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獻給那些執著于中國文化精髓的朋友們
???
話說秦觀,秦少游自幼聰慧,飽讀詩書,才華橫溢,是北宋有名的才子。他聽說蘇洵為使女兒選中真正的才子,要求向蘇小妹求婚的人一律寫文章呈她批閱。于是,他便從揚州趕到京城,想當面試一試蘇小妹的才學,如果真是一才女,就去應試求婚。
?
一日,秦觀打聽到蘇小妹要到廟里敬香,他就喬裝成一個道士,提前到廟里等候。
當蘇小妹來到廟里剛一下轎,秦觀急忙上前,佯裝化緣,吟出上聯:
小姐多福多壽,愿發慈悲
蘇小妹見化緣的是一個年輕道士,心中有些不快,一邊向廟里走,一邊吟道:
道士何德何能,敢求布施
秦觀聽罷,覺得蘇小妹對得不錯,還想說什么,只見蘇小妹急步向大殿走去
??? 秦觀聽了蘇小妹隨口吟出的下聯,心中非常高興,她果真很有才學,而且人也長得漂亮,已經傾心于她了。但又一想,僅此一句尚不能肯定其才華,因此,緊追幾步,又在她后面吟出一聯:
愿小姐身如藥樹,百病不生
蘇小妹仍繼續往前走,頭也不回地答道:
隨道人口吐蓮花,半文無舍
秦觀雖然受到冷遇,但目睹蘇小妹舉止落落大方,文思如此敏捷,兩副對聯對得既快又巧妙,對她更加愛慕,心想:真不愧為蘇門之后,當代一才女。
?
秦觀到了蘇府,見了好友蘇東坡,然后拜見了蘇洵,講明向蘇小妹求婚之意。他就暫住蘇府,與蘇東坡吟詩作對。
一日,求婚者相繼來到蘇府,應試者每人做一篇文章。蘇洵看見泰觀的文章與眾不同,便轉給女兒批閱。蘇小妹對秦觀的文章很賞識。于是,蘇洵便決定選秦觀為婿。就在蘇家辦婚事。
結婚之日,蘇小妹才認出新郎原來就是在廟里糾纏自己的瘋道士,便想出新婚之夜三難新郎的主意,出一出在廟里所生的氣,同時也跟他開一個玩笑。
洞房之夜,蘇小妹將秦觀關在門外,命丫環給他三道試題,答出來,才能入洞房。
秦觀輕而易舉地答出了前兩道題。丫環念出的第三道題是句上聯:
閉門推出窗前月
秦觀卻被第三道題難住了,急得來回踱步。正好蘇東坡從這里經過,聽到了蘇小妹出的上聯,本想提醒妹夫,但又怕傷了他的面子,因此,當秦觀踱步到池塘邊時,蘇東坡撿起一塊石子投進池塘。頓時,清徹的池水映著的星光月影四散開去。秦觀見此情景,便吟道:
投石沖開水底天
蘇小妹聽罷,遂開門迎新郎入洞房,共度良宵。
?
?
?
蘇小妹以才擇夫婿(轉載)
?
??? 蜀地多才女,到宋代又出了個蘇小妹??烧f宋代四川的靈秀之氣盡革于蘇氏一門,蘇小妹的父親蘇詢,哥哥蘇軾、蘇轍個個才高八斗,所謂“一門父子三詞客,千秋文章八大家”。
蘇小妹長得不胖不瘦,薄薄的丹唇、圓圓的臉蛋,烏溜溜的大眼睛,再配上高高的額頭,突出的雙顎,一看就是一副慧黠的樣子。她從小就愛與兩個哥哥比才斗口,一派天真,尤其是大哥蘇軾滿腮胡須,肚突身肥,穿著寬袍大袖的衣服,不修邊幅,不拘小節,更是她斗口的對象,于是整天在家口戰不休。一天蘇東坡拿妹妹的長相開玩笑,形容妹妹的凸額凹眼是:
未出堂前三五步,額頭先到畫堂前;幾回拭淚深難到,留得汪汪兩道泉。
蘇小妹嘻嘻一笑,當即反唇相譏:
一叢哀草出唇間,須發連鬢耳杏然;口角兒回無覓處,忽聞毛里有聲傳。
這詩譏笑的是蘇軾那不加修理、亂蓬蓬的絡腮胡須。女孩子最怕別人說出她長相的弱點,蘇小妹額頭凸出一些,眼窩一些,就被蘇軾抓出來調侃一頓,蘇小妹說蘇軾的胡須似乎又還沒有抓到痛處,覺得自己沒有占到便宜,再一端詳,發現哥哥額頭扁平,了無崢嶸之感,又一幅馬臉,長達一尺,兩只眼睛距離較遠,整個就是五官搭配不合比例,當即喜孜孜地再占一詩:
