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日企作PM的朋友終于去了一家歐美企業作SE,以下的是他的觀點,希望給大家和我在黑暗中苦苦求索的coder一點提示, 1.一個是歐美企業的外語環境太讓我期待了,我英語太濫了。技術環境也應該比我現在的要好得多,大型公司,管理流程相對于正規,也可以學一些相應的知識。 2.辛苦不辛苦,我可能考慮的少一些,在這個公司能混到這一步,跟我無數個主動免費為項目加班也分不開的,在那里其實都是很辛苦,沒有付出,不可能有回報的。 3.開發和管理,其實我個人沒有什么傾向,對這個我個人的感覺是隨遇而安,即使工作是開發,我也不會放棄學管理,畢竟學管理方面交的學費也不少了(公司安排的和我個人自費的不少培訓)。反之亦然。并且新工作雖然是開發,招聘時,我的管理經驗也是他們看中的一點。 4.最重要的兩點是,在老公司,即便我現在再努力,也就是一個pm(因為學歷比較低,而我們公司洽洽看中這個),而新的工作,可能將來會比現在更差,但是也有可能更好。挑戰多一些,人活著才有動力。 很同意上面一位朋友說的 “人有的時候要經歷一些變數才會成長”, 雖然我不是那種習慣于1年換一個工作的人,但是從畢業到現在一直在一家公司,有時感覺自己像一個井底之蛙 對于一位朋友說的拿到公司的股份就是感覺自己當了企業主人的想法,其實在小型公司,這個股份其實根本給你帶來不了什么,也就是把你的年終獎金分成兩份。其實像我們公司,根本不缺錢,之所以讓我們買股票,就是為了不讓你輕易走,員工管理的一種手法而已 |
國內做技術的普遍比較浮躁,coder時刻想著跳槽,以為這是漲工資最快捷的方式,不真正關注自身技術實力的增長,寫出的代碼慘不忍睹質量也沒人管。公司拿coder當牛馬使喚,老板只看重做市場的,拿項目只靠吃飯塞錢,根本不管公司是不是有這個實力。
所以,如果真想在做技術這條路上有所作為,還是去歐美外資的好,那里的環境比較好
posted on 2006-09-07 10:30
壞男孩 閱讀(289)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生活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