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企業經營、個人生
活方式產生一場革命。電子商務在流通領域的應用,可以降低庫存,增加庫存周轉次數;由于網上交易費用低廉,可以極大降低銷售和運營成本,電子商務對現代物流理論和技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我國目前正大力發展電子商務,認為這是我國今后的經濟增長點。
借助于互聯網,電子商務將整個世界聯系在一起。電子商務的推廣,加快了世界經濟的一體化,因為電子商務的跨時域性和跨區域性,使得物流活動必然呈現跨國性,國際物流在整個商務活動中愈來愈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1985~1995年間,我國國民生產總值平均保持20.3%的年增長速度,對外貿易增長速度為27.5%。同期國際物流中,集裝箱運量增長速度為31.5%,1995年外貿貨運量達1108萬噸??梢?,我國國際物流量和對外貿易是同步增長的,均超過了同期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我國加入WTO后,借助電子商務,國際物流的將呈加速增長的趨勢。
在商業運行中,不同的交易方式,會產生不同的物流模式。在電子商務這種交易方式下,物流模式的特點將是國際物流、跨區域物流不斷增加,與之相應,第三方物流模式將成為一種必然選擇。
以下我們主要討論消費者和企業之間、企業和企業之間電子商務下的跨區域物流問題。
一.電子商務下的消費者——企業間跨區域物流
企業對消費者的業務,(即BusinesstoConsumer,簡稱BtoC)又稱直接市場銷售,主要包括:(1)有形商品的電子訂貨和付款,這類業務需要利用傳統的郵政服務或商業送貨服務加以配套,所以稱之為間接電子商務;(2)無形商品和服務產品的銷售,如計算機軟件、娛樂產品消費、訂票、付款、信息服務等,供需雙方可以在網上直接實現交易,又稱為直接電子商務。我們以有形商品的電子商務,如網上購物為例,分析其貿易流程,過程如下:
用戶通過網上商城向商家提交購貨訂單,交易雙方向認證中心提出認證申請,并獲得CA證書;商家把用戶的CA證書和有關信息傳送到自己的收單銀行;收單銀行向用戶所持信用卡的發卡銀行詢問,查詢用戶信用卡是否屬實;發卡銀行認可并簽證這筆交易,把用戶貨款劃給收單銀行;商家向用戶發送貨物和收據;交易成功;發卡銀行向用戶定期寄去信用卡消費賬單。
這種交易過程沒有商業談判,交易雙方不進行詢盤、報盤、還盤等活動。如果這種網上交易是跨國性的,那么隨之進行的國際物流活動將會遇到麻煩:
假設A國的消費者在B國的網上商店,用國際通用的信用卡購買了商品,若要將商品送到消費者手里,對于小件商品,如圖書,可以通過郵購;對于大件商品,則是速遞公司完成交貨。對于零散用戶,采用以上兩種方式送貨,流通費用顯然過高,目前,這些流通費用一般均由消費者承擔。國際物流的總目標是為國際貿易和跨國經營服務,即選擇最佳的方式和路徑,以最低的費用和最小的風險,保質、保量、適時地將貨物從某國的供方運到另一國的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