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990年畢業進入企業的,到今天,已經有16個年頭了。當領導也有8個年頭了。回顧自己的歷程,每一次和新人談話,都是那么些內容,就把這些話寫出來吧。

一、干一行愛一行

不要覺得這句話是土得掉渣,在我看來,實在是一句經典。

你剛進入社會,接受得第一份工作,會是什么呢?除了極個別的,我想一定是很普通,很單調,很簡單的工作。

作為一個大學畢業生,一旦長時間干這些,你是不是覺得很委屈?是不是覺得身不逢時?其實你錯了。

越是簡單,越是基層的工作,越容易讓你成長。什么事情都是相通的。比如,我就在“材料稽核”這個崗位上干了6年。

“材料稽核”這個崗位在財務系統的地位是什么呢?說它是最低級,最基礎的崗位一點不為過。這個崗位,其實就是把庫房每天材料的入庫、出庫單據收集起來,分類匯總,以供其他的會計使用。

簡單吧?單調吧?

可是我在這六年里面學會了什么?

1.全公司的物流流程我掌握了,并且在日后作為主設計人員全面修訂和編制了公司新的物流流程;

2.公司的成本核算,我全部弄明白了,并且在日后,成為公司成本核算的權威;

3.公司的采購流程,是我組織修訂和編寫的;

4.公司財務核算內容我極為了解和清楚。

5.公司最早的計算機財務核算軟件(會計電算化軟件),我參與了和材料結算有關的編程工作,獲得當時的電子部優秀獎。

還有其他的一些方面的成就也就不一一列舉了。

直到如今,很多同時也在驚訝我的這些成就。我為什么可以獲得這些經驗?很簡單,就是干一行愛一行。

我接手這個崗位的時候,就在想我可以學到什么,里面有什么東西我沒有理解透的?我有什么辦法可以讓我有成就感的?

所以我研究它。

任何制造業,它的生產成本一定是從領用材料開始的。所以我去了解我匯總了領料單據以后,其他的會計是怎么樣使用的;

同樣,我也去了解材料入庫的單據,其他的會計又是怎么樣使用的,于是我搞懂了公司的采購流程。

這里面我最自豪的一件事就是避免了公司的損失和糾出了幾個吃里扒外的采購員。我利用計算機,在我們的軟件里面,加入了庫房入庫單據的勾稽關系,改變了以前會計人工核對的方式。

99年年初的時候,一個部下告訴我,說一張《入庫單》顯示已經使用了,無法付款。我仔細一看并到出納那里了解,這張《入庫單》竟是半年前已經使用并付了款的。出納告訴我,當時在裝訂的時候,就發現少了一張《入庫單》,已經向自己的直接領導匯報了。

后來查出,是公司經辦采購員偷了張單據,現在再一次要求付款!!!

這樣的事情后來有發生過一次。

各位可以想象,當時我的成就感是如何的偉大了。兩次一共將近300萬!!!

就是靠著這種態度,我成功了。

二、虛心學習

這句話也是老得掉牙得話了,可它依舊是一句經典的話。

不管干什么,虛心二字很重要。遇到問題,我一般自己先想一下,想不出來,馬上就不想了,四處去問。問完再想,就明白了。

這樣做,有幾個好處:

1.形象好。

虛心請教的過程,就是拍馬屁的過程,被請教的同事心情是極為愉快的,對你也是另眼相看的,時間長了,有時還會主動傳授你有用的,寶貴的經驗。

2.少走彎路,既得了市惠,又提高了效率

一個想,肯定不如大家一起想。所謂“群策群力”就是這個意思。自己的工作經驗、學識等等方面的限制,以及長時間養成的一種慣性思維,會在無意之間把你拉入牛角尖,這個時候,你如果不趕緊虛心去討教,嘿嘿……

3.除了學習工作經驗,還要仔細學習其他人的公關經驗。

總之,老夫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句話,不是白說的。

三、端正心態,明確工作的目的。

你工作的目的是什么?這里的戰友們有誰能真正回答出來?

我覺得我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解決吃飯睡覺的基本生活目的,另一個是增強自己工作經驗,為提高吃飯睡覺的檔次做準備。

什么叫“工作經驗”?我認為就是你發現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內對外的公關能力。

端正了心態,你才會干一行愛一行,你才會發現這里面的內容太多,需要你去意義消化,越是這樣,你的樂趣也越多。不斷的去發現你現在的工作和其他工作的關系,你的思路也就越開闊,你的經驗也就越豐富。

我經常告訴我的部下:“你和你同學或者其他人比什么?不是比現在如何,而是比將來”。

16年來,我的部下一共大約有60來人辭職吧,辭職的原因很簡單,這些人基本上都是農村的孩子,剛進公司的時候,工資都非常低。我有一句話他們都聽進去了:

“在這里三年,你們再出去,一定是高收入人群。工資低,就當交學費吧。”

現在這些人果然都是搞收入人群。最牛的兩個人,在上海,試用期工資3000,當時真的是嚇了我一大跳。

我為什么不出去?道理也是很簡單,有了家,有了老婆孩子,這點收入還過得去。我不是那種“年輕時拿命換錢,年老時拿錢換命”的人。

羅嗦了這么多,也是有感而發,請讓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