7. 5%,扣除價格上漲因素,實際增長6. 9%。這個 數據這是非個令人感到困惑的數據,如果是“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就是說,1 年起碼可以達到人均7008元,那么3. 6- 3. 8億城市人口的可支配收入 總計就將為2. 5- 2. 7萬億元。實際上,全國的工資總額只有1. 2萬億元。 其間相差一倍。換句話說,城鎮居民的灰色收入高達1. 5萬億元人民幣。而關 于中國農民的收入就更加令人費解,國家統計局發言人說2002年一季度農民 人均現金收入594元,比頭年增長1%,考慮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 3%。 照此計算,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全年就將近2400元,中國農村約有10億多人 口,那么全體農民的全年收入將超過2. 4萬億元,占了GDP 的1/ 4。這可能 嗎?反過頭來讓我們再從宏觀上看看“居民儲蓄”。直到1999年時,除了1 995年以外,從來沒有“居民儲蓄增加額”超過了“工資總額”的時候。但即 使這樣,也顯得事情有些不對頭,因為“儲蓄增加額”相當高,幾乎可以約等于 “工資總額”的80- 90%。1995年,“居民儲蓄增加額”居然比該年的 “工資總額”還多出44億元。這已經是很奇特了,但更奇特的事情還在后面。 中國從2001年9月至2002年5月,僅只3個季度,居民儲蓄就提高了1 萬億元,從7萬億元達到8萬億元。這就是說,若是4個季度的時間,居民儲蓄 將達到1. 25萬億元的增長。而后來的事實,就更為離奇。根據□□官方興奮 宣布的消息,中國大陸居民儲蓄總額至9月末已經高達8. 45萬億元!這就是 說,從去年9月末的7萬億元到今年9月末,1年之間,居民儲蓄總額居然狂漲 了1. 45萬億元!即將超出“工資總額”高達3000億元了!這說明了什么?, 是什么原因造成大量“來源不明”的錢擁入了“居民儲蓄”,難道百姓們拿到工 資后都不吃不喝將工資收入放家家中“孵化新錢”嗎?其說明了什么?這筆高達 1. 5萬億元的人民幣是從哪里來的?其實,這筆錢的來源很簡單,這就是執政 掌權者的“腐敗收入”。
按照□□官方公布的數據,中國平均工資月收入只有一千元左右,2001 年是中國城市家庭收入“有較大幅度的提高”的1年。據官方宣布,中國的城市 居民家庭年均可支配收入為6860元,按可比價格比2000年增長了8. 5 %,若城市家庭平均3. 58口人,那么每月可支配收入是6860元÷12= 571. 67元,如果按照每月人均竟只有區區159. 68元!各位可以試想, 每月每人159. 68元人民幣,即使是你在中國落后地區生活,你會過一種什 么樣的生活?你還能有多少錢去儲蓄?從這點上也證明了海外一種判斷:大陸貧 富分化已經遠遠超出了想象,10% 的富裕階層占據了全中國90% 的財富。而 這些“腐敗收入”者是不會將收入轉化為投資的,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投資收 益會高于“權利腐敗”。而大陸政府想依靠這些人的消費來促進全國整體經濟 “內需”,這不是一個天大的笑話嗎?百分之九十的勞動者沒有消費能力,耳聽 為虛是為了溫飽而煎熬,這經濟能有內需嗎?相反,腐敗得到的金錢,更需要洗 錢,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最近大陸破獲的洗錢集團為什么能在一年內洗出兩 千億美元的原因。世界上任何一個腐敗者最需要的都是將自己的不義之財轉移出 去,而不是在當地投資。數年來,□□并非不明白這其中的道理,只是利益集團 在其中,所以沒有任何人去追查。數年前,我批判□□□先生的積極擴張財政政 策,就是這個原因。積極擴張額定財政政策并不是擴大百姓的私人經濟,也不是 改善百姓的生活,更不能促進消費,而是利用國家的名義去做低效,甚至是毫無 回報的事情。而□□的經濟學者及相當部分的經濟決策者為了政權的穩定,盲目 不顧一切地高什么大型工程,妄圖一積極擴張的財政政策來刺激經濟,其結果是 又造成了權利機構和掌握權利的人的更加腐敗的途徑。大量的國家財富以積極擴 張的財政政策為名,被全中國1% 的權利控制者轉移吞噬。根據中國官方的說法, 對外出口和海外投資是支持中國發展的主要支柱,在這里,我想試問一下□□官 員,累計起來數以萬億計的積極擴張財政政策的最終效果在哪里?這么多錢在這 幾年來為什么沒有能促進內需?為什么中國經濟增長還需要依賴海外投資和對外 出口?各位□□官員和經濟學者能給中國百姓一個合理的解釋嗎?