天平地闊路三千,遙望雙眉云漢間;去年一滴相思淚,至今流不到腮邊。
蘇軾一聽樂得拍著妹妹的頭大笑不已。蘇家兄妹戲諺起來,可說百無禁忌,常常是語帶雙關,任你想像。
有年冬天,雪后初晴,蘇軾披一件大裘袍坐在向陽的地方曬太陽,風吹過,裘毛拂動,蘇小妹在旁邊走過,看到這一景象,當即說道:“風吹裘裘毛亂動?!闭f完笑瞇瞇地看著蘇軾傻笑,一副得意的神氣。她所站墻角的墻壁上正好也結了些冰雪,此時在太陽的照射下,融化的雪水,順著墻壁直往下淌,蘇軾想也不想,順口就說:“陽照壁壁水直流。”蘇小妹雖還年小,但已初解人事,當即羞紅了臉,狠狠地看了哥哥一眼,飛快地跑開。還有一次,蘇小妹正蹲在井邊剖魚,蘇東坡從外回來,騎馬經過,一見,立即說道:“妹妹剖魚,蹲下來一剖兩半!”蘇小妹猶豫了一下,但終究忍不住,將頭微微揚起,半羞半嗔對哥哥說:“哥哥騎馬,跨上去又加一鞭。”
蘇東坡有許多和尚朋友,宋代理學盛行,提倡明心見性之余,也使女性的地位大大下降,女子的人格飽受壓抑,除大力提倡女子裹腳之外更要求女子話不高聲,笑莫露齒,天天就躲在閨房中習那女紅,出嫁的那天頭上都還要頂一塊紅布不讓別人看見。蘇家是讀書人家,見識有別,另外與蘇東坡交往的那些和尚是四大皆空,所以蘇東坡與那些和尚交談玩笑的時候,并不干涉他那伶牙俐齒的妹妹在中間攪和,管她雅致也好,粗野也好。
一天蘇東坡跟一群和尚出外游玩,蘇小妹亦步亦趨地跟著,突然看到一個和尚在江中游泳,載沉載浮,碧波中就好象一個光溜溜的圓球滾動不已,蘇小妹少見多怪,看得興致盎然,謾聲說道:“清江水中洗和尚,浪滾葫蘆。”跟在她后邊的一位主持僧也是個愛開玩笑的,當即對道:“碧紗帳內坐佳人,煙籠芍藥。”這一下扯開話題就不止不休,蘇小妹不甘示弱,再出一聯:
“僧眠錦被,萬花叢中一葫蘆?!?/font>
主持立即對道:“女對青銅,半畝塘中兩菡萏?!?/font>
蘇小妹一時為之語拙,正無可奈何,抬頭望見江心有個和尚在撐船,話題一轉:
“和尚撐船,篙打江心羅漢?!?/font>
這聯有些難處,它是從“影子”落筆,必須要以“影子”對答才能貼切,主持不由得仔細推敲,終于說道:
“佳人汲水,繩牽井底觀音?!?/font>
蘇小妹不甘心,再次發難:“五百羅漢渡江,岸畔江心千佛手?!?/font>
這次蘇小妹遇到了對手,主持僧迅速對道:“一個佳人望月,人間天上兩蟬娟?!?/font>
在蘇東坡眾多的和尚朋友中,佛印是關系最密切的一位,他和蘇小妹斗口也就百無禁忌。一天佛印戲謔地對她說:“我有一聯,敢請女施主對答”聯語是:
“一女孤眠,縱橫三只毛眼?!?/font>
蘇小妹是個女子,佛印知道她從來爭強好勝,與人對聯從不服輸,這次就選了這么一副充滿黃色情調的想逼蘇小妹無法開口,誰料到蘇小妹從來頑皮大膽,早和她哥哥對過類似的聯語,根本就不覺得怎樣,雖然開始難免有些臉紅,但一想到你出家人都敢說,我又有什么不敢說的,便對道:
“二憎同榻,顛倒四個光頭?!?/font>
佛印連連搖頭,自認失敗,連贊蘇小妹錦繡心機,才思敏捷。一次蘇東坡和佛印和尚在林中打坐,日移竹影,一片寂然,很久了,佛印對蘇東坡說:“觀君坐姿,酷似佛祖?!碧K東坡心中歡喜,看到佛印的褐色袈裟透迄在地,對佛印說:“上人坐姿,活像一堆牛糞?!狈鹩『蜕形⑿Χ?。蘇東坡心想這回讓佛印和尚吃了一記悶虧,暗暗得意,禁不住悄悄告訴蘇小妹,想不到蘇小妹卻說:“哥你又輸了,試想佛印以佛心看你似佛,而你又是以什么樣的心情來看佛印呢?”
