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 id="bn8ez"></rt>
<label id="bn8ez"></label>

  • <span id="bn8ez"></span>

    <label id="bn8ez"><meter id="bn8ez"></meter></label>

    posts - 262,  comments - 221,  trackbacks - 0
      2005年年3月創辦,至2006年6月4日,豆瓣網已經擁有了超過18萬名注冊用戶和將近5000個用戶小組。而網站的工作人員,少到令人驚訝——只有3人。
      現世界排名1498名。
      豆瓣的靈感來源于哪里
      這里有三個關鍵詞:flickr, Amazon和SNS
      中文的三個關鍵詞:用戶評論、社會網絡和產品比價
      一個核心關鍵詞:整合(以上三種思想與模式的整合)
      國內的web2.0網站喜歡復制國外的網站,但豆瓣的模式不是簡單的復制,而是一種借鑒之上的整合。

      1. Flickr
      Flickr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它的Tags組織形式。除此之外,它的Favorites、Friends、Groups等,也都在強化著社會網絡的特性。另外,簡潔的頁面,對RSS、blog的支持,以及大量細節的雕琢,讓人不禁贊嘆,Flickr把一個照片網站所能做的,都已經做到了極致。在Flickr中,你的朋友可以在你的照片上任意添加tag和note。在Flickr中,你的朋友可以在你的照片上任意添加tag和note。
      用tag來組織,沒有條條框框的分類,不斷強化人們之間的興趣交流,豆瓣可謂深得Flickr的精髓。楊勃特別欣賞flickr簡潔的頁面,因此豆瓣的用戶界面“借鑒了flickr”。

      2. Amazon
      人們現如今都知道當當和卓越都是模仿Amazon的,后者還被Amazon收購了。但在當當和卓越數年的發展歷史中,他們學到了Amazon 的皮毛,卻沒有學到Amazon的精髓——社區文化。我們現在知道Amazon除了提供大量的書籍以及簡潔快速的網頁,貝索斯努力把Amazon創建出一種網絡社區的氛圍。他鼓動讀者粘貼書評,現在已達近百萬篇,成為Amazon最大的特色之一。而且他還邀請作家們在網上與讀者聊天。著名作家約翰"厄普代克給一篇小說起了頭,居然有40多萬人寄來了小說的后續。
      用戶評論和推薦,這在當當和卓越以及蔚藍等中國版Amazon身上看不到,汗!

      3.SNS
      SNS有三種說法:網絡社交、個人社會關系管理服務、社會性網絡。我認為第一種最簡潔最得其味。表面上看,豆瓣是一家以書評(包括書評、影評、樂評)起步的,但實際上它卻提供了書目推薦和以共同興趣交友的功能,這這正是網絡社交的思想。因此,豆瓣本質上是一個社區,一個集Blog、交友、小組、收藏于一體的新型社區網絡。

      在SNS概念中,關于1度好友有一個理論叫做150人原則,也就說由于每個人的精力有限,能夠直接維系的一度關系也就是150個人。目前,豆瓣的好友數量基本上已經達到了極限。
      
    豆瓣由用戶的標簽來決定分類

      豆瓣網向我們展示了先進的令人瞠目結舌的技術,那就是,豆瓣所有的內容,分類,篩選,排序都由成員產生和決定,完全是自動的。比如你給評論一個“有用”,它的排位就會自動上升。

      豆瓣呈現給每個注冊用戶的主頁也是各不相同的,同一個用戶在不同時間上豆瓣,也會看到完全不同的首頁。

      豆瓣自己沒有分類,而是由每個用戶的標簽來決定分類,使用頻率高的標簽分類就排在前面,那么不準確的分類自然會被淘汰(排在后面,基本上就不能被其他人看到了)。再比如評論,也是由“有用”、“沒用”來決定排列先后。楊勃笑稱,有一次他發現首頁首條評論并不是很好,就點了一下“沒用”,可是由于“有用”點擊數太多了,所以他點一次仍不足以控制那個評論的排次下滑,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豆瓣的民主性,代表的不是主編一個人的態度和觀點。

      這種自動生成主頁、首頁以及分類的技術,具有高度自組織的特征。這也是web2.0時代知識與信息分類的典型特征。看看百度的帖吧、blog的tag,RSS的聚合,已經處處顯示了這種新的分類法。在這里,我忍不住想說一句:傳統的中圖法已經是多么的老土和不適用。

