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2011-10-22 13:01
冰浪 閱讀(436)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運營實踐
(寫于2011-4-17)
移動互聯網大潮已經強勢涌來,催生了大量的企業轉戰移動互聯網領域。同時,傳統互聯網巨頭,甚至非互聯網巨頭都積極布局移動互聯網,不為營收,只為占座。
與騰訊、百度等巨頭不同,初創的移動互聯網企業沒有雄厚的資金,沒有傳說中的VC支持,只能靠自己一步步去打拼。要在移動互聯網戰場中生存下去,產品贏利是緊急迫切的。如何贏利?下面我們就來探討一下。
1、免費產品,依靠流量變現。很多手機客戶端產品本身是免費的,也沒有提供其它增值服務進行收費。但通過客戶端中推薦第三方軟件或第三方WAP網站,更或者其它方式接入,將用戶導入到這些第三方站點中,進行合作分成,最終實現用戶流量變現。如天天動聽,墨跡天氣等。只要用戶基數夠大,這種分成收入也很可觀。
2、免費產品,集成第三方服務進行收費或者分成。如在客戶端集成一些商家優惠信息,通過使用優惠券進行折扣消費后分成;又如在客戶端提供更便捷的信息查詢、費用支付等服務,并通過合作性分成實現收入。
3、免費產品,通過廣告營收。在客戶端中植入第三方廣告或者廣告商的聯盟廣告,通過廣告,實現產品的間接贏利。這種方式在草根團隊產品更為普遍,也是最低成本的實現營收的方式。
4、互聯網產品免費,商業性合作項目收費。免費的手機客戶端產品本身不承擔直接贏利職責,只是通過免費,良好的用戶體驗和優質的產品服務擴大產品及企業本身的行業知名度和影響力和。通過免費的互聯網產品運營,為下一步產品項目化做好準備。有了產品知名度,通過進一步的市場拓展,積極與第三方企業尋求商業合作,如將產品改頭換面,內置于手機廠商出貨的手機系統中,為用戶提供更好的差異化服務。這就實現了產品項目化,最終實現了產品間接贏利。
5、智能手機平臺產品免費,MTK平臺產品收費。將產品按照手機平臺進行差異化設計,智能手機平臺,如iOS,Android,Symbian,WM等設計為開放互聯網的免費產品,主要目標是實現產品用戶量。而在MTK等封閉平臺上,設計為付費產品。通過與手機廠商合作,將客戶端產品內置到MTK手機中。由于山寨機(MTK)用戶群體的特殊性及手機平臺封閉性,使得對內置產品付費使用意愿更高。巨大的山寨機用戶量使用內置產品的營收變得十分可觀。
6、Android平臺產品免費,iOS平臺產品收費。Android和iOS平臺用戶群體具有一定的差異性,歐美用戶與國內用戶也具有很大的差異性。在iOS平臺上采取收費下載使用,在Android平臺上免費下載使用的策略;或者歐美版收費,國內版本免費的方式實現產品用戶量及產品收入的雙向運作。
7、產品前向收費使用。此類產品具有一定的收費資本,如內容或服務或產品的優質性甚至是壟斷性,通常采用包月收費的方式。此種方式贏利模式清晰,但需要較好的收費資本。
8、產品增值服務收費。通過在免費產品中提供更具價值的增值服務進行收費,如高級功能、VIP服務,個性化定制服務等。
以上幾點便是較為普遍的移動互聯網產品贏利模式,對于完全不做收入的免費產品在不討論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