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歲的北師大“才女”吳瑩瑩,不久前成為美國企業(yè)Topcoder的“亞洲區(qū)副總
裁”。一輪新的造神運動又興起了,這個還在上大三的女生,成了北師大和教育部力捧
的新一代張海迪似的人物。
真相如何呢?
從新聞報道中,我們大約可以知道,這個女生有“一百多項發(fā)明和三項國家專
利”,在人民網(wǎng)的“2006年全國大學生年度人物評選”是這樣介紹的: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系的2003級學生吳瑩瑩同學,用她二十年的青春生命奏
響了一曲動人的旋律。十五年的發(fā)明歷程,她創(chuàng)造了一百項發(fā)明和三項國家專利;十二
年的競賽道路,她為師大實現(xiàn)了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歷史上獎牌零的突破…”
“用十年的時間,吳瑩瑩同學在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路上,不停地向前邁步,然后取得
了累累碩果。這些碩果是:100項發(fā)明。在吳瑩瑩同學的100項發(fā)明中,“OPEN書系快速
檢索裝幀技術”、“速查字典及其檢索方法”以及“動態(tài)計數(shù)印章”三項發(fā)明已經(jīng)獲得
中國國家專利,同時還有更多的作品在不斷完善和申請國家專利的過程中,一些作品已
經(jīng)開始申請國際專利?!?
可以說,這“100多項發(fā)明和三項國家專利”就是吳瑩瑩造神運動的核心材料,
這100多項發(fā)明都是什么呢?什么可以稱作發(fā)明呢?我們小時候就試著嘗試一些小手工藝
品,風車,小桔燈,是否也可以稱為發(fā)明呢?至于到底有多少“發(fā)明”我們無從考證,
只能憑著吳瑩瑩一張嘴,說是啥就是啥了,不過在最近的一次搜狐訪談中,吳瑩瑩這樣
談自己的“發(fā)明”:
““我所有的發(fā)明都是源于生活”
主持人:那么在你做的這些多發(fā)明里面,你還記得你當時做第一個發(fā)明的
時候,你是基于什么樣的一種想法做了這樣的發(fā)明?
吳瑩瑩:其實我覺得我所有的發(fā)明都是源于生活的,都是對于生活所得出的,
像我的第一個發(fā)明,自吸水花盆非常的簡單,小的時候跟我爺爺住在一起,爺爺就經(jīng)常
一早一晚拿著一個小水壺澆花。那個時候我問爺爺,為什么需要每天都這樣澆花呢?爺
爺告訴我,必須要一早一晚的澆,才會讓它的土壤隨時的保持濕潤,然后我牢牢的記住
了爺爺對我說的,要濕潤,而且要隨時濕潤,然后我就想,可不可以用一種辦法,能夠
自動的達到這樣的效果,我爺爺就不用那么累去每天一早一晚的澆花了,然后那個時候
正好在《十萬個為什么》里面看到了一個有趣的小實驗,《十萬個為什么》就說,你拿
一個臉盆,裝滿滿的一盆水,在臉盆壁上搭一塊毛巾,那個小小的毛巾就會把整整的一
臉盆水引到外面去,那個時候我突然想到了爺爺花盆的灌溉,然后就想可不可以用類似
的方法達到一個同樣的效果。當時做了很多的實驗,開始在旁邊放了一杯水,之后經(jīng)過
多次改進,做成了這樣的形式,里面一個小花盆,外面一個大花盆,兩個花盆之間填滿
了水,通過一根線連結(jié)其他,這樣的話就可以保持隨時的濕潤?!?
哦,我們明白了,原來這就算是“發(fā)明”了,接下來吳瑩瑩開始大談她的舞蹈
事業(yè),她的讀書事業(yè),再也不提所謂“一百項發(fā)明”了。
從“100項發(fā)明”難下結(jié)論,不過“國家專利”總有案可查吧?諸位不了解專利
的可能不知道,什么人什么東西都可以申請專利,只要沒有跟以前的專利重復,一個創(chuàng)
意,一個想法,一個外觀,都可以申請國家專利,只要交幾百塊錢申請費,我就是把我
本科的畢業(yè)論文申請個專利也無不可。
在中國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專利檢索“吳瑩瑩”作為專利人,我們得到如下結(jié)果,真是
大開眼界:
序號 申請?zhí)?專利名稱
1 00113090.0
字典檢索方法及其速查字典
2 99233230.3
帶鉤的勺子
3 00223593.5
速查字典
4 01275751.9
洗衣、洗澡、洗碗水回收再利用裝置
其中“帶鉤的勺子”是湖北省的一個吳瑩瑩的專利,“帶鉤的勺子系一種日常生活
用品,由勺柄(1)、勺瓢(2)、勺鉤(3)組成。勺柄(1)與勺瓢(2)固定連
接成一個整體,勺鉤(3)連接在勺柄(1)上。其優(yōu)點突出,能方便地掛在碗口上,
防止勺子滑落碗中,沒入湯里,有利于清潔衛(wèi)生。其結(jié)構簡單,容易制造?!?