蘇小妹漸漸長大了,仍是十分頑皮。她的婚姻問題日益成為蘇氏父子考慮的問題,蘇小妹有才,人聰明,又不拘小節,頑皮甚至耍賴,長得又不是十分出眾,要找到一個十分稱心如意的人來做丈夫比較難。
先是黃庭堅古道熱腸把王安石的兒子王雱介紹給蘇小妹,并樂顛顛地把王雱的得意之作拿來給蘇小妹品評,蘇小妹左看右看,最后告訴黃庭堅王雱的作品是:“新奇藻麗有余,含蓄雍容不足,難成大器?!秉S庭堅還想爭取,說是王雱絕頂穎慧,讀書一遍就能了然于胸。這時一直坐在旁邊默不作聲的蘇詢冷冷他說:“這有什么可稀奇的,誰的兒子看書還要看兩遍呢?”黃庭堅無話可說,實際上論家世,論相貌,論才氣,王雱都足以與蘇小妹比,可蘇小妹就偏偏瞧不起人家。
就在大家都為蘇小妹的婚姻著急的時候,蘇軾一次偶然的機會認識了秦觀,秦少游。
秦少游是今天江蘇高郵人,出生在一個家道已中落的地主家庭,田園收入不足以自養。少年時期也曾在揚州、越州一帶與一些歌妓,“香囊暗解,羅帶輕分”,“漫贏得青樓薄幸名存?!鼻赜^在宋哲宗元豐五年和元豐八年兩度入京應試失敗,元祐五年他第三次進京,這次多虧了蘇軾,得以及第并留京五年提任大學博士,兼國史院編修,從此他和蘇東坡的關系介于師友之間,秦少游也就經常出入蘇家,青春年少的秦少游慢慢地引起了蘇小妹的注意,那天她在哥哥那里看到了秦少游的詩文,發出由衷的贊嘆,還是十分少見的事,蘇家父兄便心里有數,于是積極設法來促成這段婚姻。
只要蘇小妹這邊沒有意見,作為蘇門四學士之一的秦觀自然是無話可說,于是蘇門四學士之中的另一位黃庭堅作了個現成的媒人。由于秦少游尚無一官半職,而三蘇已是聲名赫赫,婚事自然在蘇家主辦。一般來說新婚之夜,新娘子都只會在羞澀、喜悅和焦急的等待中,坐以待斃式地等著新郎官去征服,可機靈古怪的蘇小妹卻別出心裁,在占盡了“地利”和“人和”的情況下,居然要新郎官解開她出的三個題目才準新郎官進洞房。
第一道詩謎是:
銅鐵投烘冶,縷蟻上粉墻;陰陽無二義,天地我中央。
第一句“銅鐵投入烘爐中冶煉,就是“化”的意思。第二句縷蟻爬上雪白的粉墻含有“沿”的意思,“沿”與“緣”相通。第三句反過來看陰陽中只有一義,那就是“道”。
第四句天地宇宙中間的,就只有“人”了。四句合起來就是“化緣道人”。秦少游略有思考便想通了此節,不禁啞然失聲。原來當黃庭堅告訴秦少游,蘇家準備把蘇小妹嫁給他為妻時,他雖然當即應允,但想到傳說中的蘇小妹突額凹睛,風流少年秦少游對自己未來妻子的容貌著實放心不下,他從來沒有看見過蘇小妹,由于理學盛行,強調男女授受不親,定婚之后更是不可能再見,又不好向別人打聽,這一塊心病著實越來越深,那天終于得知蘇小妹要入廟進香還愿,秦少游計上心來,把自己打扮成“化緣道人”,先在廟門前等著,蘇小妹的轎子一到,秦少游就上前去求道:“小姐有福有壽,愿發慈悲!”
