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舊是公司團體票,家住河北,早上5點就起床出發,這意味著我對這次QCon有著很高的期望。其實在公司時,團隊一幫人就為第一天的票而爭個不停,最后,我說,我住河北,于是,獲勝,上午,同事南方,下午。
早上是三場專題演講,分別是Facebook的《支撐Facebook消息處理的HBase存儲系統》,Oracle的《Java EE 7平臺:走進云計算》以及《在實踐中實現企業的敏捷性》,最為期待的無疑是在中國并不存在的Facebook。
上臺的Facebook是個年輕的小伙子,典型的悶騷性程序員,坐第三排,竟能看見他幾次臉紅的笑,沒能引起共鳴,一個人自己笑。PPT做得不是很好,很多文字,費勁的去看,卻因為近視而始終看不完。其實個人最為關心的是為什么選擇HBase,它解決了什么問題,以及從Mysql切換到HBase后的相關對比數據,很顯然,我失望了,除了最開始提到每月處理11TB聊天消息和14TB郵件以外,再沒有看到任何數據,我現在越來越迷戀數據,當你說什么東西好的時候,對不起,請拿數據說話,不要用主觀感受,不要拿什么大大提高了效率,客戶很高興之類糊弄人。介紹了Facebook的技術棧、HBase的優點以及Facebook對其的擴展,都是一帶而過,沒有深入;提到了對系統運行的有效監控,這也是我非常感興趣的點,同樣是一帶而過;提到了Facebook采用新技術時最優先考慮的是快速上線與最小風險,有些感觸,寫程序一定要避免開發人員鍍金與需求鍍金;提到了與開源社區的有效互動。
總體感覺就是,太泛了,沒有一個點能夠深入,很不給力。團隊內部要求做個分享,我想,我會說,很簡單,打開瀏覽器,輸入google,回車,再輸入關鍵字Facebook加HBase,回車,好了,就是這些。
第二場是Oracle的《Java EE 7平臺:走進云計算》,開始之前,周圍的人都在說接下來是廣告時間。還好,不是廣告,但是,同樣,打開瀏覽器,輸入google,回車,再輸入關鍵字Java EE 7,回車,好吧,也就是這些。關鍵詞:容器、PAAS、資源與狀態管理、更好的隔離性、對緩存的標準API、管理和監控、打包、版本、模塊化以及各種規范。演講的老先生讓我想起了大學時的計算機老師,不管樓下風吹雨打,我自屹立巋然不動。
我想,是不是這種綜合性大會決定了每個話題都不能深入?
第三場給了我驚喜,如果是在兩年前。嘉賓顯然比前兩位有更多的演講經驗和技巧,PPT很干凈、甚至還有視頻,能夠開些玩笑。但是,實質的東西太少,核心就是需要知道Why。我想,這個在TW已經是反復強調的原則,做任何事情都要想清楚為什么要這么做,這么做解決了什么問題,而不是直接拿一些所謂最佳實踐去套,不存在最佳實踐,只存在適合本項目的有效實踐。我們的目標不是實施敏捷,而是對項目進行實實在在的改進,所謂敏捷,不過是個bizword,很多實踐早已存在多年,現在突然全被稱為了敏捷實踐。說到這里,不得不再提自己對所謂Scrum認證的惡感來。
哎呀,真平淡啊,沒有太多收獲。但是明顯感到INFOQ的組織水平提升很快,最突出的是大會茶歇時開始播放廣告了,記得09的時候,還是無聊的播放維多利亞的秘密呢,當時就很詫異,這么好的廣告時間竟然被浪費了。另外,大會人員也比前幾屆多了。但是這些人都是些什么來歷呢,中午吃飯的時候,明顯感到一些人是通過公司來打醬油的,不管怎樣,有線的贊助商多了,交費參會的人多了,對QCon都是好事。
我在想,QCon是否能夠在會前就將PPT開放出來呢,這樣,不用去賭運氣,南方應該就比我的運氣好。
http://www.tkk7.com/ronghao 榮浩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posted on 2011-04-10 13:29
ronghao 閱讀(2169)
評論(2)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心情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