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2013-05-23 14:17
天才 閱讀(152)
評論(0) 編輯 收藏
【導讀】近日,騰訊發布了優化版的手機QQ,優化后的手機QQ優化后的手機QQ增加了聯系人在線/離線狀態顯示,用戶可通過在個性簽名前增加“在線”和“離線”的文字標簽,來區分好友的登陸狀態。盡管優化版本已較此前做了相應整改,但在昨日上線之后,其又收到了上萬條一星級的差評。
兩周之內,騰訊手機QQ完成了兩次更新。上一次更新恐怕是手機QQ版本遭罵最狠的一次,原本習慣去手機上看好友在線與否的用戶看不到了,甚至有 笑話說有人因為無法得到男友回話得了抑郁癥。最新版本4.0.1中,用戶狀態依然沒有在頭像中做區分,但名字下面多了個區分狀態的小標記。
如果看到這些,你仍然認為微信就是騰訊在移動端的的全部賭注,那你就錯了。5月18日Andriod版更新,此后僅一天的19日,iPhone 版4.0.1也登上了AppStore。這么快的操作時間恐怕不是一個小團隊所為,Appstore的審核速度也眾所周知,改正錯誤如此之快,騰訊必下苦 工,而且是得到了公司戰略級別的支持。
這已經說明手機QQ也是騰訊的一支移動互聯網重兵,馬化騰也這么說過。此外騰訊在移動終端花了大力氣的產品有街景地圖、瀏覽器、通訊錄等工具性產品,有騰訊視頻、新聞客戶端等媒體商品,還有各式各樣的應用如QQ音樂、看比賽等。
這些產品被分散在騰訊龐大的產品體系內,也顯得騰訊的移動布局格外凌亂。但此時,BAT中最強大的潛在對手阿里巴巴的布局在收購了高德地圖和新 浪微博后已經逐漸清晰,整個阿里巴巴產品體系將連成一張SNS網,并以這種協同方式存在于各種終端,與用戶的購物需求相互結合、促進,最后形成一個生活 圈,就像現實社會那樣滿足用戶的一切需求。
相比阿里,騰訊布局移動的難度大得多。首先,阿里巴巴有一條主線——電子商務,所有的產品都能用購物需求串起來。而騰訊的產品好幾百個,開放平臺近30個,其中很多都是用戶的“剛需”,哪個都很重要,硬要排出先后很難。
其次,制度和人才儲備。阿里巴巴有高管輪崗制,高管之間都業務都比較熟悉,支持快速變化。輪崗成行,首先還是因為業務的相關性。但由于騰訊對用戶體驗的極致追求,人員輪崗沒那么頻繁。
但這種緩慢只是暫時的。騰訊一旦想明白,以它的產品研發的理念、速度和最終質量,勢頭將很可怕(參見過去它在PC上的表現)。話又說回來,魚和 熊掌不能兼得,BAT中另一家百度的李彥宏也是在極力看清趨勢,百度現有大量移動產品MEMO,但沒有最終發布。相比更垂直的搜索和電子商務,馬化騰若能 更早的把復雜得多的騰訊移動互聯網布局想明白,那簡直是要逆天了!
這也使得外界很迷茫。一邊馬化騰頻繁參加各種活動,發出各種聲音。另一方面,等著約他深談的人排成行,卻望眼欲穿。
為什么你還看不清楚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騰訊?答案很簡單,因為馬化騰也還在思考,他沒法系統的對外講移動布局,只能以各產品為點對外分享。不過想明白的那些事情,它已經開始做了。
首先是速度。從微信的更新以及這次手機QQ事件可以看出,騰訊對移動互聯網的速度很重視。PC時代,騰訊就強調“快速迭代”,在移動端它對速度的追求只能越發極致。
其次是架構和管理。3月馬化騰參加兩會期間,就已經透露過因為微信做出的架構微調。再上一次的架構調整發生在2012年6月,據此只有八個月。而且據多方渠道了解,騰訊內部還在不斷的調整,顯然這是為了適應移動互聯網,至少滿足對速度的要求。
然后就要說騰訊的“命門”——用戶體驗。在這個問題上,騰訊只想明白了一半。可以以這次手機QQ事件為例說明。
騰訊看清了部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用戶體驗,并不遺余力的去做。那個廣遭批評的版本最重要的變化就是去掉了用戶狀態的區分。其實以微信、手機QQ 雙劍合璧的態勢,它完全可以不這樣做。但手機QQ動作這么大,就是因為想明白了,移動互聯網上最終沒有在線或不在線的問題,所有的產品都是“同步”的。如 果用戶習慣對方在線,再去溝通,那不在線時用戶就會換其它工具,騰訊就有可能流失用戶(當然也可能換微信)。對于這種趨勢,騰訊追的不遺余力,絕對敢于斷 腕。
但也有一些事情騰訊沒有看清。除了那些別人也沒看清的趨勢外,騰訊高估了用戶的適應能力。用戶在手機上的使用習慣不是割裂的,同樣帶著PC時期的痕跡,需要逐漸的往移動互聯網遷移,逐漸的教育。從趨勢上來說,手機QQ絕對正確,但他步子邁得太大,好在它立即退了半步。
“尺度”對騰訊的考驗遠比百度、阿里大得多。它要同時適應以下人群:逐漸增加的新銳智能機用戶、從PC陸續轉移到移動終端的小白用戶以及一接觸 互聯網就用手機的純移動用戶。在移動終端上騰訊得一邊給高端用戶新鮮感一邊照顧小白用戶,一邊照顧PC遺留的用戶體驗一邊培養適合手機的使用習慣,聽起來 都覺得很難。
那騰訊的移動互聯網全貌什么時候能看清呢?據我個人估計,半年即可。理由如下:一,雖然難,但騰訊在移動互 聯網上速度一直挺快。二,架構調整一直在進行,預計已經調整到比較深的層次很快就會穩定下來。三,騰訊的風格和阿里不同,阿里有了戰略就會高調宣布,3Q 之后騰訊雖然“大方”了不少但仍然是做了再說,做十件事只說一兩件。在部分產品上,馬化騰已經開始對外分享他的思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