“ 洗衣、洗澡、洗碗水回收再利用裝置”是北京海淀的一個吳瑩瑩的專利,我們可
以認為并非我們所關注的吳瑩瑩。
所以,吳瑩瑩同學有案可查的專利,僅有兩項“字典檢索方法及其速查字典”,和
“速查字典”,都是四川省成都市文廟西街106號的吳瑩瑩的專利。實際上僅能看作是一
種專利,描述如下“摘要: 本發(fā)明屬于一種字典的速查方法及其速查字典,特別是適合
漢語字典和英語字典的應用,也適用于詞典和帶章節(jié)的教材、文獻等。通過設置在字典
側(cè)面的更換碼、字母標識和音節(jié)標識查找單字或詞的第一和第二個字母確定單字或詞在
字典中的具體頁碼位置。采用本發(fā)明的字典檢索方法及其速查字典不但能提高字典和文
獻的檢索速度,而且字典不容易損壞,便于攜帶?!?
大家看明白了吧,其實就是一個小檢索字符,用來查單詞的第二個字母的頁數(shù)的!
所謂“OPEN書系快速檢索裝幀技術”、以及“動態(tài)計數(shù)印章”無案可查,也不知道是什
么東西,這個字典檢索專利申請時間是2000年,即吳瑩瑩在15歲的時候,而據(jù)稱,這個
OPEN書系專利曾“2004年獲得第四屆“挑戰(zhàn)杯”全國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計劃大賽金獎”。2000
年的專利有記載,而2004年的卻無記載?是不是很奇怪?
“奪得第二十九屆ACM 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亞洲總決賽銀牌,實現(xiàn)了師大在國
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歷史上獎牌零的突破”,更是奇哉怪也了,請看:
29屆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大賽總決賽是上海交大一舉奪冠, 上海交大主頁總不
會很無恥地竄改事實吧?“上海交通大學是唯一獲得此項大賽冠軍的來自亞洲的大學,
而且今年是他們第二次奪冠?!眳⒓颖荣惖膹偷┐髮W、北京大學、香港大學分列第6、1
1、12位,何來北師大?
“當年11 月15 日,她當選ACM 亞洲助理主席,成為了第一個進入ACM主席團的中國
人,繼而應邀出席第三十屆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世界總決賽及其最高首腦會議RCDS
.”,哈哈,這就更荒唐了,ACM是跟IEEE齊名的學術機構,還沒有中國籍教授能夠進入主
席團(美籍華人有),一個大三的小毛丫頭,就可以進入ACM主席團,何況她的專業(yè)并非
是計算機。事實真相在Topcoder主頁說的很清楚了:
“ is a member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 and the Associatio
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member 的意思就不用說了吧,每個人交一年的年費幾
十美元就可以享有會員權利,收到會刊,看這帖的人說不定很多都是ACM會員或者IEEE會
員。
總之,透過吹得天花亂墜的新聞稿,包括這個重頭吹噓的“2006年全國大學生年度
人物評選”,沒有幾句話是真的,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真實的吳瑩瑩,一個有點小聰明,
從小喜歡鼓搗個小發(fā)明的,長大后有些活動能力的女孩,被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螺絲殼公
司聘用的僅有一個人的“亞洲區(qū)副總裁”,經(jīng)過包裝之后,成了一個100多發(fā)明的女科學
家,ACM主席,國際知名大企業(yè)的副總裁,ACM編程大賽的銀牌得主,簡直就是神童在世
。
朱涵大家還記得嗎?在學術上,我不相信神童的存在,更不相信在中國會出現(xiàn),吹
得越高,將來打破真相的時候,跌得就越慘,我相信,吳瑩瑩的神話,持續(xù)不了多久了
。
最后祝吳瑩瑩好自為之。
posted on 2006-12-13 14:57
飛鳥 閱讀(1263)
評論(4)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