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
"In the name of God, impure souls of the living dead shall be banished into eternal damnation. Amen."
——Hellsing
摘要: 上一篇文章里面說到,手里的電子書,大體可以分成經典、手冊、喜歡的、教材、普通的書、消遣、難懂的書、別人推薦的書、騙人的書這么幾個類別。
那么針對這幾個類別該怎么區別對待呢?
1、對于經典的、手冊類型的書:對于這種經常會用到,而且極有價值的書,要放到最容易獲得的地方。通常每個人的這種書都不多。把它們管理好(后面會說怎么管理)后,做一個鏈接放到桌面上或者桌面上的文件夾里?!斎?,在Mac下還有更好的方式,不過在Windows和Linux下,按上面的方式來做就足夠了
2、對于經常喜歡看的、消遣的書:如果可能,放到手機、MP3里面吧。那樣你就什么時候都能看了。呵呵。
3、對于教材、普通的書:分門別類的管理好。給你正在看的書建個鏈接放到桌面上。看完了怎么處理后面再說
4、對于難懂的和別人推薦的書:扔掉它吧。再好的書,不看也是垃圾一堆。不要擔心你可能會有真正想讀的時候,一般來說,技術類書籍,你現在不想讀,你永遠都不會想讀的。而且,如果是經典的話,你想讀的時候自然會找得到。
好了。有了上面的
閱讀全文
摘要: 作為一個軟件開發人員。電子書、文檔基本上是每天都要看的。手頭都會有一些電子文檔或者電子書。
管理好這些電子書,卻遠比想象得要復雜得多。為什么呢?因為它涉及到了書。它不僅僅是簡單的文檔管理,而是個人的學習資料、知識管理。我們來分析一下吧。
一般而言,根據個人的查看方式,電子書可以分成這么幾類。
1、有些書下載了,卻未必會看
由于下載的方便性,以及電子文檔的特殊性,使人容易忽略電子書的信息量。
很多電子書,同樣的信息量,換成紙質文檔,書本的大小就會讓很多人望而卻步。但是,變成電子文檔后,使很多人忘記了這一點。
只是覺得可能會有用,就下載下來了。其實根本就不會去看。又舍不得刪掉,成了電子垃圾(不要跟我說有什么收藏價值,那是自己安慰自己罷了,沒人看的電子書就是電子垃圾)。
2、有些書需要反復的看
有一些書(比如設計模式),是典型的手冊型書。你會發現,你可能會經常性的
而且,往往會有一些書值得反復閱讀,或者用來當作手冊來時常查閱。
3、有些書看一遍就可以扔掉
閱讀全文
摘要: 這是關于電子郵件管理的最后一篇。該說說我對電子郵件的管理心得了。
我的郵件管理心得大概可以分成下面幾個點:
1、即看即管理:收到郵件之后,如果沒有處于不可打斷的狀態下,就要立即開始處理,處理方式大概分成下面幾種
*如果是無用的郵件,立即把它刪掉
*如果郵件很長,或者郵件中鏈接比較多(比如訂閱的期刊),而時間有限,把郵件設置成為未讀,留待有時間的時候讀
*如果郵件跟工作有關,而沒有時間處理,給郵件打上旗標,留待有時間的時候處理
2、周期性管理:每天都需要整理該天的郵件(這也是務必做到當日事,當日畢的工作態度),處理掉未讀的和加注旗標的。對于期刊,未必一定要讀完。加注旗標的工作,則需要進行工作管理了。
3、階段性梳理:在到達階段性的時間點時(如一個項目結項,每個月的第一天或者最后一天)。需要對這一階段內的工作和相關材料進行梳理。電子郵件也是其中之一。
4、善用搜索:在充分的維護元數據之后,你就會發現搜索的好處了。比如,在你為項目干系人建立聯系人組之后。相關時間跨度內的項目相關的郵件一個相關查詢就足夠了
閱讀全文
摘要: 好吧,我承認,我的上一篇文章沒有提到跟電子郵件管理相關的事情。呵呵。
無論你使用什么郵件客戶端(GMail除外,GMail屬于比較奇怪的,待會兒再提)。郵件的管理操作都可以簡單的看成是對只讀文件的操作。
郵件就是一個個的只讀郵件,你通過文件夾(可以分級——也就是文件夾套文件夾)來分類的管理它們。
你可以通過郵件的元數據(收件人、發件人、抄送、發送時間、接收時間、重要程度、是否已讀、所在郵箱、內容。。。)來檢索、排列和查找郵件。
下面,我來列舉幾個我所見過的郵件管理方式(我在這里只列舉我所見到的方式,使用技巧打算在下一篇文章里寫):
1、日期型:
這類的郵件管理方式,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每個月都建立一個新的文件夾。文件夾的名稱就是當月的年份和月份,如2008-02。當月收到的郵件都從收件箱中拷貝或者直接轉移到該文件夾中(這個規則應該很好寫)。
