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思考的問題,其實都是圍繞著
Web2.0的。Web2.0是什么呢?無數的人可以有無數的回答,我的理解是:Web2.0意味著用戶體驗更好的Web應用。最近業界也頗發生了幾件大事,我來隨手點評一下。
1、WebWork與Struts合并了。
Web層方面我現在非常看好Struts Ti。Webwork從技術上是非常前衛的,即將發布的2.2版本提供了很不錯的AJAX功能,并且易學易用,它的主要問題在于文檔缺少,社區小,用戶少。現在Struts Ti結合了Webwork的先進技術和Struts的龐大社區,再…
與其說兩者的結合,我情愿極端的看成,這是webwork自己的放棄。這其中也許存在不少的原因,個人能力上的,外部環境上的。但在我看來,webwork,這個象征著靈活,先進,優雅等等完全可以用一系列美好的形容詞的框架,已死。用戶能做出的選擇將會更少,web框架之間的競爭開始重量級升級,那些小型的,美麗的框架將會由于沒有商業公司或者社區的支持而死得無聲無息。這個世界回歸到了壟斷的世界。
為什么有這么大的反差?其實是在對WebWork的AJAX擴展上,有了分歧。robbin對于WebWork的這一進步同樣評價很高。而Michael Chen和DLEE這些原本就做過不少AJAX應用的朋友就覺得是丑陋的。
對于 WebWork Ajax 支持的失望(dlee),而Michael Chen則附議到:“深有同感。不過我的觀點在美感方面。前些日子scud在BJUG的聚會上做了一個關于Webwork2.2的topic,其中談到webwork的ajax的支持。在我看來,那些remoteDiv, a, form的ajax標簽,使用起來實在是丑陋不堪。當時跟冰云說,webwork現在的team leader一定不是 Richard Oberg了,否則他怎么能容忍這么丑陋的設計呢?”
再進一步問:“為什么對于WebWork的AJAX支持的評價上,有這么大的差別呢?”我的看法是:這就是立場不同所導致的了。究竟是站在傳統Web框架的立場來看待AJAX呢?還是站在AJAX的立場來看待傳統的Web開發。
站在傳統Web框架的角度,“Ajax 其實不過是一堆 JavaScript、HTML 和膨脹的邏輯混合在一輛巨大的失事火車里面。”(dlee翻譯的WebWork作者的一段話。)對于他們來說,AJAX就是一個必須閉著眼睛吞下去的一個蒼蠅。以這樣的態度弄出來的東西,能不丑陋嗎?
站在AJAX的角度,來看傳統Web開發,這個方面目前的確還不夠明朗。打個比方,企業應用架構模式(PoEAA)由Martin Folwer總結出來以后,大家都覺得心里有底,腳下有根了。而現在呢?Web應用架構模式(PoWAA)呢?這個東西大家原來是有一套的,當AJAX出現之后,成熟之后,普及之后,我們也同樣期待這有人來總結出新一代的,Web應用架構模式。注意是架構模式而非設計模式。這樣的模式,現在似乎還沒有出現。只不過站在AJAX開發者的立場來看,總結出這樣的新模式,才是正途。
我現在因為要準備寫一本AJAX方面的書,自然也就開始思考這方面的問題,在和李錕、澤欣等朋友的討論中,也在思考這樣的問題,舉個例子,AJAX之后的MVC,控制層是不是可以完全放在客戶端,而服務器端僅僅是一個模型層。說實話,還沒有想清楚......
2、Java Web Alignment Group成立
這件事情讓江南白衣相當的興奮。在他的N個blog里都發布了這個
Good News。據說有一堆大佬(達到36個之多)是這個Group的成員。我在白衣的blog下留了一句話: 突然想到一個場景,鹿鼎記里的江湖群豪,前明志士們聚在一起開的那個“殺龜大會”。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聯想呢?因為我從來對于這種所謂的大聯合不抱幻想。
根本的原因在于,技術的事情,不是人多力量就大的,不是聯合了就能夠統一的,小舢板不是捆在一起就成立“航空母艦”的。為什么現在Java Web Framework如此分裂?為什么幾十個框架斗不過一個Ruby on Rails?RoR的勝利,不是豐富的勝利,不是強壯的勝利,而是簡單性的勝利。你幾十個框架合在一起,只會更加復雜,更加煩瑣,更加丑陋。這樣的聯合,根本就是連失敗的原因都沒想清楚。36個大佬,能在一起設計出一個框架來?Java界的權威們,誰服過誰了?
現在傳統的Java Web Framework,一方面在面對各系其它語言的Rails的框架沖擊,一方面又面對著AJAX新思維的沖擊,新的架構模式尚未出現...。要搞出一個新的、Java的、快捷的、Web開發框架,任重而道遠啊!
3、微軟推出SSE
其實這也不算啥,我的朋友
Wolf,他們的網站叫做“
i170”,在他們的客戶端,已經早就實現了雙向RSS同步了。
我們其實不慢,只是宣傳的本事不夠......
posted on 2005-12-01 10:25
讀書、思考、生活 閱讀(2566)
評論(7) 編輯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