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學習了
性能測試的關聯。以前都是從ppt上簡單知道關聯操作,不懂得那些操作需要關聯,關聯意義,為什么需要關聯,那些字段需要關聯。今天在kelly幫助講解下,了解了關聯的意義。
舉例從創建預收貨訂單保存訂單-》保存商品明細-》審核-》確認收貨 最終狀態是完全收貨。
其中涉及需要關聯有商品明細的保存、審核、收貨確認 均需要關聯
操作關聯步驟:
1.錄制腳本,進行回放發現,回放一次只會在在原來的訂單下新增一條商品明細,不會每次回放均新增一條記錄,同時狀態均是新增,故存在問題。
2.尋找問題出在商品保存的時候,一直獲取是原因的訂單的ID和OrderNO ,所以每次保存即在原來的訂單下進行保存。
3.把腳本切換到TREE目錄下,查找商品明細保存的這段的request的內容,在<Operation>的節點中,看到代碼寫的方法,可以看到變量,分析哪些變量是不變,哪些變量是更新。從中得知ID和OrderNO,是一直保存于訂單頭部的一致。
4.ID和OrderNO是可以從訂單頭部的保存自動生成,即在TREE的Response的XML下可以找到服務器反饋回來的值。
5.此時需要在訂單頭部查找到Response函數,然后點擊函數右鍵,保存在一個參數里。即Response全部信息均保存在參數里。
6.由于商品保存只需要獲得ID和OrderNO,所以需要把這兩個另存為其他參數,在商品保存可以直接調用。
7.在商品保存查看Request和tree模式下,找到ID和OrderNO,點擊save value in parameter 。即name可以是默認,XML Source是來源頭部保存的參數。
8.此時在Script腳本下,在商品保存中,去把ID和OrderNO參數化,調用在request中保存的參數即可。
9.審核和收貨確認也一樣進行分析。
10.從新跑腳本即可以新增一條訂單,同時狀態是完全收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