      從豆瓣身上,我們還可以看到社區的革命。Web2.0時代的社區對于傳統的BBS、論壇的超越是翻天覆地的。我個人認為,傳統的BBS被這種自組織的技術與社區模式革了命,只是個時間問題。

      動態、高度靈活、自組織,這就是豆瓣帶給用戶的web2.0體驗。

    豆瓣融入了現代企業CRM管理精神

      圖書音像評論和推薦模式,這種模式是亞馬遜最得意的,但在國內卻被卓越等網站棄如敝屣。
      第三方點評的意義有多大,也許我們研究了CRM管理之后才能真正明白。
      不注重用戶體驗,不注重用戶反饋,只是單純的買賣商品,這種思想在2000年左右的互聯網初期無可厚非,但在2005年的web2.0時代,顯然已經大大落伍了。
      熟悉我國圖書業的人都知道,我國傳統出版業的重心不是以客戶為中心,而是以生產為中心的。而現代客戶管理管理(CRM)的思想是以客戶為中心,建立讀者數據庫,進行針對性的讀者服務,讓讀者得到最好的購物體驗。為此,要求出版業真正把讀者作為靈感的策源地和衣食父母。

      現在我們知道,用戶的反饋信息是極有價值的,大量涌現的點評網站足以說明這一點。當媒體宣傳越來越容易受到控制的時候,用戶評價也已經成為人們選書和買碟的重要參考(在商品日漸豐富的現在,這種特性已蔓延到更多行業),并成為購物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在價格與服務幾乎透明的B2C領域,優秀的讀者評價不僅是一個競爭優勢(用戶在A處看評價,同時完成購物),更是一種影響上游出版的有力武器,讓B2C不僅僅是渠道(渠道有很強的可替代性),而成為出版流程的必要部分。

      令人遺憾的是,我國的傳統圖書業的思想還沒有成熟到這個程度,他們不重視這個,沒有建立讀者反饋信息庫和數據庫的意識。

      我們知道,亞馬遜的CRM系統是這樣運作的:系統會記錄下你購買和瀏覽過的書目,當你再次進入該書店時,系統識別出你的身份后就會根據你的喜好推薦有關書目。亞馬遜的計算機跟蹤購書品味相似的人群以及他們喜歡和不喜歡的書籍,這一思想徹底被豆瓣抓住。它忠實記錄并跟蹤著你的閱讀喜好,幫你走入一個擁有共同喜好的群組中。顯然,這種有針對性的服務對維持客戶的忠誠度有極大幫助。

      這一點不僅傳統書店做不到,當當和卓越等網絡書店也做不到,豆瓣之所以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擊中了傳統圖書業的一個軟肋。豆瓣的存在,就像亞馬遜當年崛起對巴諾等老牌書店的警示意義一樣,時刻提醒者當當和新華們:你們要重視讀者的需求,把讀者的體驗于需求放在第一位。

      點評模式的崛起,深層次原因還不能只歸結于現代管理思想,我認為它的意義更在于文化層面。豆瓣的成功,淺一點你可以把它跟CRM客戶關系管理聯系在一起,深一點,它代表了一種尊重人、重視人的文化。

      楊勃說:“傳統的電子商務網站,東西——物是一等公民,人是二等公民;而一些社會網絡網站,人是一等公民,物是二等公民”。豆瓣祭起的,正是人的精神至上的大旗。
      豆瓣迎合了互聯網時代的閱讀革命
      我們知道,傳統的閱讀習慣是私人閱讀,而互聯網的閱讀改變了這一狀況。互聯網的閱讀,是一種社會化的閱讀,也就是所謂的“圈子閱讀”現象,這和網絡與信息時代所倡導的開放、共享、交流的精神有關。

      社區化閱讀革命,這個特征幾乎會主宰所有2.0時代的網絡書店與讀書社區的發展模式。

      現有的閱讀社區中,無論是書生、方正還是超星、知網,我們看到的社區是僵化的體制,冷清的人氣,論壇與閱讀之間是斷裂的。他們沒有系統關聯的思想,沒有意識到,一本書的共同讀者,迫切需要在虛擬空間中找到口味相同的網友展開討論。這種圈子化的互動方式,是舊的論壇無法支持的。