在短短時間里,中國經濟界和政府官員翻來覆去。開始是□□□先生對外喊 話“人民幣面臨著升值壓力,中國政府是個負責任的大國”,現在又有官員叫喊 著“大陸經濟過熱,面臨著通貨膨脹”。各位反復之快讓人難以置信,政府官方 經濟數據相互矛盾,互煽耳光,讓我等海外無業游民看得目瞪口呆,不知如何是 好。
我自知我不懂經濟學理論,只是個經濟學愛好者,但我知道凱恩思理論是有 條件的,通貨膨脹發生的基礎是地區性的封閉,而在國際經濟日益全球化的今天, 最容易發生的經濟通縮,中國經濟問題更不是什么通貨膨脹。難道中國經濟真的 發展到了高度發達的地步了嗎?事實上,隨著經濟的全球化,經濟通縮將成為今 后世界各國發展的主要問題。各位讀者看過上面的數據,很清楚地就可以分析出 來,中國的問題不是經濟問題,而是體制和政治問題。內需不是刺激出來的,而 是需要培養出來。讓中國90% 的百姓每天為生存發愁,他們怎么去投資?他們 怎么去消費?難道他們不考慮自己老年的退休問題嗎?難道他們不考慮自己的醫 療費用問題嗎?一個沒有良好社會保障制度的國家不會是一個穩定的國家,也永 遠不會有發達的“內需”,更何況中國是個兩極分化創造世界記錄的超級大國。
談過了中國的經濟現狀,讓我們來看看未來中國的經濟發展會是如何?看看 它為什么會崩潰?什么時候會出現崩潰的臨界點?
首先我們看看重點中的重點——金融業。
2005年,中國開放金融業,海外金融機構大舉進入中國。無論是□□還 是國民,海內外一片歡騰。但唯一不高興的是四大國有銀行,這四大國有銀行在 2003- 2005的兩年多時間里,沒有能按照計劃消除壞帳,不良貸款仍保 持在一萬億左右。所以,上市圈錢的計劃遭遇困難。□□面臨著兩種選擇,一是 放棄四大國有銀行,而是再行成立資產處理公司,將四大國有銀行不良壞帳剝離。 但由于原資產公司壞帳處理不力,□□政府財政部極有可能不再愿意承擔責任而 引發爭論與分歧。即使是□□政府同意由財政部承擔責任,這樣一來,□□政府 就必需承擔近三萬億元人民幣的壞帳,也就意味著要發行近三萬億元人民幣的政 府債券,每位中國公民需要購買2, 300元。
隨著外資銀行進入中國,大量的合資企業和優質國有企業將轉向海外金融機 構。海外金融機構憑借服務,資金及技術手段與中國國有金融機構競爭。中國國 有銀行的存貸差將由現在的3. 5% -5. 5% 降低為2% 。整個國有銀行將由 贏利轉為虧損,2% 的技術精英因為各種原因將跳槽到海外金融機構,國有銀行 客戶大量流失。中國國有銀行因為上市計劃遭延遲,本身問題無法得到有效改善, 競爭力日益下降,銀行的流動性將遭到毀滅性的打擊,走向惡性循環。
到了2008年,海外金融機構站穩腳跟,國內居民及企業大量儲蓄轉移到 海外金融機構,特別是海外金融機構的全球服務更將吸引中國大陸的富裕階層儲 蓄。海外金融機構吸引儲蓄將占到全國總儲蓄額的1/3以上。中國國有銀行出 現贏利及流動兩大困難。中國國有銀行因為北京奧運會建設貸款回收困難,有將 造成一萬億元人民幣的新壞帳,最終將因某種風吹草動的小事而引發居民擠兌, 銀行因無錢支付而引發更大的恐慌,造成政府出面干預,大量印刷發行鈔票,從 而引發人民幣大幅貶值。