以一天平均收到100封郵件的頻度來算(如果是普通工作郵件的話,已經算是非常多了,以我的經驗來說,平均
閱讀全文
摘要: 好了,今天來討論電子郵件。
電子郵件是非常優雅和浪漫的交流方式——郵件的電子表示方式。它擁有前輩的很多優點,在某些方面上甚至超出了前輩。
但是,你雖然可以把信紙換成薰衣草的顏色,你卻無論如何也無法發出有薰衣草香氣的信來。有時候,歪歪扭扭的手寫字,要比你選擇的任何字體都能代表你的心意。——你休想拿電子郵件寫出完美的情書來。呵呵。
好了,言歸正傳,我們先列舉一下電子郵件的特性吧。
1、只讀:電子郵件的只讀特性與它的前輩一樣,你無法改掉別人發給你的郵件,你只能選擇保留還是扔掉它。因為這一點,電子郵件是有法律上的證據意義的。以我的了解,世界上某些國家——包括中國,都可以用電子郵件存根作為證據。
2、異步:異步的消息發送方式,使得非同時工作(時區差異、地區差異等)變得容易,而且使得個人工作的安排和調度方式更加靈活(你可以選擇何時去收郵件,收到郵件后何時進行處理)。
3、高效:雖然,相對于前輩,電子郵件的發送和接收都容易了很多。但是,由于電子郵件仍然是郵件。在書寫電子郵件的時候,仍然需要經過一定的構思。務必達到
閱讀全文
摘要: 昨天又寫了一篇又臭又長的文章。從今天起,篇幅力圖達到短小精悍。
我不是一個攝影愛好者(所以到現在還沒有數碼相機),也不是一個很愛拍照的人。我自己拍得最多的就是每周一次用筆記本拍的減肥效果記錄。
由于電影一般看完就刪、很多音樂視頻都可以在網上看,而我又不愛看電視節目,所以我的視頻簡直屈指可數。
視頻和圖片的最大的特點就是它們都是大把吃掉硬盤的怪物。舉例來說,一個SRV的Live from Austin Texas就吃掉了我700M的硬盤。我的工作區中所有的文檔大小的總和都不及它的一半。
我對待視頻的策略,仍然是我用的最熟的大抽屜策略:最??吹暮婉R上要看的視頻(比如最新的電影),放到Movies文件夾中。其他需要保留的經典,刻盤保存(太大了,裝它們移動硬盤吃不消)。
由于我再看它們的可能性不是非常的大,所以刻盤保存的風險我可以接受。
我使用iPhoto來管理我的圖片。用iPhoto來管理相片的體驗,和用iTunes管理音樂差不多。只不過播放列表變成了相冊。我自定義了一個關鍵字“減肥日
閱讀全文
摘要: 好了,接著昨天的話題,說一下我的音樂文件管理。
托生在中國的福,我只花了很少的代價,就聽到了很多高質量的音樂(誰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呵呵)。
對于我這種須臾離不開音樂的人來說。找到自己今天、現在想聽的音樂。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說起個人的音樂管理,我打算從革命的傳家史開始。
我的音樂管理可以分為下面幾個階段。
1、卡帶 + 錄音機:
所有的卡帶都放到寫字臺的大抽屜里。大抽屜放不下后,則把所有的音樂分成兩批:常聽的、不常聽的。不常聽的放到寫字臺的柜子里。常聽的放到大抽屜里(對,就像當時賣卡帶的店一樣,不過是按照個人好惡來排序的,最愛聽的,放到最外面)。
當我要開始聽音樂的時候(也就是寫作業或者看書的時候),我會拿出五盤卡帶(要知道5 × 45,時間也不短了,呵呵)。作為最終手頭的音樂。
2、卡帶 + 隨身聽:
我有了第一個隨身聽的時候,終于可以實現邊走路邊聽歌的欲望了。從那個時候起,我的書包里開始放卡帶。不過,雖然設備升級了,我還是用以
閱讀全文
摘要: 這幾天開始整理個人文檔。整理的過程中,感覺到有必要把我在個人文檔管理中的一些經驗總結一下。
誠然,一個人的文檔管理風格,跟一個人的性格和能力有很大的關系,跟他的臥室(如果是結婚了的話,那就看辦公室吧)也有很大的關系。:-)
其實,優秀的個人文檔管理的精髓就是能夠在需要的時候找到需要的東西(當然,是自己的東西)。不管你用何種方式,不管你采用何種手段。
首先,我打算區分一下個人電子文檔的類別。
所有的個人電子文檔都可以就需不需要進行變更管理分成兩類:需要進行變更管理的和不需要進行變更管理的。
不需要進行變更管理的最典型例子就是郵件。一旦閱讀完畢,它就變成了歷史,只有查閱和轉發的功能了。各種電子書、電子文檔、媒體文件(音樂、視頻、圖片等)等,它們和電子郵件的情形基本一樣,對一般人來說也都是不需要進行變更管理的。
需要進行變更管理的文檔,我把它們一律稱之為工作文檔。關于工作文檔的管理,我打算在討論完不需要進行變更管理的文檔以后再討論。
那么,不需要進行變更管理的文檔。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