      豆瓣網由各種各樣的“興趣小組”構成,以個人為核心,跟每個用戶自己的興趣有關。它不像門戶網站那樣去大規模地推動資訊,而是靠每個人自發的拉動。用戶不需要人多勢眾,但是需要志趣相投。無論高矮胖瘦,白雪巴人,豆瓣幫助你通過你喜愛的東西找到志同道合者,然后通過他們找到更多的好東西。

      用相同興趣作為媒介,把人和人的社會關系真實地搬到網上,也使得豆瓣相對于一般交友網站或者QQ更有針對性,加入“友鄰”的往往是不認識但趣味相投的朋友,這比陌生人隨意添加要有效和可靠得多。實際上,豆瓣的豆友們已經愛現實生活中組織了各種各樣的聚會、活動,豆瓣的SNS已經遠遠把傳統閱讀社區拋在了后面。

      閱讀-評論—交友-社區,豆瓣徹底抓住了web2.0的核心特征。
      豆瓣的贏利模式:與B2C網站的分成

      豆瓣網英文版還與著名的亞馬遜網站(amazon)進行合作,主要在圖書銷售與數據使用上,并通過此獲得一定銷售分成,類似其中文版與當當、卓越的合作。
      在豆瓣網提供的服務中,產品比價是相當重要的部分。每次有用戶通過豆瓣網上的鏈接進入當當、卓越這樣的大型網上商城購物,雙方就會按照事先約定的比例進行利潤分成。這些收入,足夠支撐豆瓣網的日常運轉。所以他們沒有生存的壓力,也不著急找風險投資。

    贏利模式單一,這是豆瓣的不足

      我相信,豆瓣可以挖掘的商業機會還很多。目前來說,豆瓣對內容的關注,是小眾化的。5000個小圈子關注的,并非那些大紅大紫的暢銷文化產品。但我們試想,將來這種關注變成大眾化的會怎樣?豆瓣引進暢銷書的評論會怎樣?如果豆瓣做全國的暢銷書排行榜呢?可以預見,豆瓣拿到出版業的廣告將是輕而易舉的。

      豆瓣網目前“離暢銷榜不太遠”的定位,以及“以后肯定會跟上游有合作”已經顯示出這種跡象。
      豆瓣的開放視野
      國際化的豆瓣
      2005年12月,英文版豆瓣上線。豆瓣不再僅僅是中國人的豆瓣了。
      誰在學豆瓣
      我認為是電子書網站,是數字圖書網站與將來的讀書社區。
    網友李嘯陽說:一切都可以被豆瓣化,但是不同的細分市場有各自的操作模式,關鍵是看你定位于什么樣的細分市場。

      豆瓣的成功,帶起了大批的模仿者,有的人居然倡議成立豆瓣模仿者聯盟。
      現如今,豆瓣網的效仿者紛紛群起。飯統網、大眾點評網、熱價網、天天購物、第二書店、5288鮮花網等等后起的網站,無不是以Web2.0式的本地搜索和社區用戶點評形式為基礎,通過超越電子商務現有的紅海業務,屏蔽掉支付、配送、倉儲等外部瓶頸,向餐飲、購物、娛樂、休閑等藍海領域擴展而獲利。
      讓我們來看看這些模仿者們——
      BookTag:http://www.booktag.net/模式和豆瓣基本一樣,但似乎沒什么人氣。
      必搜:http://www.bisou.cn基本上很豆瓣一模一樣的網站,網名后面居然跟著一句:種豆得豆,種瓜得瓜你好,真是……
      土豆絲:http://www.tudousi.com又是一個點評“吃”的網站,類似大眾點評網。
      刀豆:http://www.daodou.com 小說、FLASH點評的網站,UI模仿豆瓣。名字垃圾了點,也打不開。
      品論http://www.pinlun.com/ 品論生活目前開通美食\讀書\數碼\音樂\非非共享界
      優趣http://www.u2m.cn 體驗分享社區,傾向餐飲娛樂體驗分享。
      登臨http://www.dnlin.com/place 分享旅行故事
      墮落 http://www.duolo.com 不僅抄襲,還公然在豆瓣里大呼:我抄襲啦!不過,抄的比較徹底,相對比較成功。運用的語言是ASP.NET
      你有錢http://www.niyouqian.com一個個人理財的網站,在抄襲之外,有自己獨特的思想在里面。
      愛幫忙http://bbs.ibangmang.com/ 分享化妝品使用心得,單純模仿,采用PhP開發。
      換物網http://www.feo.com.cn/ 分享"體驗"把你閑置的物品分享出來,換取你需要的東西,界面上還是很大程度仿了豆瓣,但兩個網站的方向不同。
         最新的動向是貓撲和新浪也模仿豆瓣了。
      貓撲讀電影http://look.itv.mop.com/ 完全是豆瓣的界面
      新浪書友會http://iclub.book.sina.com.cn/ 搞了很多的排行,看著讓人煩,脫離不了愛作秀的影子。

