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ort url(http://www.tkk7.com/CuteSoft_Client/CuteEditor/Load.ashx?type=style&file=SyntaxHighlighter.css);@import url(/css/cuteeditor.css);
尋找用戶軌跡的“探索性測試” 《轉載》
國內的大部分公司在做交互設計的時候很大部分都是處于探索階段,但是因為產品的商業價值很難允許失敗,所以很多設計師對于交互設計的結果都很難確定,甚至會因此屈服于商業價值,從而導致了一個惡心循環。
在上次的D4設計論壇中,針對于口碑網改版的設計方法,UT斯達康的設計經理提到了利用新舊入口的方式來進行用戶測試,并提出了使用新界面提供老界面入口的方式進行用戶測試。在我們設計產品的時候其實也可以利用產品的特性進行一些“探索性測試”。
測試大致可以分成幾種:一種是驗證性的測試,在知道結果的前提下進行驗證的測試,一般運用在學科領域的實驗室中,更多的是對理論數據計算的結果進行驗證;還有一種是探索性的測試,在未知或者并非全部了解的情況下進行探究的測試,主要是針對新產品新事物的一種嘗試。探索性測試更多的使用在創業型產業領域中。
Tidwell,J在《Designing Interfaces》中提到“在設計各種軟件界面時,可以給用戶留下實驗性的通道來讓他們探索和嘗試,同時別讓用戶付出任何代價”解釋了產品在使用探索性測試的時候應當注意的問題,在兼顧探索性測試的同時要避免給用戶帶來的阻力。
在交互設計中,探索性測試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A-B test
這種方式主要是在不明確產品的目標數據是否能夠符合前期目標時所采用的一種模式。主要工作便是將產品的新舊版本平均隨機的分配給用戶進行使用,利用一至兩天的時間進行數據檢測,獲得橫向數據并進行比較可以得出新版本的優缺點以及確定修改的權重比。這種方式主要的優點是可以直接給出橫向比較的情況,直觀的了解新產品的優缺點,不過它的缺點是只限制于設計師對產品服務端更新優化的權限時刻保留,并不適合散發式單線使用產品(主要是指產品的控制權暴露在用戶端并且沒有和服務器端進行數據交互)。并且A-B test的模式會犧牲部分用戶的使用狀態,會給企業的用戶使用度有所降低。
2、新舊飽和測試
新舊飽和測試主要是指推出新產品,但仍保留原產品的入口,進行用戶測試。剛才說過,口碑的改版也是利用這種模式進行,而且還包括了淘寶、Google等網站也經常利用這種測試方法進行探索。它主要的優點是能夠在新界面不影響用戶的前提下,給用戶返回舊界面的通道,減少用戶犧牲,并且也尊重了合理撤銷的理念。從用戶角度出發進行的一些改版往往會不明白用戶的使用情況到底如何,從商業角度來看新產品的價值點則是更高的,所以這種測試方式可以大大降低商業風險,并且利用“撤銷概念”提高了用戶體驗。但它的缺點是浪費了產品空間,給服務端帶來了數據兼容等后臺的壓力。
3、引導性測試
這種方式是指利用現場演示的方式為用戶進行解說,更多是指還未上線前的一種用戶測試。這種測試的優點是設計師能夠更加貼近用戶了解用戶的想法。但是這種方式有很多局限性,首先是人員數量上比較少,其次是產品不夠成熟,往往會帶來很多用戶并非真正理解產品,再者就是人工引導會給產品的可視化交互帶來一定影響,無法得知用戶的交互軌跡。這種測試很多情況下都是用于全新的產品。
4、發散性測試
這種方式也是比較傳統的方式,主要是設計師不斷借鑒其他產品的用戶數據進行模擬從而得出測試預估結果,并且通過多種途徑為預估結果進行數據監測。例如獲得產品的使用量,用戶的關注度,投票數等方式來了解真實環境中的用戶模型,并更新改進原產品。它的優點是能夠逐漸提高產品質量,以及設計師的預估能力。但這種模式主要缺點是周期長,預估能力要求高,二期修改成本大,對于現有階段的公司來講雖然用的比較多,但卻不是最可取的一種方式。
這幾種測試方式,并非等同于可用性和易用性的用戶測試,而是對目標數據的一種產品設計預估測試。雖然目前很多公司對于交互設計還是個探索,但是如果合理利用這幾種“探索性測試”的方式來獲得更多寶貴數據的話,交互設計的路應該會走的更順一些。
天貓 軟件自動化測試開發
posted on 2013-09-27 14:44
zouhui 閱讀(154)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2.軟件測試 基礎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