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有兩個嫌疑犯,合謀殺死了一個人,之后被警察抓住,警察將他們分開審訊。并告訴他們說,如果你們兩個人都不說的話,以我們現(xiàn)在的證據(jù),我們可以讓你們坐一年的牢。如果你招供了,而你的同伙沒有招供,那么我們將當(dāng)庭釋放你,你的同伙關(guān)20年。如果你和你的同伙都招供了,那么我們也就沒有必要照顧你們?nèi)魏我粋€,你們一人關(guān)10年。
這就是著名的囚徒困境。處于困境中的囚徒,該如何選擇呢?
如果我是那個囚徒,我不說,你說了,我被關(guān)20年。你說了,我也說了,我關(guān)10年,只有你不說我不說的情況下,我還要關(guān)1年。這里還有一個極大的誘惑,那就是我說,你不說,我可以當(dāng)庭釋放。人性如此不可靠,綜合判斷的話,還是說最保險,保不齊還能當(dāng)庭釋放呢?不如賭一把。
這就是我全部的如意算盤,可惜,另一個囚徒他又不傻,他也會這么想。于是,利益最大化的可能性變成了永遠不可能達到的彼端。而10年這個選項變成了我唯一的下場,也是我們雙方唯一的下場。這個次壞的結(jié)局被稱之為雙輸。我們追求的利益最大化的那一點被稱之為單贏。而每人都得到次好的那個看起來更不可能的選項被稱之為雙贏。
這個故事中其實并不虛幻,現(xiàn)實中的我們都是這樣的囚徒。想想日常中遇到的一些類似的情況,真的是非常的熟悉。
現(xiàn)實中的情況復(fù)雜一些,可是道理相同。我們每個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可是長遠來看,最大化的利益或不曾降臨,或稍縱即逝。我們最終得到的只有那個次壞的選項。不過還好我們還可以合理化,安慰自己說,總算沒有到最壞的結(jié)果。但實際上我們明明可以到達雙贏的結(jié)局。
從剛知道這個故事的時候,我就發(fā)覺工作中的情況與此非常類似,于是我想,應(yīng)該找辦法擺脫這個困境,遠離雙輸,通往雙贏。我覺得,憑借敏捷方法我可以不用陷入這個困境。可是我錯了,以前的困境拼圖并不完整,敏捷方法恰恰是補完了這個困境通向雙贏的那最后一塊拼圖,至此一個完整的囚徒困境才算是建立完成了。有誘惑,有陷阱,有希望,于是也就有了困惑。于是,困境始成。
在這個困境里,企業(yè)那點道道,就不說了,大家都很熟悉,可是作為我們程序員,就多么高尚嗎?
敏捷要求全能小團隊,可對于程序員來說,只干自己擅長的那一攤事,然后拿工資是利益最大化的選擇。抽空還能自己學(xué)點東西提升一下自己。或者聊聊天、泡個論壇、玩?zhèn)€網(wǎng)游什么的。我們自己做出了并不比企業(yè)高多少的選擇。通過雙方的不懈努力,終于,企業(yè)和我們達到了雙輸?shù)慕Y(jié)局。簡直就是悲劇。悲劇一再上演著,卻沒多少人太在意,至少大家都可以安慰自己說,總算沒有到最壞的結(jié)果,一定是哪里做的不夠好,再改進一些會好的。可惜,自然規(guī)律是很無情的。你做了這個選擇,就只有這個結(jié)局,于是悲劇一再上演。
沒有解決的辦法嗎?有,當(dāng)囚徒困境不是模型里的單次博弈而是多次博弈時就有解。可以采用一報還一報的方式,當(dāng)一方選擇個人利益最大化的選擇時,那另一方也選,直到對方放棄。也就是不停的雙輸,并且溝通,直到大家一起回到雙贏境地下。這就是囚徒困境的唯一破解之法。只可惜這個方法也有問題。第一個選擇個人利益最大化的人會在這個方法中獲利。如果利益比較大的話,反復(fù)幾次,他就可以有機會破壞這個平衡,將雙贏博弈再次變?yōu)榱愫筒┺摹K裕瑧土P機制也是很需要的。
方法有了,可是模型畢竟是模型,現(xiàn)實比這復(fù)雜得多。在囚徒困境之外,你會發(fā)現(xiàn),還有團隊這個群體存在。當(dāng)一個人做選擇很容易,當(dāng)一群人做選擇的時候,就很難了。按照大眾心理學(xué)的說法,群體幾乎是沒有意識的。所以這個時候,我是只能感慨個人的渺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