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我曾經給一個人說過,我現在理解的愛就是能夠心甘情愿的為一個人做自己能做到的任何事,而且內心不會后悔,哪怕沒有回報。
我怎么總是老愛說這些模棱兩可的事呢?現在愛情學家還鬧不懂的事我是說個什么勁啊。今天想寫這個就是隨便寫寫,無所謂的事啊。就當看一笑話得了。
從小我們就受孔儒學的教導下過來,雖然不是正兒八經的儒學,但是周圍人老在身邊念叨最多的一句話便是“萬事孝為先”。對,這也是我最認同孔子說的一句話。父母給予我們最多的是什么?從小屁孩的時候他們給我們換洗尿布,喂奶,教我們寫字,說話。(當然在這提一句挺不孝的話,咱們小時候也給他們枯燥的二人世界增添不少樂趣呢!)大些了呢,就送我們去學校讓我們好好讀書學習,教我們將來要做個有用的人,而且他們在百忙之中給我們做飯,洗衣服,買衣服,鋪床....再大些呢我們上大學了,我們搞對象了,我們需要錢了。父母總是不介意我們會花多少錢,但他們會介意我們把錢花在什么地方。他們怕我們人生路上走滑坡。他們為什么這樣為我們付出?我不用說,咱們也都知道,他們愛我們!他們在為我們付出的時候會想到我們怎么報答他們么?我想父母們只會想怎樣讓我們生活得更好。而不會去想老了之后怎么榨孩子的錢。所以這是“愛”。但我們必須回報他們,因為“萬事孝為先”!
當你發現你喜歡上一個人了,你會為他/她買好多東西,你會對他/她很關心,很在乎他/她的一舉一動。也許你也很想跟他結婚、一起營造一個溫馨的家庭。但在這過程中你的目的是什么呢?你的目的就是想讓他/她喜歡上你,你也會以你的標準來衡量他/她是否喜歡你。有目的性的感情,能稱的上感情么?所以更稱不上愛。
他喜歡她,愿意為她做一些事情,讓她快樂,讓她生活的更好。內心只希望她和他在一起快樂。她也喜歡他,她也愿意用自己的所有讓他過的更好,他們都不需要回報。所以他們都不會計較誰付出的多。他現在可以說是“愛”她,而她也是“愛”他。他們的感情,我們稱之為“愛情”。
當你在為別人付出的時候,也得到別人的回報。只是回報的方式不同,我們得到最多的回報是“感激”這是不可言喻的,也是不可比擬的,更是無法取代的。而這種付出和回報在“友情”中體現的最多。我現在就不拿“愛”這個字放到友情里來談了。別扭!
我上面所說“愛情”可以看出來是放在一個真空的環境里去想象的,什么算真空環境?就是排除外界一切因素,外界干涉,其實到現實中這些是很少存在的。所以我個人認為,每個人和每個人都不同,所以理解愛情就不同。因此像上面提到的兩個人他/她存在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就算存在,加上外界因素,經濟,家庭,地域等等吧走到一起的也是鳳毛麟角,而且人一生也是在變化中渡過的。不可能20歲看待愛情的方式能和40歲看待愛情的方式一樣。還是用自己的方式去愛吧!愛你的父母,愛你的朋友,愛你心愛的人。
posted on 2008-06-05 21:47
leweslove 閱讀(104)
評論(0) 編輯 收藏