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線程
它能鎖定任何對象占用的內存(內存實際是多種共享資源的一種),所以同一時間只能有一個線程使用特定的內存空間。為達到這個目的,需要使用synchronized關鍵字。
瀏覽器最初只是純粹的查看程序,這是由于每次采取一些要求編程的操作時,必須將信息反饋回服務器,在服務器那一端進行處理。所以完全可能需要等待數秒乃至數分鐘的時間才會發現自己剛才拼錯了一個單詞。這就叫作“客戶端編程”。
applet 程序片
時刻提醒自己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 對象是什么?(怎樣將自己的項目分割成一系列單獨的組件?)
(2) 它們的接口是什么?(需要將什么消息發給每一個對象?)
在確定了對象和它們的接口后,便可著手編寫一個程序。出于對多方面原因的考慮,可能還需要比這更多的說明及文檔,但要求掌握的資料絕對不能比這還少。
想象成用遙控板(句柄)操縱電視機(對象)。只要握住這個遙控板,就相當于掌握了與電視機連接的通道。但一旦需要“換頻道”或者“關小聲音”,我們實際操縱的是遙控板(句柄),再由遙控板自己操縱電視機(對象)。如果要在房間里四處走走,并想保持對電視機的控制,那么手上拿著的是遙控板,而非電視機。
此外,即使沒有電視機,遙控板亦可獨立存在。
Heap 堆
Java對象本身永遠都不會置入靜態存儲空間
wrapper 封裝器 Scope 作用域
class ATypeName {/*類主體置于這里}
這樣就引入了一種新類型,接下來便可用new創建這種類型的一個新對象:
ATypeName a = new ATypeName();
我們在Java里的全部工作就是定義類、制作那些類的對象以及將消息發給那些對象
class DataOnly {
int i;
float f;
boolean b;
}
這個類并沒有做任何實質性的事情,但我們可創建一個對象:
DataOnly d = new DataOnly();
可將值賦給數據成員,但首先必須知道如何引用一個對象的成員。為達到引用對象成員的目的,首先要寫上對象句柄的名字,再跟隨一個點號(句點),再跟隨對象內部成員的名字。即“對象句柄.成員”。例如:
d.i = 47;
d.f = 1.1f;
d.b = false;
Method 方法
Java的方法只能作為類的一部分創建。只能針對某個對象調用一個方法
import的作用是指示編譯器導入一個“包”——或者說一個“類庫”
posted on 2005-01-24 22:33
小毅 閱讀(204)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隨見隨想隨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