其二再看□□財政危機
根據目前狀況,大陸財政收入一萬七千億元人民幣,以每年收入增長百分之 百十計算,截止到2008年,□□政府財政收入不過三萬億元人民幣,即使是 以百分之十五計算,也不過是四萬億元人民幣。但大陸國債將達到四萬六千億- 六萬億元人民幣,如果加上隱藏的壞帳,保守估計,中國的國債總額也將高達九 萬億以上,僅國債就將是政府財政收入的兩倍。而與此同時,社會保障金缺口將 達到十五萬億元人民幣以上,即使是中國經濟仍舊按照官方預期的那樣,以百分 之七的增長率持續增長,相應的GDP總值也不過是十八萬億元人民幣,那時的 □□政府財政將達到難以承受,甚至是難以維持的恐怖的狀態。
而在2008年,□□為了舉辦奧運會,大量的非生產性投資又將投入,其 中相當一部分將會由政府財政支付,此數目保守估計也將在三千億左右。奧運會 后大陸政府又面臨著大量新建奧運會基礎設施的資本回收問題。長期下去,這筆 收益十分有限,甚至可能是虧損的資本都將成為大陸政府的新的壞帳?!酢跽? 的財政均衡將走到一個非??膳碌呐R界點。
而在未來的幾年里,□□政府,為了維持海外投資和出口加工這兩個中國經 濟增長的支持點,不得不使用美元“體外循環”的方式,但同樣,□□政府面對 著巨額外匯儲備,又不得不增發貨幣以維持平衡。事實上,這種危險的局面在今 天的中國已經開始出現,根據不久前□□官方公布的資料顯示,中國M1和M2 已經面臨問題。2003年上半年,中國廣義貨幣供應量余額為20. 5萬億元 人民幣,同比增長20. 8% ,高出同期國內生產總值和物價增長幅度之和十個 百分點,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亞洲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水平。到了2005年,中 國按照WTO協議開放金融,海外金融機構進入中國經營人民幣業務。在中國境 內的任何人民幣貶值跡象又都會引發資本外逃會擠兌現象。外資金融機構的全球 性服務將使中國大陸的外匯管制形同虛設,沿海富裕階層儲蓄將通過海外金融機 構的各種“創新”服務流向海外。這時候的中國政府就必須要面臨著嚴峻的經濟 與財政上的考驗。而為了挽救國有銀行及民眾擠兌,最終的結果是寄希望于“國 家信用”而濫發貨幣,造成人民幣大貶值。而“國家信用”是否能維持□□政府 則是個相當微妙的問題,根據以往的經驗看,世界各國在經濟危機到來之時,都 曾使用“國家信用”這最后一招,但至今仍沒有成功的先例,均是以失敗而告終。 □□政府能否以此挽救中國崩潰,各位均可拭目以待。
其三,讓我們來看看中國社會將如何?
