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首頁看了一篇很有意思的博文:
談一談在家辦公的利弊
其實在家辦公對我來說是一個很遙遠的夢想。但是人總不能放棄夢想啊。也來一個假想吧。
說是假想,其實這些手法也是來源于一些分布式開發的討論。而在家辦公在一定程度上構成了分布的情景。
最早聽說分布式開發是一篇講分布式敏捷的文章,之后一直對這種神奇的開發模式十分向往,也看過一些討論貼,借著這個話題也來寫一些東西,主要考慮一下Web2.0產品對分布式開發可能會有的一些幫助。在那篇文章曾說到分布式開發的基本原則:
(注:可以接觸到實際客戶的一端一般稱為on-site,另一端可相應的稱為off-site)
原則說得很到位,總之,無條件的提高交流的效果。在手段上我覺得在web2.0時代,我們有很多更好的工具可以幫助我們進行交流。
首先,對那個MSN和Y!的做法我就不是很同意,相比較的話Twitter不是更好嗎?項目組成員一人注冊一個Twitter帳號,所有人互相Follow。制定一個制度(先不考慮制度的建立過程)每隔一個小時寫一個正在干什么。Twitter不就是干這個的嗎?就像Twitter輸入框上面寫的:“What are you doing?”Twitter還能對話,而且所有的對話都是公開的,方便每個人加入進來,天生是個開放的環境。Twitter還能發到手機上,外出有事也能接到小組成員的工作動態。并且隨時插入討論。當然Twitter畢竟是國外的,可能會有很多問題,比如哪天被盾掉,那么嘰歪,飯否也是可以選擇的。相傳磯歪的功能比Twitter更強大。
接下來我說的更多像是給Google做廣告了,但是不管你承不承認,Google這些工具確實很有幫助。
第一個,Google日歷,Google日歷可以拿來做計劃和工作日志,每個人一個日歷,項目組再做一個計劃日歷。每個人的日歷寫自己的計劃和日志,項目組的日歷寫項目計劃和日志。可以幫助項目組跟蹤計劃和統計工作量。甚至項目經理或組長可以拿日歷分配任務。拿任務日歷和日志日歷跟蹤進度情況。
第二個,Google Group,google的這個論壇可以拿來做項目組討論的地方,每一個發起的討論都可以記錄下來,還避免了平常口頭討論時不容易回溯的問題。但是單純的GoogleGroup還是比較麻煩的,只有在結合了Google的另一個拳頭產品之后,這個手段才是可用的。那就是Gmail。
第三個,沒錯,Gmail,Gmail中可以直接對Group發帖或對討論貼進行回復,并且每一個討論貼都可以折疊和展開起來。同時各個Gmail用戶可以直接聊天,聊天記錄也可以被保存在Gmail中。一切都是便捷且可回顧的。
第四個,Google Doc,不管我們怎么討厭文檔,大多時候文檔是逃不掉的。大家分布的情況下,文檔的管理和共享是個問題,但實際上,即便是不分布的時候,我們的文檔的管理共享也是問題(我總是在飛鴿上收到大量的文檔,導致我的文件夾中文件膨脹速度太快,產生大量垃圾,每次到找的時候總也找不到需要的文檔。)。為啥不使用Google Doc呢?文檔可以輕松共享,且大家可以協作完成一份文檔。且支持版本控制。
第五個,Google NotePad,這是一個很有趣的記事本工具,他有很多種用途,在我看來,他可以做能夠共享的TODO List,而且一些點子可以隨手記在上面,當哪天差不多了可以導出到Google Doc,我們可以用它來制定自己的計劃,并共享給組長或組員。
Google的廣告做完了,再來吹吹Adobe的,Adobe推出了一款在線會議室:BRIO,目前還是測試版。
我申請了一個個人會議室試用了一下,還是挺不錯的。可以共享桌面、聊天、語音對話、視頻,上傳文件。這些對于幫助在家辦公的人開會是很有幫助的。不過因為外國服務器的關系,速度有點慢。
即便這個東西因為網速等人力不可戰勝之原因跑不了,我們還有qq嘛,雖然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用QQ一般是降低工作效率的,不過我們可以申請一個工作用QQ嘛,這樣聊天、語音、視頻、共享桌面也都全了。而且在twitter的幫助下,配上TDD和持續集成的手法,偷懶應該是很容易被發現的。
以上就是我想到的可以輔助我們在家辦公或者說分布式開發的web2.0產品。
===========================
寫完之后我到回來想,其實有些用在辦公室里也未嘗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