    豆瓣的缺點與短板

      第三方點評模式,如果沒有被點評內容的產生機制,一切皆是空談。目前豆瓣是靠合作的形式解決內容問題的。

      但豆瓣同樣面臨著沒有原傳內容、沒有版權的困擾。從整個出版產業鏈的角度看,豆瓣不算原創組織,也不算銷售組織,只是下游的一個信息反饋型介質,僅僅是解決了其中下游的一個環節的問題,也就是出版信息反饋的問題。如果把出版業比作一個生態食物鏈,豆瓣是屬于食物鏈底層的。
      毫無疑問,豆瓣存在著被吞并、被模仿的風險。
      后者我們已經看到了既有事實。前者我們也看到一點跡象。但豆瓣不是被出版業的力量投資,而是被千橡投資——一個娛樂型社區、純互聯網的社區網站,這一點令人莫名其妙。在我看來,豆瓣的理想投資者,應該是當當亞馬遜之類的“業內力量”。因為唯有如此,才更有利于資源與供應鏈的整合,才更有利于豆瓣的做大。
      我個人預測,豆瓣保證自己不被吞掉并且“做大之路”有兩條:
      一條是向出版中游延伸,介入銷售環節,利用評論社區拓展銷售,與電子書廠商結盟,建立電子書渠道;
      一條是向出版上游延伸,發展原傳內容。在整個文化產業與出版業領域,唯有原創才是長久之基。原創電子書和數字音樂、數字雜志,完全可以在釋放豆瓣現有用戶潛力的基礎上進行。
      網上有一則消息:“從某位人士的口中聽到一個讓我有些驚訝的情況:豆瓣在為3G做準備,切入點是原創音樂”這一點正是我想看到的。
      剩下的問題是,豆瓣對整個出版產業鏈的了解有多少呢?


    -------------------------------------------------------------
    生活就像打牌,不是要抓一手好牌,而是要盡力打好一手爛牌。
    posted on 2010-05-10 17:35 Paul Lin 閱讀(640)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雜項
    <2010年5月>
    252627282930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12345

    常用鏈接

    留言簿(21)

    隨筆分類

    隨筆檔案

    BlogJava熱點博客

    好友博客

    搜索

    •  

    最新評論

    閱讀排行榜

    評論排行榜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视频免费播放|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2019| 免费国产a国产片高清| 91麻豆国产自产在线观看亚洲|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香蕉| 亚洲三级视频在线| 两个人日本免费完整版在线观看1| 你好老叔电影观看免费| 天堂在线免费观看中文版|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不卡 | 在线观看H网址免费入口| 免费av欧美国产在钱| 免费一级毛片清高播放| 亚洲精品高清视频| 免费一级毛suv好看的国产网站| 亚洲免费闲人蜜桃| 亚洲无删减国产精品一区| 又黄又大的激情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社区在线 | 亚洲色偷拍区另类无码专区| 亚洲AV日韩AV天堂久久 |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一区| 国产公开免费人成视频| 亚洲综合精品伊人久久| 美女内射毛片在线看免费人动物| 亚洲熟妇无码另类久久久| 免费的黄色的网站| 免费大片黄手机在线观看 | 亚洲最大的成人网| 99视频在线精品免费观看6| 亚洲欧洲日韩不卡| 最近2019免费中文字幕视频三|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 国产福利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视色| 成人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一区| 国产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乱码A| 91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 黄页免费的网站勿入免费直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