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不養高科技
我們的一些根深蒂固的傳統文化思維也對高科技發展有著重大影響,我將東西方的文化思維與其對高科技的影響做一解說:
“失敗是成功之母”,我們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而在西方理念中,就不這么看,失敗必然是決策或管理失誤,是要負責任的。我們由于受到這種東方文化的影響,在我國許多高新技術企業中,有32.6%的企業管理者認為高新技術產品研發成功與失敗是可以理解的。而企業研發人員高新技術產品研發失敗是自然規律。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許多高新技術企業的產品研發活動中,企業管理者放棄或淡化了對高新技術產品研發目標的控制與管理,因此只有23.1%的企業認為控制與管理是重要的。企業研發人員追求自身能力的體現,誰都不關心和對高新技術產品研發成功與失敗負責,甚至認為高新技術產品的研發成功是建立在無數次失敗的基礎上。
我們崇尚“殺雞不用牛刀”、“以少勝多”、“四兩拔千斤”。為什么呢?我認為我國傳統文化最重視“悲劇英雄”。我們的文學戲劇里所歌頌的往往是以少勝多的事例,例如赤壁之戰、淝水之戰、楊家將、文天祥、史可法、岳飛等等。但我們歷史上絕對不缺乏以多勝少、以眾勝寡的事例。例如漢武帝時的衛青、霍去病,當這些大將軍出征匈奴時,他們必定采用以眾勝寡的策略,經常以20萬大軍吃掉匈奴2萬之眾。而且武器也是最先進的。當時的漢軍使用的弓叫“鋼弓”,這種弓涂上了一層黑漆后,變得更加堅硬,且能比一般弓多射出100公尺,成了當時塞外之戰的決勝利器。可是我們有多少人知道這個事例呢?知道的人不多。 轉自81.china.com
也因為我們的傳統文化不重視“以多勝少”、“千斤拔四兩”。在研發中,則形成了喜歡少花錢多辦事的思維,多花錢就代表沒水平,這是我們的思維。但西方理念崇尚遵守規律,如活動遵守規律,過程受控制。由于受到這種東方文化的影響,我國許多高新技術企業在新產品研發中,追求最少付出,寄希望于小概率事件。例如許多企業宣傳和獎勵有那些條件不具備(如資金、設備或環境),儲備不充分(如備有技術積累和經驗),過程超常規(不按程序和規范進行),但獲得成功的項目和個人。這些項目風險很大,成功率很低。這種宣傳和獎勵的導向,將引導企業進入風險領域。這些小概率的項目的成功是建立在大概率的項目失敗的基礎上。這也正是我國許多高新技術企業短命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根據調研結果顯示,有17.4%的企業研發投入僅占主營收入3%以下,這基本上就是屬于小概率的項目。
在我們的潛意識里,什么叫水平呢?就是做出來的事沒有錯誤,對工作的要求也是這樣的。我們為什么有這種追求完美的思維呢?我想可能與我們從小到大一到考試就追求100分的絕對完美心態有著直接關系。在這種意識支配下,加強錯誤的測試與驗證過程就被視為一種資源浪費;而在西方理念中,完成的工作必定有錯誤,而且,高科技含量越大,錯誤也就越多,這不是無水平的問題。所以,他們認為,加強錯誤的測試與驗證是成功的必然保證。他們為什么有這種接受錯誤的思維呢?我想很可能與西方考試制度不同所致,基本上西方是以曲線打分,只要你在全班前30%,我就是A,雖然你考試犯了很多錯誤,但你仍然相對上是最好的。因此西方人勇于接受錯誤的思維遠遠的高于東方人。但表現在科研上就形成了西方重測試改正錯誤而東方人不重視測試。這個心態能在此次調研中被充分體現。有85.9%的企業測試支出占研發總費用比率是遠遠低于西方的40%水平。 轉自81.china.com
我們的工作一般要求“內行領導內行”,高新科技企業尤其如此。我們的研發人員多透著這么一股味道:說我不行,懷疑我,你自己來,老子不干了。所以,我們的研發機構一般提拔什么樣的領導呢?就是要提拔研發組中最好的研發人員當組長,否則,鎮不住下屬。根據調研結果顯示,76%的公司是從技術部門的技術尖子中提拔,而只有24%的公司從管理部門的管理人員中提拔。但在美國,科研人員拿不了MBA的話就別想當“組長”。西方研發機構中,往往是學管理的“外行領導內行”。“內行領導內行”有什么錯呢?比如評價研發人員工作,我沒水平,怎么評價人家呢?所以要找一個最有水平的人來當“組長”,他才可以給下屬“打分”,這里便有我們文化中的“精英”主義。但這一觀念不利于企業研發的發展。再看西方的“外行領導內行”。當研發人員發明出一種產品的時侯,他自己須證明自己的產品是好的,而不是由領導來評估。因此,他就寫很好的報告,做出很好的模型,他還要對產品進行一遍一遍的測試,拿出數據,來告訴這位“外行”領導我的產品有多好。這位“外行”領導用什么眼光來評價你的產品呢——他是個普通消費者,這個“普通消費者”說好了,你的產品才OK。 轉自81.china.com
由于受到東方文化的影響,我國許多高新技術企業在新產品研發管理中,追求個人的能力和作用。例如我們經常聽到政府和企業獎勵有“特殊貢獻的專家”,但很少聽到獎勵有“特殊貢獻的團隊”。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必然導致“寧當雞頭、不當鳳尾”,更不要說當“雞身和雞尾”。這也正是我國高新技術企業長不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轉自81.china.com
在我們的心底,我們是相信奇跡,崇拜奇跡的。根據調研結果國內有54.6%的企業傾向于期望某個研發人員突然間能創造出一個非常好的產品,然后能賺大錢。可在西方卻不然,他們只相信規律,不相信奇跡。他們不會倚重于個人的創造能力,而更多的依靠制度的運作。 轉自81.china.com
東方文化崇尚精神目標。如“追求第一”、“不鳴則以,一鳴驚人”、“愚公移山”,“鐵棒磨成針”。而西方文化崇尚現實目標。如“相對優勢”、“階段目標”、“綜合指標”。由于受到這種東方文化的影響,我國許多企業在高新技術產品開發過程中,追求技術是否先進,水平是否領先,沒有進度和時間觀念,甚至把追求“國內首創”、“填補國內空白”、甚至“填補世界空白”作為產品的研發目標,把 “愚公移山”和“鐵棒磨成針”作為新產品的研發的座右銘。因此,許多高新技術企業產品的研發進度不斷延期,經費不斷追加,狀態不斷更改屢見不鮮。這種現象已成為我國企業技術產品研發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 轉自81.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