□□政府一直企圖以積極擴張的財政政策來促進“內需”發展,但經歷了十 年的促進,即使是在國際社會經濟景氣的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的“內需”仍然 是一蹶不振。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一。大陸的財富過度集中在少數人手中。二。 社會保障機制沒有建立,百姓沒有風險保障,只能依靠儲蓄進行最低級的自我保 障。三。法律制度不健全,金融秩序沒有得以維持和建立。四。盲目的以GDP 為指標,好高務遠,浮夸成風,政府投資浪費,沒有監督。
?。玻埃埃改?,□□政府開放金融,同時對海外制造業和商業也全面開放。海 外金融機構的進入將會對中國的金融資本進行中國有史以來最大一次的再分配, 各個金融機構將會讓資源配備轉移到各自的投資中國的海外關系企業,中國國有 企業中的優質企業也將會因為海外發展及各種資金問題轉向海外銀行。而這種戰 略上的金融資本轉移就勢必引起中國經濟發展上的重大變化。中小型國有企業就 日益依賴日趨末落的國有銀行,同時,國有銀行因為自身利益也會對這些效益不 佳的國有企業提高門檻,而這些企業就會面臨著資金不濟,人員流失,競爭無力 的局面。中小私人企業雖然在資金上會因為國有企業放棄壟斷而得到緩沖,但又 面臨著海外大型跨國公司的嚴重擠壓。發展起來步伐艱難,中國國有及私營企業 都將逐步走向世界加工車間。而這個世界加工廠的結局就是中國全面淪落成為世 界勞工,成為全球經濟鏈上的最初級一環,日益陷入深淵,成為獲利最少的一個 世界經濟環節,勞工問題和環保問題將日益突出,民眾矛盾加深,政府為維持統 治及“穩定”,勢必將加大鎮壓力度。而這種相互促進,相互擠壓的結果將會在 經濟危機走向臨界點的時刻而爆發,從而引發整個社會走向崩潰,□□任何經濟 失誤都將引發□□與民眾的激烈沖突,從而導致政治上的垮臺。而此時的現象又 會與當年國民政府在大陸濫發“金元劵”造成中國社會全面混亂并導致失去民心 的結果相當的近似。
其實,促成中國社會及經濟崩潰的原因很多,今日大量的民眾失業,及未來 在2005年之后海外企業大舉進入中國所造成的中國中產階級難產及絕對數量 上的劣勢都將會給中國的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但我們不可否定的是,□□政府 如果不面對現實,及時改變執政政策,全面,快速進行改革,中國走向崩潰絕不 是危言聳聽。當你們看到上面關于中國的經濟數據和現實時,難道你們不認為中 國是在走向崩潰嗎?當今世界上還有幾個這樣的國家?
中國社會充滿了不確定性,這是大家都可以看到的事情。民眾的積怨已經如 同欲噴的火山。目前,□□賴以維持統治的理由只剩下兩個,這就是——穩定和 經濟發展。各位讀者可以看到的是是□□的穩定是依靠□□和強權來維持,而經 濟發展則其不惜犧牲中國百姓未來利益及資源來維持的。中國未來的經濟與社會 所面臨的不僅僅是經濟危機,更重要的是資源上的危機和信仰上的危機。一旦中 國經濟與社會崩潰,中國是否能走向民主自由尚是未知。在今天的社會,暴力已 經離我們遠去,但經濟的力量缺是越來越大。早在八十年代初,有人就這樣預言 □□的改革開放:如果將中國比喻為一頭猛獅,在□□□之前的□□是騎在一頭 沉睡的獅子背上,改革開放之后的□□已經成為了一個只能僅僅抓住獅子尾巴的 駕馭者,中國這頭沉睡的獅子將在經濟的帶領下橫沖直撞,早晚會將□□甩到海 角天涯,但□□之后的中國就會是我們希望的自由民主中國嗎?。
各位讀者,我相信讀這篇文章的任何一個人都不愿意看到中國全面崩潰的一 天,我們不希望悲劇總是在中國大地上重演。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我越來越感到 悲哀,我知道我個人的力量無法改變中國,這使我感到更加的悲哀。我想問各位, 你們誰能阻止中國走向崩潰,讓惡夢遠離中國百姓。
□□的官員們,國內的經濟學者們,我真心地希望你們能認真地看看自己的 國家,用自己的良心為中國的百姓考慮一下未來,為了少數人的利益,你們選擇 了不同的“路徑”,你們已經浪費了一代人的時間,我不知道當你們面臨崩潰的 中國,你們會如何選擇,但時間真的不多了。中國已經遭受了太多的災難,難道 你們真的失去了人的良知了嗎?。
悲哀的中國百姓,你們的希望在哪里?是什么讓中國走向崩潰? |
|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3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常用鏈接
留言簿(2)
隨筆分類(34)
隨筆檔案(34)
文章分類(12)
文章檔案(11)
相冊
收藏夾
我喜歡的網站
我的好友BLOG
最新隨筆
搜索
積分與排名
最新評論

閱讀排行榜
評論排行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