蘇小妹在轎子里立即拒絕:“道人何德何能,敢求布施?!鼻厣儆我木褪翘K小妹的搭腔,立即說道:“愿小姐身如藥樹,百病不生!”蘇小妹就是好斗,不甘示弱,跟著說:
“隨道人口吐蓮花,分文無舍。”邊答邊想,聽這道人的口音甚是悅耳動聽,年齡一定不大,就不知長得如何,從他化緣的語言看也頗多才思,蘇小妹好奇心一起就忍不住掀開轎簾要看個究竟,秦少游要的就是蘇小妹露出臉孔,如何肯放過這千載難逢的時機,趕緊走上一步,蘇小妹豁然覺得這人就是秦少游,香也不愿進了,示意丫環轉身就走,秦少游追著說:“小娘子一天歡喜,為何撤手寶山?”蘇小妹心中煩惱,憤憤地答道:
“瘋道人恁地貪癡,那得隨身金穴?!边呎f邊一陣風似的起轎回府,秦少游終于見到蘇小妹,覺得她還不算丑,特別是氣質高華,清奇逼人,好不高興,蘇小妹回到家中卻是越想越氣,于是就有了洞房之夜的第一道難題,考一考秦少游,報一箭之仇。秦少游少年時期是在揚州等地歌妓場中混過的,在風月場中臉皮早已修煉得比牛皮還厚,想通了那一“詩謎”,提筆就回了一首:
化工何意把春催,緣到名園花自開;道是東風原有主,人人不敢上花臺。
詩中每句句首的字合起來就是“化緣道人”,全詩也隱含著道歉的口氣,蘇小妹看了芳心竊喜,一喜丈夫才恩敏捷,二喜他終于向我認錯。
當即又傳出一首詩謎,并聲明全詩打四位歷史人物,必須一一注明謎底。詩謎是:
強爺勝祖有施為,鑿壁偷光夜讀書;絲縷縫線常憶母,老翁終日倚門閭。
秦少游學富五車,想都未想就猜出:第一句強爺勝祖是孫權,第二句鑿壁偷光的是孔明,第三句由絲縷縫線想到“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br /> 自然就是“子思”,第四句老翁整天倚依門閭,自然是望,那就是大公望。秦少游順利過關,這一場考試,對秦少游來講就好象是行軍打仗,每解一題就前進一步,這時已走到蘇小妹的閨閣外面,蘇家父子和眾多的賓客都凝神靜氣等著那最后一道難題。閨房的窗戶慢慢打開一道縫,露出蘇小妹的纖纖素手,遞出一張紙來,仆人馬上接過遞到秦少游手上,只見上面寫道:
“雙手推開窗前月,月明星稀,今夜斷然不雨;”
蘇軾在旁看了,暗暗發笑,伸出一個指頭,指著“雨”字,秦少游心領神會,立馬答出:
“一石擊破水中天,天高氣爽,明朝一定成霜?!?/font>
“今夜斷然不雨”表面是接月明星稀而來,但實際隱含了“云雨交歡的意思,還有“雨”與“語”諧音,也就有今夜不和你說話的意思。秦少游以“明朝一定成霜”作答,“霜”與“雙”諧音,既然成雙就一定云雨。
紙條一遞進去,房門打開,蘇小妹含笑和羞站在門邊,秦少游欣然入內,自然是巫山夢里,云雨交歡。
據傳新婚之后不久,蘇小妹再到廟里進香還愿,寺僧與蘇家兄妹原就極熟,寺僧這時故意問蘇小妹:“新婚滋味如何?”蘇小妹笑而不答,但索紙筆揮灑數字,然后將紙條親自粘貼在大鐘里面,對寺僧說,欲知究竟,一看便曉。那和尚只好把光頭伸進鐘內,只見紙上寫著:“如此這般?!睒返门阃瑏淼那厣儆喂笮Α?br />??? 秦少游會作詞,他的詞善于通過凄迷的景色,宛轉的語調表達感傷的情緒,詞如其人,秦少游的這種氣質也深受蘇小妹的喜愛,可惜天妒其緣,婚后只有幾年,蘇小妹就撒手塵寰。當時秦少游在外做官,政治上失意,被貶在外,聽到這一消息,悲痛地寫下一首《千秋歲》∶
“水邊沙外,城廓春寒退,花影亂,鴛聲碎。飄零疏酒盔,離別寬衣帶。人不見,碧云暮合空相對。憶昔西池會,鷗鴛同飛蓋,攜手處,今誰在?日邊清夢斷,鏡里朱顏改。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font>
后來秦少游又以一個叫徐文英的女子為妻,這是后語。
?
馬嘉楠
jianan.ma@gmail.com
posted on 2006-08-15 19:42
馬嘉楠 閱讀(493)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隨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