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會是Scrum里的一個實踐。
最近才意識到,這種東西一點都不時髦。很多理發店,飯店,他們早晨都有這個。今天在大鴨梨看到他們的晨會,頗有感覺。看著他們都站在那里,覺得跟站立式晨會差不多。不同的是他們的員工,年齡層比較低,處于還比較毛糙的年齡。也就是說,不僅需要教育怎么做事,還得教他們怎么做人。所以在這個晨會上,經理教育他們說,不要混日子,十年后,你們如果沒做出什么來,一生就這么過去了。跟他們說,要當面說壞話,背后說好話。也就是進行人性和行事風格上的教育,也可以說是一種文化上的教育。經理教育完,幾個像老員工的來說加單要寫名字,不要怕寫了名字會怎么著等等。雖然是端茶倒水送飯,但是需要注意的還真是不少。前臺,服務員,后廚,這之間也是需要溝通規范,任何一個溝通不符合規范,就會出亂子。
比較起來,敏捷的實踐只是要求個人說自己做過什么,要做什么,有什么問題。不過我發覺,有些話,其實是應該在晨會的時候應該強化與灌輸,不見得是每天,但是隔三差五的就該講講。關于工作態度,配合。這是員工培訓的最好時機。在這里用力,雖然不會有奇跡般的效果,但每隔一段時間肯定會有一點切實的進步。企業與企業都是不同的,有自己的氛圍,那所謂的文化,就是企業的性格。員工與員工更是不同。但是企業喜歡的員工其實都很相似。不喜歡的員工卻各有各的不同。所以企業經常培訓員工。但我是不相信給員工搞一兩次課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有天在快餐店,聽到一個老銷售教育一個新銷售說,鴨子聽鷹講怎么飛。上完課,鷹飛回家了,鴨子還是走回家的。不能飛的鴨子又不缺什么,野鴨就能飛。所以,僅僅幾天的員工培訓能改變什么呢?不能指望著幾天就能給公司制造出好用的員工來。公司對教育的重視不夠說小了是不把自己的錢當回事,說大了其實是社會責任的缺失。
你們10年后還一事無成,這是給員工灌輸的一種危機意識。要當面說壞話,背后說好話,這是對員工進行人性的教育。這像是領導說的話,有人說,領導兩個字是領袖+導師。身為導師不引導人光明磊落,就不能怪人言可畏。有喜歡以流言御人的領導才有大量到處嚼舌頭的下屬?,F代企業不是古代的官僚衙門。該專心搞的是經營而不是政治。
散會后,員工繼續去工作了。你說這個晨會有什么作用嗎?不知道,就像一顆石頭扔進了平靜的水里。一陣激蕩過后我們什么都看不到了。但是,我想,日積月累,石頭扔得多了。在你不注意的時候,水面會悄悄上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