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軟件開發人員。電子書、文檔基本上是每天都要看的。手頭都會有一些電子文檔或者電子書。
管理好這些電子書,卻遠比想象得要復雜得多。為什么呢?因為它涉及到了書。它不僅僅是簡單的文檔管理,而是個人的學習資料、知識管理。我們來分析一下吧。
一般而言,根據個人的查看方式,電子書可以分成這么幾類。
1、有些書下載了,卻未必會看
由于下載的方便性,以及電子文檔的特殊性,使人容易忽略電子書的信息量。
很多電子書,同樣的信息量,換成紙質文檔,書本的大小就會讓很多人望而卻步。但是,變成電子文檔后,使很多人忘記了這一點。
只是覺得可能會有用,就下載下來了。其實根本就不會去看。又舍不得刪掉,成了電子垃圾(不要跟我說有什么收藏價值,那是自己安慰自己罷了,沒人看的電子書就是電子垃圾)。
2、有些書需要反復的看
有一些書(比如設計模式),是典型的手冊型書。你會發現,你可能會經常性的
而且,往往會有一些書值得反復閱讀,或者用來當作手冊來時常查閱。
3、有些書看一遍就可以扔掉了
重構就是這種類型,不是說這本書不好。而是你看完了之后,你就理解了它的思想。在日常的工作中,你會經常的遇到這些問題,使用這些方法。你不會忘記它的教誨了,因為它已經成為了你工作的一部分了。這種書可以比喻成電器的說明書,一般你只在剛剛買到的時候看一下,之后就扔到一邊去了。
還可以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就是信息量的方面,電子書可以分成下面幾類
1、大信息量型
有的書的內容有很大的信息量(比如存粹理性批判),需要采用精讀甚至反復讀的方式來進行理解和消化。往往每天只能讀和消化幾頁(有的時候幾頁就不錯了)。
2、中等信息量型
一般的技術文章或者刊物、書籍,都屬于這種類型。這種書籍的閱讀效果最好。Martin Fowler深諳此道。寫的書往往比較易讀。
3、低信息量型
比較差的技術類書籍屬于此等類型。篇幅很大,但是有價值的內容乏善可陳。或者供娛樂使用的書。比如某些網絡小說。
通過這兩個分類,可以通過一個表格把電子書分類。
反復看 看一遍 未必看
==========================
大|經典 教材、經典 難懂的書
中|手冊 普通的書 別人推薦的書
小|喜歡的 消遣 騙人的書
沒把大部頭加上去,因為大部頭的定義不是很清晰。
好了,總結一下。
我們可以按照書的信息量和自己是否看把自己的書分成下面幾個分類:
經典、手冊、喜歡的、教材、普通的書、消遣、難懂的書、別人推薦的書、騙人的書
下一篇文章,我就會針對這些分類開始討論電子書的管理方式。
PS:當然,這這是我的分類。你可以有其他更好的分類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